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欧洲南方天文台观测显示岩石系外行星的质量只有金星的一半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发布时间:2021-9-3点击量:34 来源栏目:前沿动态

一组天文学家使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ESO 的 VLT)为附近恒星 L 98-59 周围的行星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些行星类似于内太阳系中的行星。在这些发现中,有一颗质量只有金星一半的行星——有史以来使用径向速度技术测量过的最轻的系外行星——一个海洋世界,以及一颗可能位于宜居带的行星。

西班牙马德里天体生物学中心的天文学家玛丽亚·罗莎·萨帕特罗·奥索里奥 (María Rosa Zapatero Osorio) 说:“宜居带中的行星可能有一种可以保护和支持生命的大气层,她也是今天发表在《天文学与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天体物理学。

这些结果是在太阳系外地球大小行星上寻找生命的重要一步。在系外行星上检测生物特征取决于研究其大气层的能力,但目前的望远镜还不够大,无法达到对小型岩石行星执行此操作所需的分辨率。新研究的行星系统,以其恒星命名为 L 98-59,是未来对系外行星大气进行观测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它绕着一颗距离恒星只有 35 光年的恒星运行,现在已经发现它拥有像地球或金星这样的岩石行星,这些行星离恒星足够近,可以保持温暖。

在 ESO 的 VLT 的贡献下,该团队能够推断出其中三颗行星的内部或大气中可能含有水。L 98-59 系统中最靠近恒星的两颗行星可能是干的,但可能有少量的水,而第三颗行星质量的多达 30% 可能是水,使其成为海洋世界。

此外,该团队还发现了以前在这个行星系统中没有发现过的“隐藏”系外行星。他们发现了第四颗行星,并怀疑在距恒星适当距离的区域内还有第五颗行星,以便其表面存在液态水。“我们有迹象表明,在这个系统的宜居带中存在一颗类地行星,”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埃斯帕科天文馆的研究员、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奥利维尔·德曼金 (Olivier Demangeon) 解释说。

这项研究代表了一项技术突破,因为天文学家能够使用径向速度方法确定系统中最里面的行星质量只有金星的一半。这使它成为有史以来使用这种技术测量过的最轻的系外行星,该技术计算了由其轨道行星的微小引力牵引引起的恒星摆动。

该团队使用 ESO 的 VLT 上的用于岩石系外行星的阶梯光谱仪和稳定光谱观测 (ESPRESSO) 仪器来研究 L 98-59。Zapatero Osorio 说:“如果没有 ESPRESSO 提供的精度和稳定性,就不可能进行这种测量。” “这是我们测量太阳系以外最小行星质量的能力向前迈出的一步。”

天文学家于 2019 年首次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测量卫星 (TESS) 发现了 L 98-59 的三颗行星。这颗卫星依赖于一种称为凌日法的技术——其中一颗行星从它前面经过而引起的来自恒星的光的下降被用来推断行星的特性——来寻找行星并测量它们的大小。然而,只有增加了使用 ESPRESSO 及其前身 ESO La Silla 3.6 米望远镜的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器 (HARPS) 进行的径向速度测量,Demangeon 和他的团队才能够找到额外的行星并测量前三个的质量和半径。“如果我们想知道一颗行星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需要的最小值是它的质量和半径,” Demangeon 解释说。

该团队希望利用即将推出的 NASA/ESA/C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继续研究该系统,而欧洲南方天文台正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建造并于 2027 年开始观测的超大望远镜 ( ELT ) 将也是研究这些行星的理想选择。“ELT 上的 HIRES 仪器可能有能力研究 L 98-59 系统中一些行星的大气层,从而从地面补充 JWST,” Zapatero Osorio 说。

“这个系统会宣布即将发生的事情,” Demangeon 补充道。“作为一个社会,自天文学诞生以来,我们一直在追逐类地行星,现在我们终于越来越接近在其恒星的宜居带中发现类地行星,我们可以研究其大气。”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2. 2 云南天文台伽玛暴偏振研究获进展
  3. 3 引力波数据再次高精度验证弱等效原理——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在引力理论检验领域取得新进展
  4. 4 新闻|2020年Excellence in Detector Characterization and Calibration奖项公布
  5. 5 BASS/DESI巡天科学研讨会在国家天文台召开
  6. 6 双致密星并合引力波事件中的伽马射线暴
  7. 7 LIGO/Virgo O3前半观测最新结果网络研讨会
  8. 8 四所高校天琴联盟团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天琴计划区域协作和协同创新
  9. 9 新闻|LIGO和Virgo在更新的目录中宣布了新的探测结果
  10. 10 我国成功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怀柔一号)空间科学卫星
  1. 1 科学家在双星系统中发现了 34 颗褐矮星
  2. 2 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经理部召开重力基准校验评估体系六个装置性能验收方案评审会
  3.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团队在仙女座星系(M31)结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4. 4 Guido Müller 教授加入汉诺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担任主任。他将建立该研究所的第三个部门“精密干涉测量与基本相互作用”,重点研究 LISA 和未来太空任务的精密干涉测量,以及超出标准模型的基本相互作用。
  5. 5 太阳活动增加给小型卫星带来了新的挑战
  6. 6 欧空局 - 盖亚揭示了太阳的过去和未来
  7. 7 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经理部召开卫星重力测量物理仿真体系五个装置性能验收方案评审会-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
  8. 8 以新的视角看待爆炸性恒星合并的后果
  9. 9 NASA太空部队解决 SLS 飞行终止系统问题
  10. 10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