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科院成果

中科院成果共计 89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成都生物所在基因流下物种界限维持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2021-03-08

成都生物所在基因流下物种界限维持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物种形成及物种界限(Speciation and Species boundary)的问题,是Science在2005年提出的125个重要科学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生物学家认为,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不同物种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以此维持物种的界限。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分类学上界定的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基因交流。 为研究在广泛存在的基因流背景下,物种如何维持自己的身份(identity)、并保持与其他物种的界限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服务领域植物标本馆针对滇西北地区高海拔分布的百合属植物,选择了由沿海拔梯度分布的3种豹子花植物组成的杂交区(hybrid zone),通过群体遗传学建立谱系结构、生态位模拟揭示适应性差异及开花物候差异统计花粉流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该杂交区内存在沿坡度向下的不对称基因流(asymmetry gene flow)。但三个物种形态差异较大、且不存在大量中间过渡形态,表明在基因流背景下物种的界限得到了较好的维持。该研究表明,物种的开花物候、种子传播方式决定基因流的方向;生态位之间的差异导致的环境过滤(environment filtering)对适宜分布区外的物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剔除效应是物种界限维持的机制。百合属植物较大的染色体及由此导致的低重组率可能是物种维持“关键基因”不被交换的原因。这些结果显示,物种是动态的、变化的,自然环境(自然选择)与基因重组的相互作用是物种进化的动力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2月07日发表到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宋琪摘编自http://www.cas.cn/syky/202012/t20201206_4769551.shtml 原文标题:成都生物所在持续基因流下物种界限维持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查看详细>>

来源: 点击量:120

2 古脊椎动物所在寻踪丹尼索瓦人古DNA分析中获新进展 2021-03-08

丹尼索瓦人,遗传特征研究深入,是新发现的一支古老型人类,与曾广泛分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对现代大洋洲、东亚、南亚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遗传贡献,是国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2020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兰州大学等研究团队在白石崖溶洞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研究成果,研究显示,该遗址保存有连续的旧石器文化层和丰富的旧石器考古遗存,沉积物的多指标分析显示,地层堆积主要为原生堆积,考古遗存未经过明显扰动,结合AMS14C和光释光测年结果建立贝叶斯年龄模型,为遗址建立了距今~19-~3万年的可靠年龄框架。通过高效的古DNA捕获技术尝试钓取并富集35个样品的242种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线粒体DNA。进一步分析显示,沉积物中的动物古DNA与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遗存一致。通过54个不同现代人、23个尼安德特人、4个丹尼索瓦人和一个40万年前古人类Sima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甄别出分属于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及丹尼索瓦人等各自支系特有的突变,明确了白石崖洞的四个地层里有已灭绝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通过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显示距今7万年内的古人类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Denisova 3和Denisova 4)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且约10万年前地层的丹尼索瓦人在更早的时候就与晚期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了。这是首次在丹尼索瓦洞穴之外的地方发现丹尼索瓦人,是支撑丹尼索瓦人分布广泛的一个有力证据。以上结果在与古DNA领域泰斗——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Svante Paabo教授团队讨论时得到了认可,该成果对重建青藏高原古人类活动历史和厘清东亚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ence。 吴晓燕摘编自http://www.ivpp.cas.cn/xwdt/ttyw/202010/t20201029_5724402.html 原文标题:寻踪丹尼索瓦人-白石崖溶洞遗址沉积物古DNA分析 查看详细>>

来源: 点击量:120

3 动物所发布全球蜜蜂类昆虫物种分布图 2021-03-08

动物所发布全球蜜蜂类昆虫物种分布图 蜜蜂类昆虫在全球有着超过2万个物种,是给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有花植物授粉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栖息地被破坏等影响,蜜蜂物种多样性和部分物种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 目前中国统计已知蜜蜂类昆虫1400余种,相关数据主要来自标本馆馆藏定名物种,信息分布也不均衡,要研究中国蜜蜂,有必要先了解全球多样性及分布格局。2020年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整合了全球蜜蜂类昆虫最完整的清单,加上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等5个数据库信息、iNaturalist等在线数据库资源中的580万条自然观察蜜蜂记录,研究人员进行了核实比较和统计分析,利用MaxEnt等软件,最终建立了全球蜜蜂丰度模型。在生物多样性方面,许多动植物遵循纬度梯度变化模式,即多样性向热带地区增加,而向两极地区减少,而该研究显示,蜜蜂类昆虫是该变化模式的一个例外,其远离极点的物种更多,而靠近赤道的物种更少,这种模式被称为“双峰纬度梯度”。据了解,此前已有研究提出过蜜蜂“双峰纬度梯度”假设,但由于相关数据的缺失很难被验证。而本项研究利用蜜蜂类昆虫的全球本底数据证实了这一假设。研究人员表示,树木往往给蜜蜂提供较少的食物来源,当沙漠下雨时,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大规模开花,可以覆盖整个区域,因此森林和丛林比干旱的沙漠环境中蜂种少得多。 丁陈君摘编自http://www.ioz.cas.cn/gb2018/xwdt/kyjz/202011/t20201120_5772110.html 原文标题:朱朝东研究组发布全球蜜蜂类昆虫物种分布图 查看详细>>

来源: 点击量:116

4 昆动所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有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2021-03-08

昆动所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有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方式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部动物遗存以野生动物为主,但由于这一地区发现的动物遗骸往往非常碎片化,很难从形态学上鉴定准确的物种归属及其种群历史动态和生态适应模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对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山那树扎遗址的骨骼标本开展了古DNA研究,获得了10个大型牛科动物和2个犀牛科动物骨骼标本的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表明,山那树扎遗址的牛科动物遗骸均属于印度野牛而犀牛遗骸属于苏门答腊犀牛。群体动态变化历史分析显示,该古代印度野牛群体规模在约2万年前开始下降,与末次冰盛期的年代相符,并在约5千年前发生急剧下降并延续了较长的时间,与青海湖记录的5000-3600年前大幅度气候震荡的时间相吻合。物种间的基因流分析显示,此古代印度野牛群体与牦牛和西藏黄牛并不存在基因交流。该研究首次表明,现今只分布在热带地区的野生大型哺乳动物约在5千多年前曾生活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本研究系青藏高原地区首次大型动物古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工作,是遗传学(古DNA)、考古学、古气候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的范例,对认识中晚全新世野生动物地理格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0月19日发表于PNAS。 陈方摘编自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10/t20201020_5719100.html 原文标题:宿兵课题组古DNA研究发现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查看详细>>

来源: 点击量:117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