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共计 1,938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首次全揭秘!英利熊猫N型技术解决全案及企业吉祥物即将发布 2024-06-11

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在即,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也将迎来大动作。展会期间,英利将正式对外发布“英利熊猫N型技术解决全案”,同期还将举行企业首个吉祥物英利熊猫的发布仪式。 自2009年英利率先在国内开展N型技术研发后,英利熊猫N型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为包含技术、工艺、产品、服务在内的国内首个基于N型技术的光伏解决全案。技术方面,熊猫N型TOPCon电池技术具备效率高、双面率高、耐候性强、弱光性强等优势;工艺方面,独家熊猫N型智造工艺体系,可确保产品高效安全可靠;产品方面,完善的“海陆空”产品体系覆盖全场景各类应用及光储氢各类电站系统,可灵活适配业主多面需求;服务方面,基于26年行业经验,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智能运维、组件回收等在内的一核两翼十维英利熊猫服务体系,确保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完善的服务。 “英利作为最早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之一,26年来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场景应用、电站运营等全产业链条各环节积累了丰富经验,这是英利熊猫产品高效、高可靠性、高收益率的最大底气。”英利技术负责人表示,“可以说,客户购买的不仅仅是一块英利组件,更包括英利多年来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服务经验。” 配合产品及方案的发布,本届SNEC期间,英利还将对外发布企业首个吉祥物形象——英利熊猫,以彰显产品技术和品牌形象的全面升级。 “英利品质时·光鉴证”,更高效可靠的产品、更全面完善的服务、更强环境及系统适配性,全线升级的英利熊猫N型产品解决全案究竟能为行业带来哪些惊喜?2024年6月13日—6月15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2H-A110展台,英利邀请您亲自来解密! (消息来源:英利能源)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 点击量:0

2 新装置有望破解电网 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难题 2024-06-11

科技日报讯(实习记者李诏宇通讯员孙嘉隆黄宁)记者6月9日获悉,在近日召开的Y型链式网络无源滤波装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发布会上,江苏嘉诚中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Y型链式网络无源滤波补偿装置。装置能有效吸收电力系统的谐波电流、降低谐波电压,提高电能质量,减少由于谐波污染所产生的能耗。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流程工业分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赵瑛说,装置通过不同响应频率的支路组合,组成链式结构,提升了滤波频率适应性。这有望满足不同行业电力需求,为解决电网中的谐波污染和无功损耗等突出问题提供了新选择。 据悉,随着我国电力结构的改变和负载类型的增多,谐波、电压暂降等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出现概率增加。对于电网供电能力欠发达但新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电能质量问题不仅会导致发出的电力接入国网侧不成功,还会提高负荷侧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 “电力的服务要求已经悄然从‘保电量’转向‘保电质’。加强电能质量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水平迫在眉睫。”常州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李振华说,下一步,常州市要进一步优化能源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新能源产业与智能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实现国家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 点击量:0

3 Rosatom宣布推出新型废燃料处理技术 2024-06-07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宣布,它已经开发出一种创新的结晶精炼技术,用于从废核燃料中净化和分离核材料。 Rosatom称,其燃料部门和“突破”项目领域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这项新技术,该技术将在辐照铀钚(SNUP)燃料后处理设施中实施,该设施是正在托木斯克州谢韦尔斯克西伯利亚化学联合企业基地建设的试点能源综合体(ODEK)的一部分。 Rosatom的Proryv项目旨在实现封闭式核燃料循环,最终消除核能发电产生的放射性废物。ODEK综合设施包括一个燃料生产/再制造模块,用于生产快堆的致密铀钚(氮化物)燃料;一个配备BREST-OD-300铅冷快中子反应堆的核电站;以及一个废燃料再处理模块。 该公司表示,结晶技术有望成为从辐照SNUP燃料中分离出的核材料(铀、钚和镎)净化过程的最后技术阶段。结晶精炼技术将确保废核燃料再处理过程中的高安全性。该技术流程将能够同时净化和分离铀、钚和镎,从而消除了将钚作为单独产品分离的可能性。因此,该技术完全符合核不扩散制度。 据了解,与用于净化核材料的提取技术不同,结晶会产生较少量的二次废物,包括因为仅使用硝酸溶液作为试剂。这项技术将提高废燃料再处理过程的环境安全性。 辐照燃料再处理技术对于ODEK的核燃料闭环循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废燃料中分离出来的材料经过再处理后将被送去制造新燃料。未来,该系统将逐渐实现几乎自主,不依赖外部能源供应。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2

4 中海油天津院超重力油浆脱固技术成功应用 2024-06-07

6月5日,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天津院)获悉,中海油天津院同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石化)联合开发的10万吨/年超重力油浆脱固装置顺利通过72小时标定,各项指标均高质量完成项目要求。 据介绍,作为行业内首个将超重力装置应用于油浆脱固领域的技术,油浆经其处理后满足调和380#低硫船用燃料油标准,投产至今已调和10批次船用燃料油。 过去,催化裂化外甩油浆具有粘度高、密度大、颗粒尺寸小的特殊性质,残留大量催化剂粉末,只能掺混焦化或掺炼低品质燃料油,经济价值低,被戏称为炼厂中的“废物”。 中海油天津院自2017年开始自主研发TH-CJ系列油浆沉降剂及配套脱固技术,创新开发“溶剂稀释+化学助剂+超重力分离”技术路线,经过处理后的脱固油浆可用于调和船用燃料油和针状焦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成功将催化裂化外甩油浆变“废”为宝。 “超重力分离”是通过高速旋转产生超重力场,利用轻重组分沉降速度不同而实现固-液、液-液分离。该技术是行业内首次应用,无任何参考经验。研发团队针对装置自控方案、密封材质、工艺参数等不断优化调整,最终形成了可以保障连续稳定运行的工业化方案。装置自2023年12月底开车投产,稳定运行半年后,顺利通过标定。 下一步,中海油天津院将继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现有技术体系,助推炼化业务转型升级。“我们要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碰撞在一起,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火花,开辟发展新赛道,更多地变‘废’为宝。”天津院相关负责人王本雷说。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1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