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共计 10,870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年度大会举行 2024-06-11

6月7日,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年度大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大会以“新型储能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聚焦储能行业现状和机遇,更好地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本次会议在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中国能建、宁德时代、天合光能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主办,同时也是“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的平行会议之一。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技术,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在本次大会上,电规总院作为能源电力规划设计行业的国家重点智库将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4》。《报告》从发展形势、技术创新、工程实践、产业发展、标准与政策体系等几个方面,对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立足客观,凝聚焦点,突出重点,力求全面、系统呈现新型储能行业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会议总结了联盟年度工作,并发布《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会议期间举办了物理储能专委会授牌仪式、项目签约仪式、电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专题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china5e 点击量:4

2 技术含“金”量高!中国外贸“质升量稳” 发展“利好”因素积聚 2024-06-11

中国海关6月7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专家认为,2024年以来,在国内外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外贸新增订单稳中有升,外贸走势符合预期,企业对未来外贸形势充满信心。 “奥运经济”带火体育用品和赛事周边出口 这段时间,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对许多经营体育用品和赛事周边的商户来说,“备战”奥运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陈洁是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的授权经销商,她介绍,目前,她已经接到了18多万元的订单。 除了球类等体育装备外,奥运还带动了运动及周边产品的热销。用于加油助威的闪光棒、喇叭,印有不同国家元素的球衣、帽子,以及各种摆件、手环,订单量在2024年以来都有了明显增幅。 而与过去相比,中国所出口的许多产品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以国际比赛标准的弓箭为例,一把弓箭有20多个配件,弓把、弓片和瞄准器很多时候都需要在世界各地生产组装。 这家位于河南焦作市山阳区的弓箭企业过去以代工为主。近年来,他们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已经能够独立生产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弓箭产品。 企业负责人洛小平介绍,整个弓的中心线偏离度要求不能超过5个丝,国际一线产品的标准是15个丝,他们产品的精度多了10个丝,这是绝对领先的。 据了解,2024年前5个月,这家企业的国际比赛标准的弓箭产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25%,全年销售总额预计将达到1.2亿元。 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向好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上半年,不仅有奥运带来的外贸热潮,被称为中国外贸“新三样”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也不断出口海外,成为外贸向好的重要推动力。 在内蒙古的一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这条全自动生产线每18秒就能生产一块组件,每个月的产量能达到10万块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一被销往东南亚、欧洲还有南美等地。 企业负责人介绍,随着近年来光伏产品成本的下降,许多国家对新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抢占这片市场,他们有针对性地推出了各种产品,在各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中国贸促会近期调研显示,81.6%的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65.1%的受访企业新增订单较上季度增长或持平。专家表示,在国内外利好因素支撑下,2024年中国外贸向好的势头将不断巩固、发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表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政策优化服务,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外贸新动能。外贸未来发展潜力仍然非常巨大、韧性很强,2024年有望实现“质升量稳”的目标。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china5e 点击量:5

3 “海葵一号”,正式安家! 2024-06-11

今天(6月10日)中午12时,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最后一根锚链完成锁紧固定,在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安家落户。“海葵一号”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达3.7万吨,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高度接近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它的设计寿命长达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海葵一号”如何扎根深海?“海葵一号”所在海域水深300多米,风向多变、内波流频发。为确保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安稳扎根,项目在海底安装了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12套深水吸力锚,并通过12条由“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构成的系泊锚腿进行连接,像“拴马桩”一样将其牢牢固定在海面上,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恶劣海况。“海葵一号”海上安家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步,将12根“拴马桩”一样的锚腿嵌入海床以下21米,确保牢固扎根;第二步,三艘拖轮形成三角矩阵将“海葵一号”限位在指定海域,确保其不发生转动;第三步,主作业船“海洋石油291”在水下机器人的配合下,将提前铺设在海底的12根锚链逐根提升到甲板上,与“海葵一号”上预留的锚链进行“接龙”;第四步,将完成“接龙”的锚链下放到海水中,并通过锚机张紧,完成海上安装作业。接下来,“海葵一号”将陆续开展联合调试等工作,投产后,它将与“海基二号”平台一起服役于我国第一个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创新形成“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方案。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china5e 点击量:1

4 绿电破500万度!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环保治沙两不误 2024-06-11

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截至昨天(10日),我国距离最长的光伏灌溉治沙工程——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已累计发出绿色电能突破500万度,实现了治沙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效。 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 生产绿电破500万度 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示范工程在公路两旁新建了86座光伏电站,全面替代柴油机发电抽水灌溉,对公路沿线3100多公顷生态防护林发电灌溉。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副总经理文章:塔里木零碳沙漠公路配套的光伏装置每天发电1.1万度左右,公路沿途109口水源井全部使用清洁电能进行抽水灌溉,并且可以满足光伏发电加储能7小时的技术要求。 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对沿线水井房进行光伏改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先后设计三种功率的光伏发电设备,还采取光伏加储能方式,以确保无太阳光照情况下抽水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沙漠公路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规模达3540千瓦,年发电量达362万千瓦时。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电力工程师孟攀雷:沙漠公路光伏发电,开启了“阳光养绿”新模式,我们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来改造沙漠腹地生态环境。据技术人员测算,这一工程每年将减少柴油消耗约10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410吨。 塔里木油田已生产绿电突破7亿度 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所在的塔里木油田,目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边缘建成总装机规模达130万千瓦的四座光伏电站,这四座光伏电站累计生产绿电超7亿度,为电力供应迎峰度夏、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塔里木油田建设的叶城-伽师县1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日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日均发电量由调试期间的100万度提升至230万度。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副总经理文章:每年的发电能力达到20亿度,通过全方位优化光伏系统的工况,保障了项目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到来之前实现全量并网。与此同时,塔里木油田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新开工了1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相当于3285个足球场,在流沙上搭建274万块光伏板,年设计发电量达到21亿度。 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大光伏电站 沙漠里的光伏电站是如何建设、如何维护?一起去看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最大的光伏电站。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座光伏电站占地超过3300亩,相当于5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它由近26万块光伏板铺设而成,是迄今为止我国在流动性沙漠腹地建设的最大光伏电站。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塔中电力工区负责人张岩龙:我们的周边类似一个小盆地,我们整个光伏就建在这个小盆地里面,周边的这个小沙丘对我们是个保护,另外我们离变电所只有5公里的距离,我们的输电距离比较短,线路损失比较少。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性沙漠,在这里建设光伏电站,最大的问题是时刻防御流沙侵袭,既要防止桩基周边被掏空,也要防止光伏板被黄沙掩埋。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塔中电力工区负责人张岩龙: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固沙的效果。我们在建设光伏板的同时,底下铺设草方格,而且在咱们整个场站周边,50米宽的范围内,全部铺设了几百万平方米的草方格,可以看到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地表温度达到了70多摄氏度,加上降雨极其稀少,蒸发量很大,黄沙之上基本寸草不生,光伏电站建成之后,原本的不毛之地也逐渐长出了一些绿色植物。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新能源事业部塔中电力工区负责人张岩龙:减弱了风的侵袭速度,同时对地表沙的流速,也起到一定减缓的作用,尤其光伏板下面形成的阴凉,对于植被的生长,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光伏电站建成投运以后,原本不毛之地,现在也长出了大约1500株的绿色植被。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再人工种植一些植被,希望这一片绿色不断地发扬壮大,希望明年这里长出更多绿色。 沙漠腹地的这座光伏电站,年发电能力可达2亿度,不仅提供了清洁的绿色能源,同时又具治理沙漠的双重功效。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缘建成4000公顷人工绿洲。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能源网 点击量:1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