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4年第9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刘晶晶发布时间:2014-6-6点击量:13 来源栏目:先进工业生物科技动态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近发布一份名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生物技术十条经验教训》的案例研究报告。研究表明,尽管小农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但如果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有利环境中,生物技术确实可以成为使农民受益的强有力工具:

1.政府(国家和/或州)的承诺对提高小企业生产效率和小农的生计起决定作用。

2.来自双边和多边捐助者、国际机构的财政支持是对国家工作必不可少的补充。

3.国际和国家合作关系对于取得成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田间产出和影响的方面。

4.国家为科技的人力资本与基础设施提供长期投入是关键。报告包括持续达15至40年的农业案例研究。

5.生物技术孤掌难鸣,需要与其它合适的科学知识及传统知识恰当整合,并引入综合研究和农民田间实践。

6.遗传资源、技术手段和实际知识在国家与洲际间的交流是大多数案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7.案例研究显示,知识产权问题并没有限制研究、生产或者生物技术创新的使用。

8.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并不需要有新的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

9.随着时间的推移,“规则”或许会有所改变,因此需要同时具备远见和灵活性。一些案例研究清楚地表明了,一些涉及小农农业生产系统的开发项目有容易变化并可能发生危险,利益相关者需要意识到这点并防止因诸如植物或动物疾病动态变化或农民、消费者的偏好改变等问题引发的快速变化。

10.生物技术应用的规划、监测和评估尚薄弱亟待加强。大多数研究不提供有关成本或收益(在产品、生产力或经济回报方面)、或生计改变的信息。为了加强对未来项目的规划和管理,这应是国家及其机构更优先考虑的事情。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