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规划

政策规划共计 2,158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开展全市风电、光伏等资源摸排!浙江兰溪发布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4-06-14

国际能源网获悉,6月12日,浙江省兰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文件指出,统筹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开展全市光伏、风电等资源摸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电网消纳条件等因素,统筹土地及电网资源,做好新能源项目遴选、纳规工作。根据电源、电网规划建设时序统筹全市新能源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优化调整新能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促进源网协同有序发展。加快推进整市光伏开发,推进公共设施屋顶、企业屋顶、居民屋顶、集中式电站等光伏发展。 加快储能电站开发建设。引导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科学布局。推动本地集中式光伏、风电等灵活配储,鼓励在新能源密集、特高压近区等电网关键节点合理布局储能项目,探索储能+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等场景应用。 全文如下: 兰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属各单位: 《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第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兰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年)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重要嘱托,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突出电力供给安全充裕、用能结构绿色经济、电网建设适度超前,围绕高标准推进电网建设、高效率调配电力资源、高水平做好电力供应目标,深入实施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坚强可靠电力保障,为奋力“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注入澎湃电力动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目标 (一)电网网架更加坚强。到2026年,建成以4座220千伏变电站、20座110千伏变电站为主的输变电网架,电网评价指标有效改善。“十四五”规划项目全面落地,“十五五”规划项目适度超前推进,确保横溪、灵洞扩、黄店、马达等重点工程按照规划时序开工建设,电网网架完善工程有序推进。 (二)供电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2026年,持续加大配网项目投资规模,争取每年约1.2亿综合计划投资金额,重点安排优化营商环境配套、新能源下乡、充电桩等项目;同时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局部区域供电能力为目标,安排60%以上网架类项目及30%以上非网架类项目。到2026年,计划完成30条高故障线路、15条重载线路、15条大分支线路、25条转供能力不足线路治理工作,将大幅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 (三)电力迁建全速推进。力争做好建武高速等重大项目电力迁改工程全面开工。 (四)招大引强服务有力。有效保障兰溪市欣埠新能源有限公司100兆瓦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兰溪女埠)项目、兰欣智慧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1亿只高性能圆柱锂离子电芯项目、赛勒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接电,有效提升重点开发区域主配网供电能力,为兰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源网荷储协同,助推能源低碳转型 1.统筹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围绕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开展全市光伏、风电等资源摸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电网消纳条件等因素,统筹土地及电网资源,做好新能源项目遴选、纳规工作。根据电源、电网规划建设时序统筹全市新能源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优化调整新能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促进源网协同有序发展。加快推进整市光伏开发,推进公共设施屋顶、企业屋顶、居民屋顶、集中式电站等光伏发展。 2.加快储能电站开发建设。引导新型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科学布局。推动本地集中式光伏、风电等灵活配储,鼓励在新能源密集、特高压近区等电网关键节点合理布局储能项目,探索储能+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等场景应用。 3.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统筹做好常规电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能源系统的平稳过渡。深化虚拟电厂、微网等创新发展模式,挖掘海量资源调节潜力;加大对全市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的精细摸排,推动上华街道卫生院、人民医院、融媒体中心、兰创集团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降碳改造。 (二)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网加快发展 1.加强电网发展规划管理。按照“政企合力、科学论证”的原则,市资规局将市电网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与其他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生重大调整时,电网设施及廊道应当进行相应同步进行论证、调整。电网企业负责提供规划基础数据,提出规划建议,支持和配合规划工作,并按照审定的电网发展规划制定投资和建设计划。 2.落实电网前期要素保障。全面落实站址廊道保护专项框架协议,预留和保护电网建设项目的站址和廊道,为电网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加快电网建设项目报批手续,加强用地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审核意见复函、项目核准、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等环节衔接,提高电网项目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长。电网项目如需占用或无法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林地、耕地等敏感点的,符合有关规范和要求的,依法履行法定流程后,应予以支持。 3.高效推进电网项目建设。把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抓早抓实。加快全市电网设施补强、推动配套电网建设,促进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灵活接入。其他设施建设与电网建设发生冲突时,应当以依法批准的建设程序文件为依据进行协商解决。 (三)服务重点工程落地实施,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1.提升民生用电保障能力。发挥“企业行动、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合力作用,形成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部分地区低电压、频繁停电等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用电问题,进一步明确新建居民住宅小区“一户一表”、充电设施配建等要求,持续推行“三零”“三省”服务,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政企协同,有效保障民生用电安全。 2.做好大用户的供电保障。电网企业应建立重大用户项目“第一经理”负责制和“一口对外”工作机制,优化流程,及时提供并网接入服务,确保配套供电工程和用户本体工程同步投产。加强新建用户项目接入电网前期工作管理,实现用户接入电网前期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3.优化电力迁改服务措施。涉及电网企业运行管理的电力设施迁改,需征得电网企业同意,按照“谁主张,谁出资”原则,由提出单位承担迁改费用,产权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电网企业建立并完善“一项一策”推进机制,提供电力迁改“一站式”全流程服务。 三、工作机制 (一)工作清单制度 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科学分解年度、季度、月度节点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滚动修订工作清单,实现项目化、动态化管控。 (二)工作联动制度 根据电网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各乡镇(街道)主导电网项目政策处理工作,各部门(单位)结合工作清单,交流汇报已完成工作和后续工作安排,强化协同联动,切实履行职责,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合力加快推动电网建设项目落地;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或重大项目引进等可能引起用电负荷重大变化的信息,需及时告知电网企业。 (三)专项推进制度 针对重点电网建设项目,由发改局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各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联系人,根据工作节点计划目标,整合力量集中攻坚、重点突破,确保电网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四)工作考核制度 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对任务进度滞后、项目推进缓慢的单位(部门)进行约谈督导,对完成较好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表扬。 附表:1.兰溪2024年重点用户项目汇总表 2.兰溪2024年重点迁改项目汇总表 3.兰溪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汇总表 4.兰溪电网建设2024年重点项目汇总表 查看详细>>

来源:国际风力发电网 点击量:1

2 《广东佛山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发布 2024-06-14

国际能源网获悉,6月12日,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发布关于对修订《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的通知。 《通知》明确,居民用气应按规定进行加臭处理,我国常用加臭剂:四氢噻吩添加量一般不低于20mg/m?,末端加臭量一般不低于8mg/m?;使用其他加臭剂的,按该加臭剂的相关标准执行。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健全燃气安全保障体系;明确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并与下属分支机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应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有专职负责人主管燃气安全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储配站、供应站、汽车加气站等应设立安全组织和安全员;从业人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为加强燃气设施管理工作,遏制违章占压城镇燃气设施行为,防范各类工程施工对既有燃气设施的损坏,保障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区域分为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和燃气设施控制范围。 燃气设施保护范围为: (一)低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0.5米范围内的区域; (二)中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1.5米范围内的区域; (三)次高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2米范围内的区域; (四)高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5米范围内的区域。 燃气设施控制范围为: (一)低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0.5米至6米范围内的区域; (二)中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1.5米至6米范围内的区域; (三)次高压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2米至20米范围内的区域; (四)高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5米至50米范围内的区域。 原文如下: 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关于对修订《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的通知 为持续加强我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减少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委〔2023〕3号)、《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及《佛山市燃气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我局牵头对2019年11月1日实施的《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并草拟了《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现征询公众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以电话、信函等形式向我单位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 征询期限:2024年6月12日至2024年7月12日。 联系单位: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 通讯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德民路行政服务中心西座 意见收集电话:22837319。 附件:1.《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说明 2.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征求公众意见稿) 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 2024年6月12日 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 (征求公众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燃气安全生产、安全供应、安全使用,防止和减少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燃气,是指燃气经营者供给燃气用户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相关标准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城镇燃气的规划、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和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及燃气事故预防和处置等安全管理活动。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燃气的槽车(船舶)运输和港口装卸,城区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发电、工业生产原料的燃气使用,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燃气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从事燃气的相关活动。单位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本单位燃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并对本单位燃气的安全负责。 第五条设置区燃气安全管理专班。由区住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市监、交通、交通执法、公安、消防、生态环境、城管、档案等部门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督办全区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工作。 区燃气安全管理专班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负责统筹、协调、督办全区日常城镇燃气安全监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 第六条区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燃气安全生产职责,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属地燃气安全监管责任。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是我区城镇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镇(街道)燃气安全管理进行指导监督;负责会同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燃气发展规划,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负责指导、监督全区城镇燃气经营许可审批工作;负责对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燃气经营企业整治安全隐患;会同有关单位发布燃气管理的相关信息;负责组织制定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燃气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进行指导和监督;指导、监督燃气行业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督促燃气供应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承担入户安检、燃气使用安全技术指导和宣传责任;负责向社会公示合法燃气供应企业名录;负责督促、指导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做好市政燃气管道保护工作;督促燃气经营企业与用气单位签订供用气合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参与燃气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对燃气经营企业及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加强监管执法。存在问题的不能只罚款,要结合城镇燃气经营许可管理,对企业是否符合许可条件进行评估,依法依规处理。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负责明确用地支持政策,城市存量用地、既有建筑调整转化用途时优先满足涉及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需要,保障燃气厂站和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用地需要,确保安全。负责配合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燃气发展规划,并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自然资源部门编制的相关专项规划中衔接燃气发展规划,落实市政燃气管道等燃气设施的规划用地和规划路由;负责对燃气工程进行职责内的规划管理和指导,重点抓好燃气工程选址、规划许可、规划条件核实工作;负责优先保障燃气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依法查处;负责对区内的燃气工程以及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对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未预留燃气设施配套建设用地或者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改变建设用地用途的行为进行查处,及时作出规划技术认定。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对非法掺混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生产企业,将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工业丙烷、醇基燃料、生物质燃油等工业燃料产品违规售卖到餐饮企业等民用领域的生产企业加强监管执法。指导、协调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燃气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根据区人民政府授权,组织燃气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气瓶、燃气具及配件、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生产销售企业加强监管执法,切实将假冒伪劣产品清出市场。及时将执法情况公开、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引导用户自觉选择安全产品;负责对未取得许可的企业从事燃气充装的,要依法责令关停;对城镇燃气充装企业不再符合许可条件或未按许可规定充装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气瓶充装许可证;对城镇燃气充装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从业资格证书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企业及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等依法从重处罚;负责对城镇燃气充装企业在充装时非法掺混二甲醚,违规充装非自有气瓶、超期未检气瓶、不合格气瓶、超出使用年限或翻新等气瓶,未依法开展气瓶检验检测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气瓶充装许可证。查处的气瓶必须移交气瓶检验机构报废处理,严禁不合格气瓶再次流入市场;负责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燃气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检测,检验人员挂证、检验人员无证操作、检验报告弄虚作假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机构资质。负责牵头对企业未取得制造许可或者不具备生产条件仍从事气瓶和压力管道元件生产的,要依法责令关停;已取得制造许可的企业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问题瓶”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制造许可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气瓶立即查封扣押,纳入产品“黑名单”。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在用“气液双相”气瓶要召回并移交检验机构报废处理;牵头对企业生产不符合产品安全标准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调压器、连接软管、灶具等燃气具及配件的行为要严厉查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纳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并对企业及相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对发现的涉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要及时查封扣押,防止流入市场;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坚决依法从快从重打击,构成犯罪的,严厉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强化执法震慑;牵头对企业违规在有形市场或电商平台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强制性认证要求、假冒伪劣的“问题瓶”及“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灶”等燃气具及配件的,要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对相关人员处以罚款、实施联合惩戒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立即下架处理,追踪溯源,实施源头治理。 区经济促进局负责对餐饮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消防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发现的相关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监管和执法部门;负责指导督促餐饮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关键岗位安全责任。督促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餐饮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对燃气运输企业及车辆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负责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一岗双责”机制实施监管,会同有关部门对违反规定的燃气运输车辆及时进行安全处置,对道路运输燃气经营企业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督促交通工程施工各方责任主体落实施工范围内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工程施工对燃气设施的破坏;负责市政燃气管道随在册公路、城市道路敷设及穿越的审批(城市道路指经镇街核实在建成区内的道路);负责燃气公交车、燃气出租车等涉燃气营运车辆的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燃气应急处置所需的交通保障工作。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负责依法查处涉及燃气危险货物运输相关违法行为;负责对运输燃气车辆未配备安全人员等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对擅自挖掘已建有燃气设施的城市道路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佛山市公安局顺德分局负责对在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负责对运输燃气车辆未按照指定时间、线路行驶或违章停车等进行依法查处;负责按照有关治安管理相关规定对盗用、损坏燃气及其设施的行为依法查处;负责对破坏燃气设备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负责对伪造正规燃气经营企业公章、使用虚假合同销售、供气等行为进行依法查处;配合对无证照燃气经营点进行取缔;依法查处拒不接受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等妨碍行政执法的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抗法危及执法人员安全的单位和个人;负责核发燃气行业摩托车及日常燃气设施抢险救灾维护车辆的批准登记及监管。负责牵头对非法经营燃气的“黑窝点”、对非法充装和销售“黑气瓶”等,要坚决依法从快从重打击、严厉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对典型案件要及时曝光,强化执法震慑。 区消防救援大队负责对“九小场所”中餐饮企业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情况,电源火源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隐患,加强执法检查,督促落实整改责任。负责牵头对城镇燃气经营、充装企业不遵守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消防设施设备未按规定配置或不能正常使用等的,要责令改正,依法实施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牵头对餐饮企业未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未按规定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未制定和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违规用气、用火、用电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实施处罚;牵头对餐饮企业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存放气瓶总重量超过100kg但未设置专用气瓶间、在用气瓶和备用气瓶未分开放置的,连接软管长度超过2米、私接“三通”或穿越墙体、门窗、顶棚和地面的,未规范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的,要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牵头对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未规范设置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未保持畅通、在门窗上设置了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等障碍物,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要责令改正,依法实施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负责对燃气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报批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审批并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对燃气生产、储存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并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并落实环保政策,推广天然气使用。 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查处未取得规划许可或未按照规划许可,建设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违法行为;负责查处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无照流动商贩;负责对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从事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的无照经营行为行进依法查处;负责对环卫、绿化、夜市等各类使用燃气场所的用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区教育局负责指导全区教育系统燃气安全;负责指导幼儿园、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燃气使用安全教育和自查自纠工作,建立健全燃气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指导教育系统用气单位与合法供气企业签订安全供用气合同。 区财政局负责协助业务主管部门落实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经费。 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协调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对燃气安全知识公益宣传;负责对A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各类使用燃气场所的用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配合做好全区较大以上燃气生产安全事故的新闻发布工作;协助燃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工作。 佛山顺德海事处负责水路与燃气有关的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监管。 区气象局负责燃气经营、储存建设项目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并进行监督管理。 区档案馆负责接收、保管燃气管道和设施等档案资料工作。 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各类福利院、敬老院、颐养中心、“长老食堂”等各类使用燃气场所的用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分级管理负责督促医疗卫生单位、托育机构等使用燃气场所的用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因机构改革致使有关单位称谓变更的,相关燃气安全生产职责由变更后的单位负责。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所管行业燃气用气安全负责,督促所管行业单位开展燃气用气安全自查自纠工作,督促与正规燃气经营企业签订用气合同。 区各有关单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委托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安全管理、信访投诉、备案、宣传、执法及燃气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属地安全管理责任,负责督促、协调、推进辖区内天然气市政管网铺设工作,负责辖区内天然气推广使用工作。 第七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燃气安全管理的监督机制,完善燃气安全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保障燃气安全管理经费,负责在辖区内规划、落实一至两座Ⅰ类或Ⅱ类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协调解决辖区内燃气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负责燃气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组织工作。鼓励聘请专家或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燃气安全顾问服务。 各镇(街道)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社区(村居)的燃气安全职责和工作任务,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要提高责任意识,树立安全发展的意识,积极配合、协助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经营企业做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燃气行业协会应当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依法制定行业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为行业提供安全培训、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推广应用安全生产的先进技术,建立燃气经营企业交叉互检互纠机制,促进燃气行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协助区燃气管理部门做好燃气行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顺德区域的燃气发展规划,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 第十条燃气设施改动(包括改建、扩建、撤销)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向工程所在镇(街道)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燃气设施改动许可,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建设程序办理报建手续。 在燃气管道覆盖范围内,不得新建小区气化站、瓶组站,具备管道燃气供气条件而尚未安装燃气管道的民用建筑、公共服务单位应当安装燃气管道并使用管道燃气。 第十一条新建加气站、加油站改建为加油加气站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经所在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的燃气设施建设工程,应按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区档案馆的要求,完善档案收集及移交备案工作。 燃气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有关单位进 行竣工验收,并在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报属地镇(街道)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在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向区档案馆报送工程竣工档案(原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燃气工程技术档案。 第三章燃气经营安全 第十四条燃气经营企业必须领取《燃气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燃气经营场所应明示《燃气经营许可证》。 第十五条管道燃气的经营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为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符合供气条件的用户提供气源。 第十六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健全燃气安全保障体系;明确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并与下属分支机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应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有专职负责人主管燃气安全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储配站、供应站、汽车加气站等应设立安全组织和安全员;从业人员应按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第十七条燃气经营企业要做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压实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安全投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培训,按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实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定突发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十八条燃气经营企业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燃气经营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第十九条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燃气管网及设施的安全管理。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因管理不善导致燃气设施、设备等发生事故应追究相关企业主体责任。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加强管道燃气的巡查,对因巡查不到位,发现隐患不及时排除而发生的燃气事故应追究经营企业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第二十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本单位的燃气设施每年进行不少于1次安全评估,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安全评估报告应当每年报区、镇(街道)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道路燃气运输企业必须按规定取得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其燃气运输车辆必须取得《道路运输证》。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按要求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 燃气经营企业不得允许未经许可的燃气运输车辆进出储配站、供应站、加气站等经营场所。 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未经许可、非法从事燃气运输车辆的,应及时通知交通执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燃气经营企业应保证所供燃气的气质和压力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居民用气应按规定进行加臭处理,我国常用加臭剂:四氢噻吩添加量一般不低于20mg/m3,末端加臭量一般不低于8mg/m3;使用其他加臭剂的,按该加臭剂的相关标准执行。 第二十三条燃气经营企业必须使用合格的液化石油气气瓶。液化石油气气瓶应有经营单位的明显标志和合格标识,应粘贴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并实行气阀塑封。 燃气经营企业严禁给非法制造、报废、检验不合格、超期未检、非自有和非托管气瓶充装燃气。 第二十四条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气瓶管理制度,对气瓶充装、配送全过程进行管理,记录充装、储存 气瓶的储配站和供应站名称、负责配送的送气工、送气时间及用户等相关信息。 送气工执行送气任务时,应当统一穿着企业识别服,随身佩戴岗位从业证(牌)、送气配送单。从业证(牌)应包含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名称、本人工号、照片、岗位名称。送气配送单应注明送气对象、送气地址、送气数量、送气人员、收费价格、气瓶编号、塑封套流水号、用户签收等事项。 第二十五条禁止用户自提气瓶。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负责将气瓶送至用户用气场所,并对用气安全条件进行检查。符合用气安全条件的,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安装、接通气瓶供气,更换气瓶后应立即进行泄漏检查,确保用气安全。 第二十六条管道燃气经营企业、瓶装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应当与用户签订供用气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七条对符合条件的单位或居民,燃气经营企业应办理燃气开户手续并建立用户档案。 燃气经营企业应向用户发放安全使用手册,提供安全咨询服务。 燃气经营企业对不符合安全使用燃气条件的场所不得提供气源。燃气经营企业应协助有关单位进行燃气安全使用情况检查工作。 第二十八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燃气用户使用的燃气计量装置、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气瓶以及连接管、调压阀等配件进行入户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检查档案,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二年。入户安全检查不得弄虚作假。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每年为燃气用户免费提供至少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入户安全检查的日期和时间段应当事先告知燃气用户,并在告知的时间内入户安全检查。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因燃气用户的原因不能在告知时间内入户安全检查的,应当告知再次入户安全检查的时间;燃气用户也可以与管道燃气经营企业约定再次入户安全检查时间。 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每年为燃气用户免费提供至少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并在每次送气时免费提供入户安全检查。 入户安全检查人员应当主动出示有关证件,燃气用户可以通过客服电话、信息网络等方式确认其身份。燃气用户应当配合入户安全检查。燃气用户拒绝配合入户安全检查或燃气经营企业超一年时间无法联系燃气用户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报告燃气管理部门,并按照合同约定中止供气。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将入户安全检查结果通过书面或者信息化方式告知燃气用户。对入户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属于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的,由燃气经营企业及时整改;属于燃气用户不遵守安全用气规则导致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提醒燃气用户及时整改。燃气用户不按照要求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告知燃气用户、报告燃气管理部门,并按照合同约定中止供气。燃气安全隐患消除后二十四小时内应当恢复供气。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入户安检工作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对不履行入户安检工作或入户安检工作弄虚作假的从业人员作严肃处罚,对认真履行入户安检工作发现安全隐患的从业人员作奖励。 第二十九条燃气经营企业要做好燃气安全宣传,通过提升用户安全意识,提高用气安全知识,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燃气事故发生。 第三十条建立24小时专家电话值班制度。燃气经营企业应积极配置专业技术安全管理人才,并建立熟悉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专家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专家在值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开顺德区域,一旦发生燃气突发事件或安全生产事故,值班专家应及时赶赴现场,参与应急抢险工作。 第三十一条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燃气经营企业要不断完善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值班室应配备完善应急抢险设备、工具、燃气突发应急事件疏散地图等,提高突发事件处置水平。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抢险救援队伍,认真开展定期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十二条燃气经营企业应购买燃气意外事故保险,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建立社会保障的燃气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燃气经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预防和化解因燃气事故赔偿造成的社会矛盾起着积极作用。 第四章燃气设施保护和器具安全管理 第三十三条划定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区域。 为加强我区燃气设施管理工作,遏制违章占压城镇燃气设施行为,防范各类工程施工对既有燃气设施的损坏,保障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区域分为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和燃气设施控制范围。 燃气设施保护范围为: (一)低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0.5米范围内的区域; (二)中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1.5米范围内的区域; (三)次高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2米范围内的区域; (四)高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5米范围内的区域。 燃气设施控制范围为: (一)低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0.5米至6米范围内的区域; (二)中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1.5米至6米范围内的区域; (三)次高压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2米至20米范围内的区域; (四)高压管道管壁及设施外缘两侧5米至50米范围内的区域。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对涉及城镇燃气设施的相关行为有更严格安全保护范围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城镇燃气设施实施保护。 城镇燃气管道压力分级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划分:低压(P<0.01MPa),中压(0.01MPa≤P≤0.4MPa),次高压(0.4MPa<P≤1.6MPa),高压(1.6MPa<P≤4.0MPa)。 沿河、跨河、穿河、穿堤的燃气管道设施安全保护范围,由管道企业与河道、航道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另行确定。 第三十四条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二)进行爆破、取土等作业或者使用明火; (三)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 (四)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五)其他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 在沿河、跨河、穿河、穿堤的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除在保障燃气管道设施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或者通航而采取的疏浚作业外,不得抛锚、拖锚、掏沙、挖泥或者从事其他危及燃气管道设施安全的作业。 在燃气设施控制范围内,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爆破、实施可以产生电流干扰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活动的,应当提前通知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识别有关风险。 第三十五条在城镇燃气设施的安全保护区域内,从事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活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查询施工地段的燃气设施竣工图,查清地下燃气设施铺设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探测或者开挖;进行现场探测或开挖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建设单位应当会施工单位与燃气经营企业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签订安全监护协议书及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符合燃气设施安全保护技术要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符合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并有妥善的恢复措施; (三)有保障燃气设施安全的应急措施; (四)严格按照燃气设施保护方案进行施工;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与燃气经营企业对保护方案有争议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委托第三方进行安全评估或组织专家论证。施工期间,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保护方案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若施工过程中发现违反保护方案或存在其他危害燃气管道安全的行为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须立即停工,待落实安全保护方案后方可恢复施工。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采取的管道复测、安全保护措施所需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承担。 施工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协助燃气经营单位进行抢修,并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发生燃气设施事故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并立即向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报告。燃气经营企业进行燃气设施抢修时,可以采取紧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者干扰抢修。 第三十六条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范围内燃气设施的安全负责,防止工程施工对燃气设施的破坏。建设工程许可及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施工现场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实施具体的监督。 第三十七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设置燃气设施防腐、绝缘、防雷、降压、隔离等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确保燃气设施的安全运行。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燃气设施事故处理预案,设置并公布24小时燃气应急处置电话。 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不得毁损、覆盖、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因施工等原因造成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破损的,应予恢复或赔偿。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可能危及燃气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的行为,有权予以劝阻、制止。经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立即告知燃气经营企业或者向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安全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向施工单位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燃气管线资料,并在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情况下,组织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探测或者开挖,确定燃气管道的准确位置。地下燃气设施埋设位置不明的,应当采取人工探挖措施。燃气管道的具体位置以现场探测为准。 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范围、工期等事项提前通知燃气经营企业。燃气经营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加强现场巡查,制止可能危害燃气管道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 第四十条监理单位应当委派监理工程师对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的工程开挖活动进行旁站监理,对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施工活动必须立即制止和报告。 第四十一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庭院燃气管道、楼栋共用燃气管道进行监护,发现损坏燃气管道设施的,应当及时制止,并通知燃气经营企业;制止无效的,应当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查处。 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做好服务区域内的燃气安全使用、用气安全宣传、入户安检、维护、应急抢险等工作。 第四十二条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必须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方可从事安装、维修业务。 第五章燃气使用安全 第四十三条燃气用户应当遵守安全用气规则,使用合格的燃气燃烧器具,使用由合法燃气经营企业统一管理的气瓶,按照约定期限支付燃气费用,为燃气经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抄表提供便利。 燃气用户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用气规定,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燃气器具; (二)使用年限已届满的燃气器具、连接管等; (三)擅自更换液化石油气气瓶检验标记; (四)在设有燃气管道设施的房间住人、设置炉火; (五)进行危害室内燃气设施安全的装饰、装修活动; (六)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 (七)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 (八)擅自拆卸或者修理燃气气瓶角阀、燃气调压器、燃气燃烧器具和燃气计量表前阀门,擅自开启或者关闭燃气管道上的公共阀门; (九)向非正规燃气经营企业购买“黑气”; (十)非瓶组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备用气瓶超1瓶存放或瓶组用户超瓶存放; (十一)在同一室内同时使用含燃气在内的两种以上气体燃料或在存放使用工业丙烷、醇基燃料、生物质燃油等的场所使用城镇燃气; (十二)将燃气气瓶存放在封闭的柜体中; (十三)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或在室内使用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强排式燃气热水器; (十四)法律、法规、国家规范等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燃气用户负责计量器具出口后的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维修、安全管理并承担相关费用。 燃气经营企业负责计量器具出口前的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维修、安全管理并承担相关费用。 第四十五条燃气用户应当配合燃气经营企业安全检查工作,并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用户对燃气经营企业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要及时进行整改。 第四十六条燃气用户需要安装、改装、迁移、拆除户内燃气设施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负责实施。 第四十七条非居民燃气用户使用燃气应当履行下列安全管理责任: (一)建立健全安全用气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用气操作规程和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二)定期组织燃气设施的相关操作人员参加安全用气教育培训; (三)指定专人负责燃气设施的日常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中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四)燃气管路的设计、施工,燃气燃烧器具、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和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设计安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安装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五)接受燃气经营企业的业务指导,加强对从事安全管理、燃气设施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安全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培训。机场、工厂、电厂、商贸中心、大中型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大型人员密集用气单位按照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相关规程和用气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自行配备或者委托专业的维护机构对用户红线范围内的燃气设施和用气设备进行安全维护管理。 第四十八条鼓励用户购买燃气事故意外保险。 第六章燃气安全监督管理 第四十九条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对燃气经营活动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应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排除燃气事故隐患。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事故隐患应形成闭环管理。 第五十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燃气安全检查或监督工作;各镇(街道)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每月至少开展1次对辖区内燃气安全检查,并于每季度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区域季度检查情况书面报送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 第五十一条各镇(街道)燃气执法部门应建立燃气执法队伍,开展经常性执法活动。会同属地镇(街道)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监等部门开展行政区域燃气联合执法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燃气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经营“黑气”和危及燃气安全的各类违法行为。各镇(街道)燃气执法部门于每季度结束前5个工作日内将执法情况报送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 燃气经营者无证、超越行政许可范围经营或在不具备安全使用条件的场所储存燃气等各类燃气违法行为,有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燃气执法部门必须坚持以“快速消除安全隐患”为原则进行处理,可将收缴或暂扣涉嫌非法燃气、气瓶就近交由正规燃气经营企业处理。 第五十二条燃气行业协会建立巡查通报机制,对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燃气情况进行巡查,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各镇(街道)燃气执法部门,属地镇(街道)燃气执法部门应进行立案查处。 第五十三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负责制定全区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各镇(街道)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燃气经营企业负责制定企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报区、镇(街道)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备案。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燃气设施安全的义务,对破坏燃气设施以及可能造成燃气事故的行为有权制止和举报。 第五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事故或者事故隐患时,应当立即向负责供气的燃气经营企业或燃气执法部门、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报告,或者直接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燃气经营企业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燃气设施损坏、事故隐患或接到燃气事故报告时,应当立即组织抢修抢险。 第五十六条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对燃气安全有宣传教育的义务,对燃气安全方面的公益性广告应当免费播放或者刊登。 教育部门应当将燃气安全教育纳入学生安全常识教育内容。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办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2019年10月25日颁发的原《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顺府办发[2019]40号)同时废止。 第五十九条本办法由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负责解释。 《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说明 为持续加强我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减少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近年来国家、省、市对城镇燃气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现结合实际,对《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部分内容作补充修订。现就该办法的修订说明如下: 一、《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的背景 2023年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彻底暴露出城镇燃气管理领域工作当中存在“源头管理失职失责”“该全链条监管的却掉链断档”等的严重问题,为此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委〔2023〕3号),方案对市场监管、商务、消防、公安、应急等部门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分工与要求依法作出清晰划定。但我区现行的《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于2019年11月1日已实施,其中的条文内容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划定与近年来各级上级部门颁发的管理文件不相适应。 二、《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法性 因人民人群对城镇燃气安全需求日趋重视,同时上级管理部门也对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故我区现行的《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需通过修订工作以保持与国家、省、市对城镇燃气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一致,从而解决城镇燃气安全管理领长期域存在的分工不清、职责不明问题。另外,我区现行的《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与上位的新修订《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佛山市燃气管理办法》中“入户安全检查”“燃气设施保护范围”等内容存在差异,故《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必需要及时修订统一。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全国范围内城镇燃气管理工作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我区有针对性地修订原《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可以更高效、更安全地妥善处理我区城镇燃气领域的综合问题,通过修订,推动我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高度,更全面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是根据新修订《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佛山市燃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我区城镇燃气管理工作中需要通过规范性文件解决的问题作出了规范,具备合理性同时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内容没有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原则性相抵触。 三、《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本次《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的内容修订依据了包括: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委〔2023〕3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新修订的《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系统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市监特设发〔2023〕70号)等文件,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市场监管、商务、消防、公安、应急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入户安全检查”的管理要求;对“燃气设施保护范围”的划定及管理要求等。 四、《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的预期效果 我区对原《顺德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修订完并实施后,可预期:一是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我区燃气工作中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晰、规划建设不协调、经营及市场不规范、安全管理不到位、普法执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二是规范和促进我区燃气行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强化我区燃气行业执法和安全监管力度、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修订工作的最终能达到推动顺德区内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良好效果。 查看详细>>

来源:国际燃气网 点击量:1

3 国家发改委连发4文!均提到氢能! 2024-06-1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四大节能降碳行动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这四个文件均将氢能作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标志着氢能在我国节能减排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1.《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到2030年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效进一步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明显降低,用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炉富氧技术、氢冶金技术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取得突破,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发展低碳冶炼新模式。加快推进氢基直接还原、富氢熔融还原等非高炉炼铁技术攻关,鼓励利用现有高炉开展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支持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高效热泵、新型储能、氢能、工业余能等一体化开发利用。加强钢铁与电力、建材、化工等行业耦合提效,支持利用钢铁副产煤气生产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推动以高炉矿渣、钢渣替代水泥和混凝土原辅料,加快焦炉煤气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技术应用。 加快技术创新。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政策,支持企业加大对智能化、氢冶炼、绿色化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和装备等研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钢铁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材料应用。 2.《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到2030年底,炼油行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明显提升,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推进生产系统节能增效。优化炼油加工流程,推动常减压、催化裂化、重整、焦化、加氢等炼油核心工艺换热网络集成。开展用氢精细化管理,推进供氢单元优化、加氢装置管理和氢气轻烃回收耦合,提高氢气利用效率和配置水平。 加快用能设备更新和节能技术应用。推广常减压装置减顶抽真空系统节能技术、催化裂化(解)装置低生焦技术、航煤液相加氢技术、微通道技术、高效分离技术,减少加工损失,提高油品收率。 实施清洁低碳能源替代。积极推进炼油工艺流程再造与新能源耦合体系建设,稳步提高绿氢使用比例。 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鼓励规模以上炼油企业建立数字化能源管理中心,应用数据加工、智能机控、数字孪生等专业技术,构建覆盖电力、蒸汽、氢气、燃料气、循环水的数字化能源资源管理平台。 3.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到2030年底,合成氨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明显提升,合成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低碳原料燃料替代。推进合成氨原料低碳替代,禁止使用高硫石油焦生产合成氨,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合成氨企业联营。新建合成氨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支持既有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推动以可再生能源替代煤制氢,提高绿氢利用比例。 4.《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加快技术创新。依托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加强水泥行业节能降碳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加大氢能、电能煅烧水泥熟料和水泥熟料新型循环悬浮煅烧等技术攻关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综合评价,将水泥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装备纳入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查看详细>>

来源:国际氢能网 点击量:1

4 内蒙古:支持新能源大基地布局制氢项目,促进新能源消纳 2024-06-12

国际能源网获悉,6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通知提出,综合考虑风光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电网接入等条件,合理布局绿氢项目。统筹制氢、储运、消纳等环节,实现与工业产业布局的紧密衔接。支持新能源大基地布局制氢项目,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风光制氢项目与绿氢应用项目一体化审批和建设管理。 原文如下: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氢能产业有关政策,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升氢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强氢能产业基础研究。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控制快速响应、大规模低成本绿氢制储运等基础研究。以大青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加强氢能核心技术创新。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加大政府研发投入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填补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空白的研发项目,重点在上游制备、中游储运、下游应用及装备制造等方面探索降低生产成本的新路径。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产业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导向,大力支持制氢企业与氢能装备企业“链链合作”,加快绿氢制储运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三)支持氢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支持氢能产业重大技术装备和材料申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应用示范、绿色技术等专项。以科技创新驱动氢能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支持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以内蒙古为试验场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放大科技“赋能”效应。加速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固态储氢装置、离网制氢等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探索构网型技术、黑启动技术、智能微网技术等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应用,推进并网型制氢向离网型制氢发展。构建创新平台载体,开展绿氢装备技术研发、系统集成、标准制定等。支持氢能装备检测认证平台建设,探索建设氢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充分利用“双招双引”、“科技兴蒙”、“服务高层次人才”等政策,积极对接“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引进高层次氢能创新型人才。推动自治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建设氢能相关专业学科,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加快培育产业紧缺人才。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创新人才,形成人才合力。 二、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壮大 (一)优化氢能产业布局。综合考虑风光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电网接入等条件,合理布局绿氢项目。统筹制氢、储运、消纳等环节,实现与工业产业布局的紧密衔接。支持新能源大基地布局制氢项目,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风光制氢项目与绿氢应用项目一体化审批和建设管理。强化绿氢生产用水保障,鼓励优先利用非常规水源制氢。 (二)优化项目运行机制。积极探索风光发电与制氢负荷高效衔接,优化风机机型匹配、光伏制氢系统设计,为规模化绿氢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完善项目申报、审批、验收等流程和要求,规范项目建设和退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对项目实施企业实施激励和惩戒。支持重点企业加快绿氢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绿氢产业发展壮大。 (三)壮大氢能装备制造。建强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各环节链条,依托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推动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氢能“制储运加”产业集群,开展电解水制氢装备、液氢储运装备、输氢管道、加氢装备和氢燃气轮机等研发应用。推进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产业化,开展各种氢燃料电池汽车车型研发应用。以产业链建设重点地区和头部企业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氢能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一)大力推动氢气高效储运。适度超前布局绿氢基础设施,推进加氢站建设,鼓励加油、加气、充电站配建加氢站。支持30兆帕和50兆帕压缩氢气长管拖车应用,探索70兆帕车载高压储氢瓶应用,支持大容量车载储氢瓶开发与应用。探索以甲醇液氨为储氢载体的应用,推进液氢储运技术应用。开展固态储氢在加氢站、供能、车辆的试验示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承建绿氢“储、运、充装”基础设施建设。 (二)大力推进氢气管道建设。制定输氢管道发展规划,全面打通内部消纳和“蒙氢外送”通道。重点打造内外联通输送干线,构建灵活上下载支线,形成“一干双环四出口”的绿氢管道输送布局。氢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全部纳入自治区规划布局,由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参照输气管网项目进行管理。未纳入自治区规划的管道项目,不得立项。 四、加快推进应用场景试验示范 (一)大力推动绿氢替代,实现能替尽替。深入推进“绿氢+工业”,重点实施绿氢耦合化工、绿氢冶金、绿氢炼化,引领工业脱碳,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氢能供应结构低碳化,支持开展工业副产氢提纯利用,鼓励工业副产氢就近消纳,降低氢能产业发展初期用氢成本,为过渡到绿氢替代提供有效支撑。 (二)大力推动绿氢应用,实现能用尽用。深入推进“绿氢+交通”,重点在矿区、工业园区等运营强度大、行驶线路固定的场景和城市公交车、物流配送车、环卫车等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动完成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创建任务。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模式,引导柴油车辆更换为氢燃料电池车,逐步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模。探索“绿氢+电力”、“绿氢+建筑”,重点在电力和建筑领域开发备用电源、分布式发电、热电联供等绿氢应用场景。 (三)大力推动绿氢转化,实现能转尽转。深入推进“绿氢+转化”,重点发展绿氢制绿色甲醇、绿色合成氨、绿色航煤等,延伸绿氢产业链、绿色价值链,打造绿氢产用大区。加强生物质资源供应服务管理,为延伸绿氢产业链提供安全稳定的资源保障。 (四)大力推动绿氢外输,实现能输尽输。深入推进“绿氢+外输”,重点依托绿氢走廊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绿氢贸易合作,开展“西氢东送”等重点工程,在干线管道建设外输通道联通点,汇集全区氢源输送至区外用氢市场。 五、加强生产要素保障 (一)强化电网保障支撑。并网型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年上网电量不超过项目年总发电量的20%,按年度校核,原则上每年1月份校核上一年度上网电量;配套的新能源场站可以在电力市场中优先出清,并接受相应时段市场价格;自发自用电量暂不征收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 (二)完善绿氢产业标准体系。加强绿氢产业标准化工作,鼓励产学研用各方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重点参与制定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品质检测、氢能管道、加氢站等方面标准,为绿氢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提高绿氢产业标准的应用水平,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标准。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职能职责分工负责,积极主动作为,聚焦氢能产业发展需求,做好本通知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见效。 2024年5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查看详细>>

来源: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点击量:1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