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昆动所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有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编译者:陈方发布时间:2021-3-8点击量:118 来源栏目:中科院成果

昆动所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有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方式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青藏高原东北部动物遗存以野生动物为主,但由于这一地区发现的动物遗骸往往非常碎片化,很难从形态学上鉴定准确的物种归属及其种群历史动态和生态适应模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对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山那树扎遗址的骨骼标本开展了古DNA研究,获得了10个大型牛科动物和2个犀牛科动物骨骼标本的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表明,山那树扎遗址的牛科动物遗骸均属于印度野牛而犀牛遗骸属于苏门答腊犀牛。群体动态变化历史分析显示,该古代印度野牛群体规模在约2万年前开始下降,与末次冰盛期的年代相符,并在约5千年前发生急剧下降并延续了较长的时间,与青海湖记录的5000-3600年前大幅度气候震荡的时间相吻合。物种间的基因流分析显示,此古代印度野牛群体与牦牛和西藏黄牛并不存在基因交流。该研究首次表明,现今只分布在热带地区的野生大型哺乳动物约在5千多年前曾生活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本研究系青藏高原地区首次大型动物古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工作,是遗传学(古DNA)、考古学、古气候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的范例,对认识中晚全新世野生动物地理格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0月19日发表于PNAS。

陈方 摘编自http://www.kiz.cas.cn/xwzx/kydt/202010/t20201020_5719100.html

原文标题:宿兵课题组古DNA研究发现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原文题目

昆动所在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有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