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共计 8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大肠癌患者接种mRNA疫苗后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或与抗PD-1治疗有关 2021-06-22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行动在全球开展,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逐渐的得到控制。当然,关于疫苗副作用的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揭示了一则由辉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BNT162b2带来的极为罕见的不良事件。一位长期接受抗PD-1单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接种这款疫苗后,体内发生了细胞因子风暴。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报告的由mRNA新冠疫苗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即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一场由细菌、病毒等剧烈刺激引发的免疫系统“乱杀”,表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者中,CRS是推动疾病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变的重要原因。这项报告中的主人公是一位58岁的男性,自2019年2月开始接受抗PD-1治疗以应对结直肠癌,期间曾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而中断抗PD-1治疗。2020年12月29日,在接受抗PD-1单药治疗27天后,这位患者接种了第一剂辉瑞mRNA疫苗。在接种疫苗5天后,也就是接受抗PD-1治疗的32天后,这名患者开始出现发烧、腹泻、肌肉酸痛的症状,入院时的检查结果显示,其体内炎症标记物C反应蛋白(CRP)水平达125 mg/L,并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为68?×?10^9/L)。RT-PCR检测结果显示,这名患者未患COVID-19。接下来的5天里,这名患者的病情恶化,体温高达39.8°C,并且血小板数量进一步降至28?×??10^9/L,体内CRP水平增至317 mg/L,并且与脏器损害相关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LDH)由先前的184 U/L激增至849U/L,体内铁蛋白水平达6,010μg/L(正常值为18-464μg/L)。基于这些数据,医护人员推测这名患者可能正在遭受CRS(3级),于是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对他实施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IVMP),7天后患者的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IVMP治疗前后的纵向细胞因子分析显示,患者T细胞持续激活,证实了CRS的发生。2021年2月8日,这位患者恢复了抗PD-1治疗,并且临床上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截至目前,患者没有接种第二剂mRNA疫苗。总之,这则报告表明,抗PD-1药物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因素,导致癌症患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导致CRS。研究人员认为,鉴于癌症患者此前并未被纳入COVID-19疫苗的临床试验之中,但是在接种计划中却处于优先地位,因此有必要获取更多的前瞻性药效学数据。当然,癌症患者作为更容易遭受COVID-19的群体之一,仍应优先接种疫苗。 查看详细>>

来源:生物谷 点击量:145

2 疫苗效力或是一种机体的“肠道反应”——肠道菌群或是影响机体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 2021-06-22

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在不同个体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题为“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o vaccination by the microbiota: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的综述文章中,来自福林德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表示,通过微生物菌群靶向性的干预措施来应对机体对疫苗接种的不同免疫反应,或能帮助婴儿、老年人和其他人群来充分利用有效疫苗的好处。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7-021-00554-7文章中,研究人员指出,如今来自临床试验和其它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都表明,个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对于影响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David Lynn教授表示,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从疫苗接种程序中获得强大且持久的免疫力,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以及诸如婴儿或老年人等感染性疾病高风险易感群体中。疫苗的保护作用是由能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的B细胞所诱导产生的,但T细胞也能帮助介导其它疫苗所诱导的保护性作用。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在机体生命过程和全球不同人群之间差异也相对较大;其在调节B细胞和T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上扮演着关键角色。更好地理解微生物调节这些疫苗反应的机制或能帮助使用更有针对性的人群特异性佐剂来增强机体对疫苗的反应。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人群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能力的差异与疫苗免疫原性的差异相关。图片来源:Lynn,D.J.,et al.Nat Rev Immunol(2021).doi:10.1038/s41577-021-00554-7研究者表示,通过更多地理解关于肠道菌群的功能以及诸如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干预措施,我们或许能更好地优化现有疫苗的作用效率或效果;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了无菌小鼠或机体没有微生物组的小鼠来进行研究,以此评估哪些细菌最能够支持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如今研究人员正在分析临床研究的成果来揭示抗生素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时如何影响机体对常规儿童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的。在单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机体对接种COVID-19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同时研究人员还参加了名为BRACE的临床试验来测试BCG疫苗(卡介苗)是否能保护感染了SARS-CoV-2的医护人员不会出现严重的疾病症状。综上,在这篇综述文章中,研究人员整合了相关研究证据,分析了能潜在介导机体对疫苗反应的免疫学机制,同时还考虑了微生物靶向性干预措施在优化当前疫苗有效性方面的潜力。 查看详细>>

来源:生物谷 点击量:143

3 国产新冠mRNA疫苗即将问世,RNA赛道未来几何 2021-06-22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点燃了药企对于RNA赛道的热情。随着国产新冠灭活、腺病毒及重组蛋白疫苗相继获批,mRNA疫苗的进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也让人们对于RNA疗法的未来充满无限遐想。在BioBAY举办的核酸药物研发论坛期间,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RNA疫苗研发者艾博生物创始人兼CEO英博博士以及国内RNA干扰市场开拓者吉玛基因董事长张佩琢博士接受了媒体采访,讲述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危与机以及当前备受人们关注的新冠mRNA疫苗研发、RNA赛道的未来图景。领跑国产mRNA新冠疫苗,是压力也是使命今年6月,艾博生物研发的mRNA疫苗ARCoV即将成为中国首个进入3期临床阶段的mRNA疫苗。鲜为人知的是,研发这款万众瞩目的疫苗之时,艾博生物成立仅1年时间,员工只有9个人。回顾这段疫苗研发时光,英博博士坦言压力巨大:“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投入到疫苗研发中,就像‘踩钢丝’一样险。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成为了国内走得最前的mRNA疫苗研发者,有义务扛起中国mRNA疫苗发展的大旗,可以说每一天都在创造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从事核酸药物研发的“大小玩家”越来越多。新冠疫情爆发后,艾博生物成为最早抓住这一机遇的企业,靠的是什么?在此次采访中,英博博士从企业战略目标、决策依据以及团队三方面讲述了艾博生物领跑国内新冠mRNA疫苗背后的故事。“一个公司的发展策略是由管理层把握的,在2019年成立时我们就决定先打好基础,自己做mRNA生产及递送系统的创新。后来,机遇随着疫情来临,我们对此十分谨慎,一直在思索公司是否有能力开发这个产品、我们的技术能不能解决问题。非常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军科院的秦成峰教授团队,再加上沃森生物在疫苗领域深厚的积累和艾博优秀的团队,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当然在这里也需要感谢科技部,药审中心和中检院的大力支持,随到随审随批,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中国第一款进入临床的mRNA疫苗。”今年4月,高福院士在2021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呼吁,应重视mRNA技术,考虑mRNA疫苗在传染病、艾滋病、遗传病等领域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收益。而对于艾博生物而言,在mRNA领域的探索当然也不会止步于此次疫情。“新冠只是暂时的,但是新冠之后,我们能够做什么?方向是什么?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和其他企业一样,是以市场为导向,未来不仅仅会去传染病、肿瘤等体量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也会寻找艾博在基因编辑、小核酸、罕见病等领域的舞台。”英博博士如是说道。做RNA药物研发支持者,用价值创造价值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对于生物制药领域的企业而言,新冠疫情的爆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临床及科研项目的延期也一度令企业感受到了寒冬。受订单量减少的影响,RNA研发服务平台型公司吉玛基因在2020年的财报中同比由盈转亏。在此次采访中,张佩琢博士坦言:“过去,我们的业务主要分散在医院、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虽然及时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措施,但新冠疫情的持续使许多高校、医院的研究工作停滞,造成上半年订单下降较多,对当年的财务报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失必有得,张佩琢博士表示,此次疫情也坚定了吉玛基因转型的信念和决心:“正是因为科研板块的业务受到了影响,去年我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新药研发相关的平台建设上,将自己的平台打造成一个更开放的平台,帮助更多药企进入RNA药物领域。”如今,RNA疗法俨然已成为资本重金押注的投资热点,越来越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在该领域发力。作为RNAi领域先行者,吉玛基因未来是否会从幕后转向台前、加入到药物研发的阵列中?对此,张佩琢博士透露,未来吉玛基因仍将专注于平台和技术的搭建,助力企业入局。“企业定位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从当前制药企业的需求来看,吉玛基因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搭建的技术平台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反过来看,越来越多制药企业在RNA药物研发领域冲刺,我们已经不适合再去入局。”张佩琢博士说,“回顾吉玛基因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半条命爬过来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如果我们的平台有价值,那么让更多企业借此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RNA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不可忽视的药物研发方向。与全球管线相比,国内制药企业在RNA领域进度较慢。当然,随着国产mRNA疫苗的上市以及相关技术平台的不断创新,国内RNA赛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脚步必然会越来越近,疾病的治疗也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查看详细>>

来源:生物谷 点击量:51

4 麻疹疫苗用作实验性COVID疫苗的基础 2021-04-20

麻疹疫苗是最安全,最有效的疫苗之一。该药物于1960年代问世,已被证明对儿童和成人均安全,可长期预防麻疹病毒。该疫苗使用了活的但弱化的麻疹病毒株。 由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往绩,研究人员将其用于开发针对SARS-CoV-2(一种可导致COVID-19的病毒)的实验性疫苗。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李建荣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创建并测试了一系列基于麻疹的疫苗候选物。他们通过将不同形式冠状病毒刺突蛋白的基因插入麻疹疫苗基因组中来开发疫苗。SARS-CoV-2使用其刺突蛋白进入并感染细胞。 改良的麻疹病毒可作为媒介,将刺突蛋白的基因携带到体内。该基因指示体内细胞产生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促使免疫系统产生识别该蛋白的抗体。这样可以训练免疫系统来中和病毒(如果被感染)。 这项研究部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资助。结果显示在2021年3月2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研究小组确定了最有希望的候选疫苗,该疫苗在啮齿动物中产生了最高水平的针对SARS-CoV-2的中和抗体。疫苗带有稳定的刺突蛋白“预融合”版本的基因,即感染细胞之前蛋白质的形状。融合前刺突蛋白结构是当前可用疫苗的基础。这包括Moderna和Pfizer-BioNTech生产的mRNA疫苗。 实验表明,这种称为rMeV-preS的新疫苗在啮齿动物中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在康复的COVID-19患者中发现的水平。该疫苗还产生了强烈的T细胞反应。T细胞是抵抗感染的免疫细胞,是疫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然后,研究小组测试了该疫苗是否可以预防SARS-CoV-2感染。他们使用可以感染COVID-19的金黄叙利亚仓鼠,发现rMeV-preS保护仓鼠免受感染。它甚至阻止了病毒在肺和鼻腔中的复制。 这些发现表明了rMeV-preS的前景。尽管现在已经有多种COVID疫苗可供公众使用,但这种新的候选药物可能会带来好处。麻疹疫苗已经被确定为安全,有效和持久的疫苗。几种针对其他病毒的基于麻疹的实验性疫苗目前正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新疫苗可以共同预防COVID-19和麻疹。 查看详细>>

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点击量:17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