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Life and Health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采集报告详情

《医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0年展望》报告

编译者:江洪波发布时间:2020-5-4点击量:173 来源栏目:采集报告

4月9日,普华永道发布了《医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0年展望》,2019年中国医药和生命科学的并购金额为250亿美元,数量为588起,占全球并购总额的6%(2018年占10%)。

报告概要

2019 年也是中国并购市场较为活跃的一年,安进27亿美元入股百济神州成就了中国医药和生命科学板块史上最大的并购案。虽然不及海外超大型药企的巨大并购规模,国内并购交易长期总体保持积极活跃的态势,2015年之后年度交易总额维持在200亿美元以上,年度交易数量400起以上。2019年中国医药和生命科学的并购金额为250亿美元,数量为588起,占全球并购总额的6%(2018年占10%)。

医药领域,随着带量采购全国扩围、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鼓励创新等政策推进,以及资本市场上市新规的助推,并购交易数量维持在400多起的高位,交易金额达到221亿美元,为近四年最高。未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并购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反观医疗器械领域,受海外并购停滞的影响,交易额大幅跳水至27亿美元,为近六年最低。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是医疗器械板块集体冲刺资本市场的大年,12家公司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新晋上市公司是否会引领未来行业并购触底反弹,我们将拭目以待。

我们的主要观察与分析

中国医疗改革促进控费整合和创新

2019年国内继续深化医疗改革, 围绕控费整合和鼓励创新两个方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控费整合方面,进一步推进仿制药治疗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全国扩围及从药品扩大到高值耗材、更新国家医保目录、推动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试点DRG等。鼓励创新方面,修订《药品管理法》明确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MAH)、扩大医疗器械MAH试点工作、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等。

跨国药企加快在华新药上市

中国市场是跨国药企的主要发展动力,在国内加快新药审批以及医保控费的两大政策下,跨国企业加大对新药的投入,剥离非核心业务。

资本助力行业发展

IPO: 科创板和港交所的医疗板块是2019年IPO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在内,2019年中国医药和器械IPO募集资金总额达到68亿美元(医药45亿美元、器械23亿美元)。

私募基金:2019年为数众多的私募基金参与了国内优质生物制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的融资和港股IPO基石认购,且私募股权基金在国内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规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00亿美元(医药87亿美元、医疗器械13亿美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依旧活跃,交易金额为四年来新高,但海外并购遭遇断崖式下降

自2016年起,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交易累计数量近1500起,累计金额达800亿美元。2019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依旧活跃,与2018年相比交易数量持平,交易金额增长12%达到221亿美元,为2016年以来最高。增长主要来自于境外投资者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几笔重磅交易,海外并购遭遇84%的断崖式下降。

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并购遇冷,交易金额为六年来新低

自2016年起,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累计并购数量700起,累计并购金额超过230亿美元,并在2018年达到历史高点。2019年中国医疗器械并购遇冷,国内战略交易和海外并购双降,总体交易金额比2018年下跌65%至27亿美元,为近六年最低。

新冠疫情从长期看有助人类重视病毒认知与疾病防控,将促未来新药研发、基础诊疗设施建设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发展

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将医疗健康这一民生行业再一次带入大众视野。短期内疫苗、抗病毒药品、医用防护、IVD、传染病研究、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等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并影响中长期的行业并购整合。长期看,此次疫情暴露人类对病毒认知和疾病防控还存在巨大空白,研发响应能力和基层医疗接待能力不足,未来新药研发、基础诊疗设施建设、高端医疗器械将是持续投入的领域。

原文题目

《医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0年展望》报告

点击下载:

《医药和生命科学行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0年展望》报告 (请登录后点击下载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