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OVID-19药物研发快讯情报产品详情

2021年第4期  (2021-7-14 李子艳)       全选  导出

1 大肠癌患者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或与抗PD-1治疗有关 2021-06-22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行动在全球开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逐渐的得到控制。当然,关于疫苗副作用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揭示了一则由辉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带来的极为罕见的不良事件。一位长期接受抗PD-1单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接种这款疫苗后,体内发生了细胞因子风暴。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报告的由mRNA新冠疫苗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一场由细菌、病毒等剧烈刺激引发的免疫系统“乱杀”,表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者中,CRS是推动疾病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变的重要原因。这项报告中的主人公是一位58岁的男性,自2019年2月开始接受抗PD-1治疗以应对结直肠癌,期间曾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而中断抗PD-1治疗。2020年12月29日,在接受抗PD-1单药治疗27天后,这位患者接种了第一剂辉瑞mRNA疫苗。在接种疫苗5天后,也就是接受抗PD-1治疗的32天后,这名患者开始出现发烧、腹泻、肌肉酸痛的症状,入院时的检查结果显示,其体内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水平达125 mg/L,并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为68?×?10^9/L)。RT-PCR检测结果显示,这名患者未患COVID-19。接下来的5天里,这名患者的病情恶化,体温高达39.8°C,并且血小板数量进一步降至28?×??10^9/L,体内CRP水平增至317 mg/L,并且与脏器损害相关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LDH)由先前的184 U/L激增至849U/L,体内铁蛋白水平达6,010μg/L(正常值为18-464μg/L)。基于这些数据,医护人员推测这名患者可能正在遭受CRS(3级),于是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对他实施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IVMP),7天后患者的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IVMP治疗前后的纵向细胞因子分析显示,患者T细胞持续激活,证实了CRS的发生。2021年2月8日,这位患者恢复了抗PD-1治疗,并且临床上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截至目前,患者没有接种第二剂mRNA疫苗。总之,这则报告表明,抗PD-1药物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因素,导致癌症患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导致CRS。研究人员认为,鉴于癌症患者此前并未被纳入COVID-19疫苗的临床试验之中,但是在接种计划中却处于优先地位,因此有必要获取更多的前瞻性药效学数据。当然,癌症患者作为更容易遭受COVID-19的群体之一,仍应优先接种疫苗。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2 疫苗效力或是一种机体的“肠道反应”——肠道菌群或是影响机体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 2021-06-22

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在不同个体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题为“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o vaccination by the microbiota: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的综述文章中,来自福林德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表示,通过微生物菌群靶向性的干预措施来应对机体对疫苗接种的不同免疫反应,或能帮助婴儿、老年人和其他人群来充分利用有效疫苗的好处。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7-021-00554-7文章中,研究人员指出,如今来自临床试验和其它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个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对于影响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David Lynn教授表示,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从疫苗接种程序中获得强大且持久的免疫力,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以及诸如婴儿或老年人等感染性疾病高风险易感群体中。疫苗的保护作用是由能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所诱导产生的,但T细胞也能帮助介导其它疫苗所诱导的保护性作用。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在机体生命过程和全球不同人群之间差异也相对较大;其在调节B细胞和T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更好地理解微生物调节这些疫苗反应的机制或能帮助使用更有针对性的人群特异性佐剂来增强机体对疫苗的反应。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人群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能力的差异与疫苗免疫原性的差异相关。图片来源:Lynn,D.J.,et al.Nat Rev Immunol(2021).doi:10.1038/s41577-021-00554-7研究者表示,通过更多地理解关于肠道菌群的功能以及诸如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干预措施,我们或许能更好地优化现有疫苗的作用效率或效果;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无菌小鼠或机体没有微生物组的小鼠来进行研究,以此评估哪些细菌最能够支持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如今研究人员正在分析临床研究的成果来揭示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时如何影响机体对常规儿童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的。在单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机体对接种COVID-19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同时研究人员还参加了名为BRACE的临床试验来测试BCG疫苗(卡介苗)是否能保护感染了SARS-CoV-2的医护人员不会出现严重的疾病症状。综上,在这篇综述文章中,研究人员整合了相关研究证据,分析了能潜在介导机体对疫苗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同时还考虑了微生物靶向性干预措施在优化当前疫苗有效性方面的潜力。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3 国产新冠mRNA疫苗即将问世,RNA赛道未来几何 2021-06-22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点燃了药企对于RNA赛道的热情。随着国产新冠灭活、腺病毒及重组蛋白疫苗相继获批,mRNA疫苗的进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也让人们对于RNA疗法的未来充满无限遐想。在BioBAY举办的核酸药物研发论坛期间,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RNA疫苗研发者艾博生物创始人兼CEO英博博士以及国内RNA干扰市场开拓者吉玛基因董事长张佩琢博士接受了媒体采访,讲述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危与机以及当前备受人们关注的新冠mRNA疫苗研发、RNA赛道的未来图景。领跑国产mRNA新冠疫苗,是压力也是使命今年6月,艾博生物研发的mRNA疫苗ARCoV即将成为中国首个进入3期临床阶段的mRNA疫苗。鲜为人知的是,研发这款万众瞩目的疫苗之时,艾博生物成立仅1年时间,员工只有9个人。回顾这段疫苗研发时光,英博博士坦言压力巨大:“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投入到疫苗研发中,就像‘踩钢丝’一样险。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成为了国内走得最前的mRNA疫苗研发者,有义务扛起中国mRNA疫苗发展的大旗,可以说每一天都在创造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从事核酸药物研发的“大小玩家”越来越多。新冠疫情爆发后,艾博生物成为最早抓住这一机遇的企业,靠的是什么?在此次采访中,英博博士从企业战略目标、决策依据以及团队三方面讲述了艾博生物领跑国内新冠mRNA疫苗背后的故事。“一个公司的发展策略是由管理层把握的,在2019年成立时我们就决定先打好基础,自己做mRNA生产及递送系统的创新。后来,机遇随着疫情来临,我们对此十分谨慎,一直在思索公司是否有能力开发这个产品、我们的技术能不能解决问题。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军科院的秦成峰教授团队,再加上沃森生物在疫苗领域深厚的积累和艾博优秀的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当然在这里也需要感谢科技部,药审中心和中检院的大力支持,随到随审随批,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中国第一款进入临床的mRNA疫苗。”今年4月,高福院士在2021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呼吁,应重视mRNA技术,考虑mRNA疫苗在传染病、艾滋病、遗传病等领域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收益。而对于艾博生物而言,在mRNA领域的探索当然也不会止步于此次疫情。“新冠只是暂时的,但是新冠之后,我们能够做什么?方向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和其他企业一样,是以市场为导向,未来不仅仅会去传染病、肿瘤等体量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也会寻找艾博在基因编辑、小核酸、罕见病等领域的舞台。”英博博士如是说道。做RNA药物研发支持者,用价值创造价值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对于生物制药领域的企业而言,新冠疫情的爆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临床及科研项目的延期也一度令企业感受到了寒冬。受订单量减少的影响,RNA研发服务平台型公司吉玛基因在2020年的财报中同比由盈转亏。在此次采访中,张佩琢博士坦言:“过去,我们的业务主要分散在医院、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虽然及时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但新冠疫情的持续使许多高校、医院的研究工作停滞,造成上半年订单下降较多,对当年的财务报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失必有得,张佩琢博士表示,此次疫情也坚定了吉玛基因转型的信念和决心:“正是因为科研板块的业务受到了影响,去年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新药研发相关的平台建设上,将自己的平台打造成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帮助更多药企进入RNA药物领域。”如今,RNA疗法俨然已成为资本重金押注的投资热点,越来越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在该领域发力。作为RNAi领域先行者,吉玛基因未来是否会从幕后转向台前、加入到药物研发的阵列中?对此,张佩琢博士透露,未来吉玛基因仍将专注于平台和技术的搭建,助力企业入局。“企业定位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从当前制药企业的需求来看,吉玛基因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搭建的技术平台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反过来看,越来越多制药企业在RNA药物研发领域冲刺,我们已经不适合再去入局。”张佩琢博士说,“回顾吉玛基因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半条命爬过来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如果我们的平台有价值,那么让更多企业借此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RNA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不可忽视的药物研发方向。与全球管线相比,国内制药企业在RNA领域进度较慢。当然,随着国产mRNA疫苗的上市以及相关技术平台的不断创新,国内RNA赛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脚步必然会越来越近,疾病的治疗也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4 辉瑞和BioNTech将向美国政府交付5亿剂新冠疫苗用于对外捐赠 2021-06-22

辉瑞和BioNTech将向美国政府交付5亿剂新冠疫苗用于对外捐赠. 2021-06-15 A-A+6月10日,辉瑞和BioNTech宣布将以成本价向美国政府提供5亿剂新冠mRNA疫苗用于对外捐赠,其中2021年交付2亿剂,2022年上半年交付3亿剂。捐赠对象包括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ID-19 Vaccine Global Access,COVAX)中“预先市场采购协议”(Advance Market Commitment,AMC)认定的92个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及55个非盟国家。美国政府和两家公司将与COVAX合作,确保这些疫苗以最有效和公平的方式运送到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特定国家。这5亿剂疫苗是辉瑞和BioNTech先前承诺承诺在未来18个月内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20亿剂COVID-19疫苗中的一部分。先期两亿剂将于2021年8月开始交付,2022年的3亿剂将在2022年1月至6月底之间交付,美国政府也可以选择在2022年增加剂量。美国政府购买的新冠疫苗均为辉瑞美国工厂生产。迄今为止,辉瑞和BioNTech已经向全球100多个国家或地区输送了7亿剂新冠mRNA疫苗,与122个国家签订了直接供应协议,目前正在与更多国家就新冠mRNA疫苗供应进行讨论。由于疫苗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包括扩大现有设施、增加更多供应商、及在世界各地引进更多辉瑞/BioNTech生产基地和合同制造商来生产mRNA疫苗,产能不断上升,根据目前情况计算,辉瑞和BioNTech预计2021年将生产30亿剂新冠mRNA疫苗。辉瑞/BioNTech计划在2021年6月前向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交付新冠mRNA疫苗,作为与COVAX协议中第二轮分配的一部分。当前,辉瑞和BioNTech通过COVAX分配的新冠mRNA疫苗已送达全球各个角落,包括卢旺达、韩国、哥伦比亚、秘鲁、佛得角、突尼斯、安哥拉、西岸和加沙地带、摩尔多瓦、萨尔瓦多、蒙古、马尔代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格鲁吉亚、乌克兰、玻利维亚、科索沃、不丹、孟加拉国、老挝、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5 所有年龄段儿童接种新冠或将实现 2021-06-22

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爆发至今已感染全球数亿人,造成超过350万人死亡。为了控制SARS-CoV-2的传播,各类新冠疫苗陆续上市,据国家卫健委6月15日通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已超9亿剂次,但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还需要再填一把力。在新冠大流行早期,由于SARS-CoV-2的低感染率和发病率,儿童SARS-CoV-2感染疫苗项目并不是优先事项,且对于年龄更小的儿童是否应该接种疫苗以及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人们还存在着很多的疑问。图片截止目前,已有多种儿童新冠疫苗初见苗头。据悉,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的BNT162b2 mRNA疫苗已获批用于12岁以上的青少年,Moderna疫苗(NCT04796896)的最新数据显示对12-17岁的青少年保护效益达96%,而Novavax(NCT04611802)也在针对儿童进行疫苗测试。尽管如此,目前仍然缺乏关于SARS-CoV-2疫苗在幼儿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数据。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疫苗针对更小年龄段儿童的预防效益,避免婴儿成为SARS-CoV-2病毒的储存库,保护婴儿免受病毒侵害,将婴儿纳入SARS-CoV-2全球儿科疫苗计划对于预防小儿SARS-CoV-2的传播异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Kristina De Paris博士与威尔康奈尔大学儿科系主任Sallie Permar博士共同评估了Moderna mRNA疫苗与一种基于蛋白质的候选疫苗(Protein-3M-052-SE)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将该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为了评估SARS-CoV-2婴儿疫苗的预防效果,研究人员在加利福尼亚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对2.2个月恒河猴宝宝(等同于9个月人类婴儿)进行免疫接种,每日监测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研究发现,这两种疫苗安全性良好,均不会诱导全身性Th2反应。随后,研究人员在22周内评估了婴儿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动物血液内的IgG结合抗体持续存在,并能识别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有趣的是,SARS-CoV-2的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在动物唾液中也能检测得到,这与人类感染SARS-CoV-2后的免疫反应相似。不仅如此,研究发现两种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动力学与血浆结合抗体动力学一致,并在研究期间持续存在。众所周知,中和抗体在病毒清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保护或治疗病毒性疾病。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诱导的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具有阻断病毒感染的能力。因此,中和抗体水平常被用作评估各类病毒疫苗有效性的金标准。但由于目前SARS-CoV-2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水平和作用尚未不明确。因此,该研究采用安全、灵敏的基于假病毒(PsV)-慢病毒载体的中和分析方法对疫苗的效果进行评估。这项最新研究发现,恒河猴在接受二次免疫后的第22、18周,Protein-3M-052-SE疫苗组的假病毒(PsV)测定中抗体滴度仍然超过103,mRNA-LNP疫苗组超过102。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S-2P mRNA-LNP和Protein-3M-052-SE疫苗在婴儿中可能具有潜在的耐受性和高免疫原性,这为幼儿SARS-CoV-2疫苗提供了新的证据,可能会有效限制SARS-CoV-2的传播,并减轻COVID-19对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影响。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6 美国FDA批准辉瑞 20价肺炎球菌疫苗用于18岁以上成年人群 2021-06-22

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Prevnar 20(肺炎球菌20价结合疫苗,20vPnC),用于18岁及以上成年人群,预防由疫苗中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和肺炎。Prevnar 20通过一次注射,将为成年人群提供强有力的、有意义的保护作用,免受造成全球大多数流行肺炎球菌病的血清型的侵害。Prevnar 20通过优先审查程序获得批准。在2018年9月,美国FDA已授予20vPnC用于18岁及以上成人预防侵袭性疾病和肺炎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2017年9月和2019年5月,FDA分别授予20vPnC用于成人适应症和儿科适应症的快速通道资格(FTD)。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批准一种结合疫苗,可预防20种血清型引起的大多数侵袭性肺炎球菌病和肺炎,其中7种引起了美国40%的肺炎球菌病病例和死亡。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结合疫苗相比,Prevnar 20将帮助预防更多血清型肺炎球菌病。此次批准,基于辉瑞开展的成人临床项目的数据,该项目包括1期和2期试验、以及3项3期试验(NCT03760146、NCT03828617、NCT03835975),这些试验评估了Prevnar 20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3期试验共招募了6000多名18岁及以上的成年受试者,其中包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接种过肺炎球菌疫苗的成人和未接种过肺炎球菌疫苗的成人。辉瑞高级副总裁兼疫苗研发负责人Kathrin U.Jansen博士表示:“今天FDA对Prevnar 20的批准,标志着我们正在进行的帮助解决成人群体肺炎球菌病(包括肺炎)负担的斗争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与其他任何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相比,提供了针对更多致病血清型的保护。”Prevnar 20包括了沛儿13(Prevnar 13)所包含的13种血清型(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以及7种新的血清型(8、10A、11A、12F、15BC、22F和33F)。这7种新的血清型均为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全球病因,其中6种(8、10A、11A、15BC、22F和33F)与高病死率相关,4种与抗生素耐药性(11A、15BC、22F和33F)和/或脑膜炎(10A、15BC、22F和33F)相关。在全球范围内,肺炎球菌肺炎在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年预计可导致约50万人死亡、3000万人感染。总而言之,20vPnC中包含的20种血清型共同导致了目前美国和全球流行的大部分肺炎球菌病。Prevnar 13(沛儿13)是辉瑞上市的一款超重磅肺炎球菌疫苗,在2020年,该疫苗的全球销售额为58.5亿美元,与上一年持平。Prevnar 13(沛儿13)已被批准:(1)用于≥18岁成人,预防由13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病和侵袭性疾病;(2)用于6周-17岁(18岁生日之前)儿童,预防由1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3)用于6周-5岁(6岁生日之前)儿童,预防由13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中的7种引起的耳部感染。Prevnar 13并不是100%有效的,只能帮助预防疫苗中所涵盖的13种血清型。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7 武田公布减毒四价登革热疫苗 2021-06-22

近日宣布,来自正在进行的登革热疫苗TAK-003关键3期TIDES试验的数据显示,TAK-003在接种后3年内为疫苗接种者提供了针对登革热疾病和住院治疗的持久保护,无论其先前是否暴露于登革热。具体而言,在接种后3年期间,TAK-003预防了83.6%的住院治疗和62.0%的登革热疾病,没有发现重大的安全风险。TIDES试验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登革热流行国家招募了20000多名年龄在4-16岁之间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对该试验进行的36个月随访探索性分析,得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在3年内(第2剂接种后36个月),TAK-003针对病毒学证实的登革热(VCD)的总体疫苗效力(VE)为62.0%(95%CI:56.6%-66.7%)、血清阳性个体中为65.0%(95%CI:58.9%-70.1%)、血清阴性个体中为54.3%(95%CI:41.9%-64.1%)。TAK-003针对住院登革热的VE为83.6%(95%CI:76.8%-88.4%)、血清阳性个体中为86.0%(95%CI:78.4%-91.0%)、血清阴性个体中为77.1%(95%CI:58.6%-87.3%)。不同血清型VE差异的观察结果与先前报道的结果一致。未观察到疾病加重的迹象。TAK-003总体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重要的安全性风险。这一结果加强了TAK-003的潜力,有助于保护那些生活在或前往登革热流行国家的人士。如前所述,TIDES试验在12个月随访中达到了针对VCD的总体VE主要终点(VE:80.2%;95%CI:73.3%-85.3%;p<0.001)以及有足够数量登革热病例开展分析的所有次要终点(在随访18个月时测量)。TIDES试验已被修订,包括评估强化剂量,以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第2次接种后12个月到36个月)观察到的总体VE减弱的问题,该问题主要存在于门诊登革热患者中。该试验的36个月探索性分析结果,将于今年在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TIDES试验的主要研究员、斯里兰卡尼甘布总医院登革热和登革热出血热临床管理中心LakKumar Fernandoi表示:“登革热疫情爆发突然,医院可能会因大量的严重疾病病例和寻求检测的人群而不堪重负。对TAK-003疫苗的长期分析结果表明,该疫苗可帮助预防疫情爆发,降低住院率,并保护人们免受登革热感染,而不管他们以前是否暴露于登革热。重要的是,没有发现重大的安全风险。”武田登革热全球项目负责人、副总裁Derek Wallace表示:“我们的登革热候选疫苗在整个3年中继续提供针对登革热的持久保护,在预防住院方面尤其有效。这些结果增强了我的信心,即TAK-003有助于解决全球登革热的重大负担。”TAK-003是一种减毒的四价登革热疫苗,基于减毒的登革热血清型2病毒(DENV-2)开发,该病毒提供了针对全部4种疫苗病毒的遗传学骨架。来自儿童和青少年II期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TAK-003在横跨各年龄组以及血清学阳性个体和血清学阴性个体中均诱导了针对4种血清型登革热病毒的中和性抗体,同时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关键3期TIDES试验在随访12个月时达到针对病毒学证实的登革热(VCD)的总体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VE)主要终点,在随访18个月时达到了全部次要终点,包括针对住院登革热的VE、在基线血清阳性和基线血清阴性个体中的VE。TAK-003的VE因血清型而异。研究结果表明,TAK-003的耐受性良好,迄今为止没有观察到重大的安全风险。今年4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了TAK-003的申报文件,该疫苗开发用于4-60岁人群,预防由任何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导致的登革热(dengue)。TIDES试验36个月随访期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已纳入向欧盟和登革热流行国家提交的监管文件中,并将成为计划于2021年提交的其他监管文件的一部分,包括在美国。武田将根据成人和儿童的数据,在4-60岁的人群中寻求TAK-003预防登革热疾病的适应症,而不管其之前是否暴露于登革热。目前,针对能同时用于未暴露于登革热(dengue-naive)和已暴露于登革热(dengue-exposed)的成人和儿童的登革热疫苗,仍存在着需求。Dengvaxia:全球首个登革热疫苗,赛诺菲出品目前,全球仅有一种登革热疫苗产品上市,即由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耗时长达20年研发的疫苗产品Dengvaxia,该疫苗于2015年12月获墨西哥批准,作为全球获批的首个登革热疫苗产品。之后,该疫苗陆续获得拉丁美洲、亚洲多个登革热流行国家批准,并且在2018年12月获得欧盟批准。在美国,Dengvaxia于2019年5月获得FDA批准,成为美国市场针对登革热的首个医学预防工具。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登革热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登革热俗称“断骨热(breakbone fever)”,是传播最快的蚊媒病毒性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年全球健康十大威胁之一。登革热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其次是白纹伊蚊。它是由4种登革热病毒血清型中的任何一种引起的,每一种都能引起登革热或严重登革热。不同地理、国家、地区、季节以及随着时间推移,个别血清型的流行率也不同。一种血清型感染后的康复,只对该血清型产生终生免疫,以后接触任何其他血清型都会增加患严重疾病的风险。登革热易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暴发,最近在美国大陆和欧洲的部分地区也引起了暴发。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现在生活在登革热的威胁之下。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登革热每年将造成3.9亿人感染、约2万人死亡。登革热病毒可感染所有年龄的人,是拉丁美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儿童患严重疾病的首要原因。目前,登革出血热尚未有任何针对性治疗药物。登革热由4种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热病毒引发,各病毒株之间不会产生免疫作用,所以可以被不同的血清型登革病毒重复感染。 查看详细>>

编译者:赵婉雨 点击量:5

8 武田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bometyx(卡博替尼)获日本批准 2020-12-02

Exelixis公司近日宣布,其日本合作伙伴武田制药(Tekada)已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批准,在日本生产和销售靶向抗癌药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用于先前系统治疗后病情进展的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治疗。根据双方的合作及许可协议的条款,Cabometyx在日本治疗HCC启动首次商业化销售后,Exelixis将从武田收到一笔1500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该款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收到。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日本每年导致3万人死亡,治疗选择有限。Cabometyx的批准上市,将为日本的HCC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此次批准基于在既往接受过系统疗法的晚期HCC患者中开展的2项临床试验的结果:CELESTIAL(XL184-309)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III期研究,Cabozantinib-2003是一项在日本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CELESTIAL研究是美国和欧盟批准Cabometyx二线治疗HCC的基础,该研究在全球19个国家超过100个临床中心开展,共入组了773例既往接受过多吉美(Nexavar,通用名:sorafenib,索拉非尼)治疗、而且可能已经接受过2种系统性癌症疗法、且有足够肝功能的晚期HCC患者。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日一次60mg剂量Cabometyx或安慰剂。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探索性终点包括患者报告结果、生物标志物和安全性。数据显示,二线治疗晚期HCC时,与安慰剂组相比,Cabometyx治疗组OS实现了统计学显著和临床意义的的延长;具体数据为,安慰剂组中位OS为8.2个月,Cabometyx治疗组中位OS提高32%,为10.8个月(HR=0.76)。肝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死亡人数超过70万,新增病例超过80万。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如果未经治疗,晚期HCC患者通常存活不到6个月。Cabometyx的活性药物成分为cabozantinib,这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靶向抑制MET、VEGFR2及RET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杀死肿瘤细胞,减少转移并抑制血管生成。在美国和欧盟,Cabometyx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sorafenib)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Exelixis在2017年授予武田有关Cabometyx在日本市场未来所有适应症的商业化和进一步临床开发的独家权利。 查看详细>>

编译者:李子艳 点击量:5

9 抗肿瘤药使用金额大幅增长 2020-12-02

11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药师周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中国药学会发布2020年上半年《医院用药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样本医院抗肿瘤药使用金额,较2014年增长了53.85%,6年复合增长率达17.10%。  基于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1500多家样本医院报送的药品使用数据,《报告》分析了今年上半年医院药品使用及近年来趋势变化情况。近5年来,各级医院使用的药品品种数略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新药上市及进入临床,2019年临床使用药品品种数出现小幅回升。品种数增幅最高的为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类药品,从2015年的189种增至225种,增幅达19.05%。在使用金额方面,抗肿瘤药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原因包括高价抗肿瘤新药进入医院市场,肿瘤患病率攀升、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与此同时,抗肿瘤药使用频度增速也持续攀升,年复合增长率达12.12%。这说明在医保谈判等政策的刺激下,被抑制的需求得到了一定释放。  《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样本医院在通用名层面使用药品品种总数为2169种,其中三级医院用药品种数为2124种。样本医院药品使用金额、使用频度增速在2019年创造5年内新高,分别达到11.62%、8.94%。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使用金额、使用频度均同大幅下降,第二季度稍有缓解。  《报告》还对第一批国家集中采购25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依那普利、福辛普利钠等16个品种的中选企业,2020年上半年供应量就已达到该品种采购量的70%以上。各品种中选企业的供应量及供应量占比在2020年上半年均有明显增幅。 查看详细>>

编译者:李子艳 点击量:5

10 全球首个坏疽性脓皮病(PG)治疗药物 2020-12-02

艾伯维(AbbVie)与卫材(Eisai)近日联合宣布,修美乐(Humira,通用名: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在日本已获批一个新的适应症,用于治疗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此次批准,使Humira成为全球第一个治疗PG的药物。截至目前,Humira在日本批准的适应症已达到了12个之多。在2019年,Humira被授予了治疗PG的孤儿药资格(ODD)。此次批准是基于一项在日本患者中开展的日本3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该研究在诊断为PG、有活动性溃疡、局部治疗无效或被判定不适合局部治疗的患者中开展,旨在评估Humira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在治疗第26周,有54.5%(n=12/22)的患者坏疽性脓皮病溃疡面积减少(PGAR)100%(目标PG溃疡愈合)。该研究中,接受Humira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皮肤细菌感染。坏疽性脓皮病(图片来源:learnskin.com)PG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后迅速发展,分为以下5种类型:溃疡型、大疱型、脓疱型、增殖型和在毛孔周围发生的类型。溃疡性PG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下肢疼痛、脓疱、丘疹和结节,尤其是下肢,并积极扩张形成隆起的溃疡病变,边缘浸润。溃疡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虽然PG的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据报道大约20-30%的PG病例是由轻微损伤或外部刺激引起的。PG主要影响50至70多岁的人群,据报道在日本其发病率为3.0/百万/年。Humira是艾伯维的旗舰产品,该药是全球第一个获批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药物,也是全球最畅销的抗炎药,2018年的全球销售额接近200亿美元。 查看详细>>

编译者:李子艳 点击量:5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