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共计 10,879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四川电网新增骨干调峰电源 2024-06-12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四川省已成功核准了八个燃气发电项目,其中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项目已率先投入运营。该项目由川投集团主导投资,资阳气电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并由西南电力设计院与广东火电公司联合以EPC模式承建。项目从核准至正式开工仅用时八个月,自开工至首台机组投产更是仅耗时631天,展现了高效的项目推进能力。 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35亿千瓦时,足以满足约400万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对于保障区域电力供应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投产的1号机组,是一台700兆瓦等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9H型高效燃机技术。该机组不仅是西南地区首台投运的9H级燃气发电机组,而且在发电效率和保供能力方面表现突出,显示了我国在燃气发电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机组建设过程中,1号机组在厂用电受电、锅炉水压、汽机扣盖、化学清洗、燃机启动和锅炉冲管、燃机冲转定速、发电机并网、168小时试运行等多个关键环节中,均实现了一次性成功,展现了精湛的技术实力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此外,机组从并网到投产仅用时21天,创造了H级燃机整套启动调试的全国最快速度纪录,进一步凸显了项目的高效与卓越。 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项目坐落于安岳县永顺镇。安岳气田作为全国五大万亿级气田之一,目前已形成开采63亿立方米、净化4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产能,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气源保障。项目的建成投运,不仅优化了全省的电源结构,提升了供电可靠性,而且推动了安岳县天然气资源的就地转化利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 点击量:0

2 新增电力供应+推进提质增效!中央企业备战迎峰度夏“大考”→ 2024-06-12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高温“炙烤”。截至6月11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五天发布高温预警。预计未来几日,北方地区的高温范围还将逐渐扩大。 高温来袭,也意味着用电高峰即将到达。面对今年迎峰度夏的严峻形势,相关中央企业主动作为,提前谋划、统筹部署,坚决打好打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近日,随着多个清洁能源发电项目落地,电力供应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既有项目运维也正围绕“提质增效”目标,全力备战迎峰度夏“大考”。  加快新增电力供应,一批能源发电项目落地投运  6月1日,中国华电青岛燃机工程6号机组168小时试运行一次成功,标志着华电青岛燃机工程建设各项里程碑节点目标圆满完成,2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  与同等装机规模的超净燃煤机组相比,华电青岛燃机工程每年可减少标煤耗量约150万吨,降低碳排放6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优于国家标准。它的投入运行,将为今年的迎峰度夏注入绿色新动能。  5月3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实现了西南电网调节性电源建设的新突破。  蟠龙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中峰镇,是国家实施大规模“西电东送”主通道上的中继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1200兆瓦,4台300兆瓦抽水蓄能机组均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制供货。全部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87万吨。  在新疆,一排排一眼望不到边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格外闪亮,实现了光伏“蓝”、沙漠“黄”、生态“绿”协同发展。近期,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承建的新疆中绿电米东光伏项目成功并网。项目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占地约11.25万亩,建设规模为2GW集中式光伏。  5月29日,由中国电建承建的全国单体容量最大沙漠光伏项目——中国绿发新疆米东35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北部沙漠,占地面积约20万亩,年可利用小时数1740小时,预计年发电量60.9亿千瓦时,相当于3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项目投运后,每年可节约原煤194.8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7.17万吨,减少烟尘约165.65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9.1万吨。  除上述光伏发电项目投产外,5月末,中国绿发新疆尼勒克首期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成功并网、中国绿发新疆达坂城50万千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在山东,5月30日,中核集团下属中核华兴承建的东营军马场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年发电量8.15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5.48万吨,节约标煤24.57万吨,可为当地约100万户家庭解决一年用电需求。  在东北,近期,由中国铁建建设的黑龙江齐齐哈尔300兆瓦风电项目48台风机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根据当地电网状况和本风电场的接入系统设计,项目发电量惠及周边工厂和居民用电,共计约41万人。一大批能源发电重大工程相继投产,为缓解当前迎峰度夏期间用电压力提供了澎湃动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供给端输送端协同发力夏季负荷高峰时段将至,中央企业一手抓在建项目并网投产,一手抓既有项目运维提质增效,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夏增产保供工作。  近期,中国节能所属太阳能(4.990,-0.04,-0.80%)公司所属光伏电站积极开展箱变、逆变等设备专项检查,对水面电站箱变出线电缆进行技术改造,极大降低湿度对电缆的影响,同时利用智能清扫设备定时对光伏组件进行全方位清洗,确保组件始终处于高效发电状态。煤电是迎峰度夏的主力电源。作为产煤大户,中国华能各单位已经进入迎峰度夏保供电状态。 华能扎煤公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生产,同时积极畅通“动脉”,协调外运发力,于5月3日超前启动异地存储发运工作,截至5月31日煤炭销售完成773.18万吨,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煤炭保供有条不紊。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保供的主力军,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一如既往开足马力,奋力提升煤炭生产效率。  仲夏时节,京唐港骄阳似火。在某专业煤炭码头,印有“中国中检”字样的采样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为保障煤炭检验工作平稳运行,中国中检河北公司所属唐山港分公司制定了详细的人员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坚持做到全天24小时人员在岗。  6月4日,由中国物流所属铁物股份供应链集团组织发运的首列榆林华电煤炭运销有限公司煤炭运输专列从孝南铁路集运站缓缓驶出。后续由孝南铁路集运站发往华电邹县发电有限公司、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的运煤专列将通过新通道陆续启运,全力保障夏季用电高峰煤炭供应。  为了让煤炭发挥最佳效能,国家电投上海电力田集电厂对设备缺陷进行全面排查,并采用“分时段、分比例、分煤种、分煤仓”的精细化配煤手段,制定了最佳掺配方案,既保证高峰时刻负荷顶得上,又最大限度节约优质煤;华润电力云浮公司推行“日常点检+精密点检”模式,加强设备维护和缺陷消除,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  清洁能源作为能源保供的重要补充,正值夏季“风光”好时节。在世界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国投集团雅砻江公司精心组织,动态优化检修安排,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发挥“一条江”联合调度优势,抓住5月以来偏丰来水,以雅砻江梯级联合运行蓄能为川渝、华东、华中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护航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china5e 点击量:0

3 重大进展!“核储1号”研制工作实现重要突破 2024-06-12

6月8日,核理化院/公司“核储1号”储能飞轮样机实现额定功率、额定能量连续放电,最长持续稳定运行52小时,多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研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核储1号”飞轮储能是核理化院/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核科技公司、四所和五所紧密配合、大力协同,组建旋转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储能飞轮团队聚力攻关该项技术。 团队充分发挥跨领域人才优势,依托专用装备的研制经验和技术,在轴承技术、转子动力学分析技术、大功率盘式电机和电控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有的技术体系。有别于其他同类技术,“核储1号”飞轮采用独特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项目团队已积极与系统外储能电站项目对接,大力推进后续合作。本次进展全面验证了“核储1号”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后续产品优化和设计定型奠定坚实基础。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0

4 建“聪明”的煤矿,让生产更安全高效 2024-06-12

煤炭是我国当前的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鼓励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 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如何?《通知》包含哪些重要内容?记者进行了采访。 增安提效成效显著,仍面临关键技术装备支撑不足等问题 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滨湖煤矿,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点击电脑启动键,另一头的百米井下,智能采煤机向前推进,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支护,一块块煤炭落入刮板运输机缓缓运出。 “这是我们的薄煤层智能化示范工作面,煤层厚度在1.3米以下,原来煤机司机、支架工都得弯腰工作,劳动强度大,一个班下来直不起腰。”滨湖煤矿智能化专班主任刘志鑫介绍,工作面智能化升级后,割煤速度能达到每分钟8米,单个工作面人数减少,并且仅负责工作面外的巡检,煤炭月均产量提高了50%左右。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增安提效成效显著,煤炭在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夯实。 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2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154个。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示范煤矿近60处、省级(央企级)示范煤矿200余处,逐步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建设条件的智能化建设模式。 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纵深推进新阶段,但仍面临建设进展不平衡、运行水平有待提升、关键技术装备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急需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下一阶段重点建设任务作出系统部署,着力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分类提出智能化建设安排,重点突出大型煤矿等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知》统筹存量和增量,重点突出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考虑推进紧迫性和现实可行性,分类提出煤矿智能化建设安排。 一方面,全面推进建设煤矿智能化发展。新建煤矿原则上按照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在建煤矿特别是大型在建煤矿要及时增补智能化建设方案,具备条件的力争在竣工投产前完成智能化建设。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大型煤矿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灾害严重煤矿以及海拔高于2400米或采深大于600米的生产煤矿,要根据地质条件与灾害特点一矿一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加快推进重点危险环节智能化改造,全面增强生产安全保障能力。 《通知》还顺应新一代数智技术快速发展趋势,结合不同煤矿生产特点和系统运行情况,分别提出智能化系统优化升级的重点目标。其中,井工煤矿评价结果达到Ⅰ类建设条件的鼓励按照中级及以上标准开展建设,达到Ⅱ、Ⅲ类建设条件的鼓励按照初级及以上标准开展建设,重点推进开采系统智能决策自主运行、掘进系统工艺设备高效协同,采掘工作面实现超视距远程控制与现场少人无人;露天煤矿重点推进自主采装、矿用卡车无人驾驶、装运卸机器人化协同作业,提升多工序智能协同水平。 “露天煤矿的矿卡车型大、盲区多,尤其是夜间或者天气差时,司机作业安全隐患大。无人矿卡采用毫米波雷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能够自主规划路径、精准停靠卸载,驾驶速度也和司机驾驶差不多。”国家能源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协同发力、部门协调配合。为推动建设任务顺利实施,《通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 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围绕制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通知》提出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引导煤矿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突破高精度地质探测、煤岩识别、(半)连续开采智能成套装备等技术难题。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加大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推动提升国产化、成套化水平。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通知》提出,指导有关方面加快制修订智能化设计与建设规范、接口协议与信息交互、新型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质量评价等急需标准,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在国家标准和能源、煤炭行业标准立项和经费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知》明确,新建煤矿采掘系统按智能化设计、生产煤矿实现采掘智能化的,按照煤炭先进产能标准管理,在产能置换、核准核增、产能储备、复工复产等方面享受差别化政策。国家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碳减排支持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专项中予以重点支持。同时明确,智能化建设工作进展及成效作为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要参考。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复合型、专业化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保障。《通知》提出,鼓励煤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共建智能化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培育煤矿智能化复合型人才,设立智能装备工程师、运维技师等专业岗位,优化薪酬分配制度,畅通智能化人才发展通道。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煤矿智能化建设任务顺利推进,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发挥煤矿智能化发展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指导协调,定期开展调度分析和总结评估,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12日02版)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 点击量:0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