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4年第8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刘晶晶发布时间:2014-5-20点击量:4 来源栏目:先进工业生物科技动态

美国能源部(DOE)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BEI)与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鉴定了微生物对离子液抗性的遗传起源,并成功地将该抗性导入大肠杆菌菌株中,以期产生先进的生物燃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离子液抗性的研究是以来源于波多黎各热带雨林的细菌的一对基因被鉴定为基础。之前,JBEI研究人员已获得能消化柳枝稷中纤维素生物质并转化生成生物燃料和化学品的大肠杆菌工程菌。但用来处理柳枝稷使其更易被大肠杆菌消化的离子液对细菌具有一定毒性,在发酵前需要清洗多次以将其去除干净。而彻底清除离子液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并不具有可行性。

2012年,JBEI研究人员从一次探险中带回了EnterobacterlignolyticusSCF1菌株,它能耐受在离子液中产生的高渗透压。JBEI开发了一个新的工程菌模型,通过改变SCF1菌株的细胞膜的渗透性,并将有毒的化学物质泵出细胞,避免细胞受损。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查明了SCF1基因组中负责离子液抗性的基因。该基因模块编码膜转运子及其转录调节因子。

本研究的结果证明了一种可以解决JBEI生物燃料生产中瓶颈问题的方法。同时残余的离子液可以防止在发酵液中其他杂菌的污染,从而使发酵过程在更加经济的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这种方法将离子液的不利影响转变成一种优势。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