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研究动态共计 3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植物所为亚洲三大高原隆升历史提供生物学证据 2021-04-15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与阿拉伯板块、欧亚大陆碰撞是在亚洲发生的两个重要的板块事件,显著的影响是促进了亚洲三大高原即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的形成。三大高原的形成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及生物的进化。亚洲三大高原的隆升历史是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也颇具争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组以毛茛科中散播能力较弱的菟葵属为模式类群,探究亚洲三大高原的隆升历史。通过整合系统发育、分化时间和生物地理分析,研究认为菟葵属的地理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隆升密切相关。由此,研究提出青藏高原至少发生两次隆升,分别在晚始新世和渐新世-中新世交界期;而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也至少发生两次隆升,分别在中新世中期和中新世晚期。同时,研究还揭示了土耳其地块(亦称安卡拉地块)向西侧移和伊朗高原在中新世中期的一次隆升同时发生(~12 Ma),这是首次利用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的方法研究土耳其地块的侧移历史。研究进一步对所有菟葵属物种的标本数据展开统计,依据经纬度提取海拔信息,发现海拔变化对菟葵属的分化起重要作用。海拔分布进化重建显示菟葵属最近共同祖先分布的最高海拔仅约1800 m,结合生物地理分析,支持“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一东西走向的峡谷”的假说,并进一步提出该峡谷在约40 Ma,海拔高度不足2300 m。  该研究首次将生物进化与亚洲三大高原的形成同时联系起来,揭示的关键地质事件发生时间对理解亚洲的地质、气候、环境与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4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上。植物所已毕业博士研究生向坤莉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王伟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与菟葵属进化相关的地质事件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与阿拉伯板块、欧亚大陆碰撞是在亚洲发生的两个重要的板块事件,显著的影响是促进了亚洲三大高原即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的形成。三大高原的形成改变了亚洲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及生物的进化。亚洲三大高原的隆升历史是地质学家、生态学家、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也颇具争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组以毛茛科中散播能力较弱的菟葵属为模式类群,探究亚洲三大高原的隆升历史。通过整合系统发育、分化时间和生物地理分析,研究认为菟葵属的地理分布格局与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隆升密切相关。由此,研究提出青藏高原至少发生两次隆升,分别在晚始新世和渐新世-中新世交界期;而伊朗高原和蒙古高原也至少发生两次隆升,分别在中新世中期和中新世晚期。同时,研究还揭示了土耳其地块(亦称安卡拉地块)向西侧移和伊朗高原在中新世中期的一次隆升同时发生(~12 Ma),这是首次利用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的方法研究土耳其地块的侧移历史。研究进一步对所有菟葵属物种的标本数据展开统计,依据经纬度提取海拔信息,发现海拔变化对菟葵属的分化起重要作用。海拔分布进化重建显示菟葵属最近共同祖先分布的最高海拔仅约1800 m,结合生物地理分析,支持“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一东西走向的峡谷”的假说,并进一步提出该峡谷在约40 Ma,海拔高度不足2300 m。  该研究首次将生物进化与亚洲三大高原的形成同时联系起来,揭示的关键地质事件发生时间对理解亚洲的地质、气候、环境与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4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上。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院 点击量:176

2 为什么野生大熊猫经常裹马粪 2021-04-15

野生哺乳动物的粪便吸引力是极其罕见的。这里我们介绍了野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马粪滚动(HMR)行为。熊猫不仅经常嗅和沉湎在新鲜的马粪,还主动摩擦粪便物在他们的身体。HMR事件的频率是高度相关的环境温度低于15°C。BCP/BCPO(beta-caryophyllene/石竹烯氧化物)的新马粪被发现驱动HMR行为和减毒老鼠的冷敏感性直接目标和抑制瞬时受体电位melastatin 8(TRPM8),一个典型的cold-activated离子通道的哺乳动物。因此,马粪含BCP/BCPO可能赐予的野生大熊猫耐寒性较低的环境温度。在一起,我们的研究描述了一个不寻常的行为,发现BCP/BCPO化学抑制剂TRPM8离子通道,并提供一个可信的chemistry-auxiliary机制,动物可能会活动 查看详细>>

来源:美国科学院院报 点击量:171

3 河口湿地古菌群落响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2021-04-15

河口湿地是复杂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多样性的生态服务、维护滨海区域的生态安全,为微生物提供独特的栖息环境。然而,在潮流和径流双向胁迫下,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古菌群落响应机制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学科组科研人员,以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潮沟区和交互区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了潮流/径流双重胁迫下古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响应规律。  结果表明,反硝化嗜盐古菌Haloarcula、Haloferax和产甲烷菌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corpusculum、Methanosarcina在潮沟区占主导,而氨氧化古菌主要分布在交互区,揭示了交互区硝化作用相对较强,潮沟区则更有利于反硝化和厌氧产甲烷过程的进行,但亚硝酸盐驱动的厌氧甲烷氧化对河口湿地甲烷减排起关键作用(如图)。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同一区域内部古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而功能却相对稳定,仅存在功能内部的比例波动,但类似栖息地中环境过滤的选择作用会导致功能趋同。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对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微生物生态过程的理解,为预防和控制河口湿地氮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东北地理所副研究员李怀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的资助。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科学院 点击量:82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