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20年第3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蒿巧利发布时间:2021-4-14点击量:10 来源栏目:基于原子的精密测量物理科技动态快报

实现在室温下工作的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过程,在珀尔帖冷却器可及的范围内,有了工作于–23°C的设备的消息,就向前跃进了一步。

太赫兹(THz)波是电磁辐射,位于光学和微波领域之间的频谱部分。由于许多形式的冷凝物,分子化合物,蒸气和气体具有与太赫兹波共振的不同物理特征,因此太赫兹区在光谱学和成像中的许多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因此,使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或成像许多物质。太赫兹光谱学的早期驱动力之一是需要用于天体观测和环境监测的高灵敏度仪器。如今,对THz敏感的人工鼻子也可以使安全和公共安全受益,因为可以通过检测THz频谱特征来识别许多常见的爆炸物和非法药物。此外,在生物学中,DNA的太赫兹光谱法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但是,由于缺少在室温下工作的太赫兹波的半导体源,许多太赫兹系统的成本,复杂性和便携性仍然受到阻碍。令人惊讶的是,太赫兹频率范围仍然避开了半导体技术的广泛发射能力,该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并服务于其他附近的频率区域,即可见光,红外,无线电和微波领域。确实,迄今为止,在太赫兹区域工作的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已被限制在需要低温冷却的低温下。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