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formation Net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mt in the Yangtze Basin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水生所在水声学原位监测水体中微囊藻动态变化的研究取得突破

编译者:lifs发布时间:2020-7-9点击量:221 来源栏目:科研新闻

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研究蓝藻在野外水体中的时空分布是水华早期预警与防控的关键。微囊藻( Microcystis )是湖泊中常见的水华种类,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浮力调节机制导致其在水柱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而追踪微囊藻在水柱中的实时动态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团队与以色列海洋湖沼学研究所 Kinneret 湖实验室合作在国际知名杂志 Water Research 上发表了题为“ Bloom-forming toxic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 qua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with a high-frequency echosounder ”的论文。 该研究从微囊藻的声散射特性入手,在模拟装置中使用 200 kHz 声学设备研究了伪空胞完整与伪空胞坍塌的微囊藻群体之间回声信号的差异。结果表明伪空胞坍塌的微囊藻群体在此探测频率下未能产生明显的回声信号,证明了伪空胞是增强微囊藻声学散射能力的结构。后续的模拟实验和滇池野外原位监测均证实了利用水声学技术监测微囊藻生物量的可行性。 水声学原位监测微囊藻动态变化的摘要图 该研究建立的水声学新方法能够高频实时监测野外微囊藻的时空动态变化,为微囊藻等蓝藻水华的预测预警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以色列海洋湖沼学研究所 Ilia Ostrovsky 和水生所博士研究生吴莎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林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以色列科学基金( NSFC-ISF )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水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0.116091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科学 Bulletin封面论文:树木形成层活动的低温阈值是冷湿环境下高山树线形成的关键生理机制
  2. 2 江桂斌研究组在纳米银环境过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 3 企业应承担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两部门就《关于取消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
  4. 4 GRL: 青藏高原湖泊水量变化与水量平衡
  5. 5 长江中游南部及下游今年洪涝灾害概率较高
  6. 6 吕永龙研究组在区域尺度污染物多介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7. 7 深观察丨“江豚保护升级”:一场被事先张扬的行动计划
  8. 8 冯兆忠研究组在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应对大气臭氧污染方面再次取得重要进展
  9. 9 三江源纪录片《绿色江源》《中华水塔》首发
  10. 10 "耕地成污泥堆",谁在乱作为?
  1. 1 中国环境报:加强老旧小区气候适应性改造
  2. 2 青藏科考显示:三江源典型湖泊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
  3. 3 重庆形成司法体系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4. 4 鄂湘赣三省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
  5. 5 长江“禁钓”多人被罚!休闲钓鱼该何去何从?农业农村部表态了
  6. 6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座谈会
  7. 7 “一市一策”精准破解长江水环境难题
  8.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
  9. 9 鄂湘赣: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共同体
  10. 10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联盟成立 鄂湘赣三省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