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近日,中国中煤所属中煤建设集团建成国内首条高寒地区长距离大运量、空间转弯双向运输、多点驱动的带式输煤系统。

    该输煤系统全长13.6公里,地处内蒙古锡林浩特,春季多风、夏季少雨、冬季严寒,年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且沿线跨越和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电力线路11条,施工条件极其复杂。该输煤系统中M705带式输送机是一条双向曲线带式输送机。建设期间,为了避开村庄,该公司通过采用水平转弯、空间转弯技术3次,设置半径3公里、4公里、5公里的三处曲线段跨越多种地形,这在国内属于首例。

    为保障项目按期贯通,项目团队采用特殊的“n”形防护罩、灰加湿搅拌装置、EDEM曲线落料溜槽降低粉尘和噪音污染,保护高寒地区脆弱生态;为减少托辊径向跳动引起输送带跳动而产生粉尘,针对现场环境条件,通过防冻粘实验,选用了特殊材质非金属低噪音托辊,以减小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经过全力奋战,该输煤系统空载、重载、煤灰重载一次性试车成功,输煤设备运转平稳,控制系统及各项保护工作正常,沿线无粉尘外逸,达到了高效节能、高度智能、绿色环保的多重效果,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机构: 国际煤炭网 | 点击量:0
  • 摘要:

    今年以来,陕西延长气田采气五厂以全年生产任务为目标,在生产组织、安全管理方面发力,奋力冲刺“双过半”。截至5月24日,2024年累计生产天然气4.46亿方,完成年计划的38.09%。

    生产组织方面,该厂一方面根据年度目标任务,按照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将生产任务分解到站、到组、到井,分解各采气单位增调弥补产量到月,到周。加强调度值守,紧盯生产定额,实时监控瞬时流量、压力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解决问题,确保生产高效运行,加大设备维护保养力度,定期组织校验,降低故障发生率。另一方面紧盯产建进度,紧跟建井作业进度发放钻井和试气物资,积极协调沟通物资,提前编报物资计划,合理安排需求节点,动态掌握物资库存和到货情况,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按时到货。同时,盯紧子长西项目剩余接入井试气投产进度,加快子长东二期项目接入井建井作业进度。

    安全管理方面,该厂一方面组织建井作业、项目建设、气井措施等570人次外包作业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组织开展专项演练4次,现场应急处置12次,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另一方面以安全督查检查为抓手,聚焦项目建设、采气作业、建井作业过程重点环节,持续开展安全督查检查,共计督查检查作业现场115个,查摆整改各类问题524项。通过全面自查与领导干部包联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排查所辖范围内的天然气站场、项目建设、建井作业、助采作业及油气技术服务作业现场,包联责任人深入检查作业现场82个,发现整改各类问题350项。同时,提前制定完善了防汛应急工作预案,结合实际提前开展防汛演练,准备砂石料、桩木、水泵、发电机等防汛物资设备,确保安全度汛。

    来源机构: 国际燃气网 | 点击量:0
  • 摘要:

    国际能源网获悉,5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其中指出,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鼓励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灾害严重煤矿以及海拔高于2400米或采深大于600米的生产煤矿,要根据地质条件与灾害特点一矿一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加快推进重点危险环节智能化改造,全面增强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煤矿,复产前要制定智能化建设方案,明确完成时限,按要求限期建成。

    原文如下:

    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国能发煤炭〔2024〕3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能源局,有关产煤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智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印发以来,各产煤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配套支持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应用,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纵深推进新阶段。但仍面临着建设进展不平衡、运行水平有待提升、核心技术装备支撑不足、人才保障亟需加强等问题。各产煤省区和煤矿企业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推动煤矿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推进建设煤矿智能化发展。新建煤矿原则上按照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采掘(剥)机运通选等主要生产环节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智能化专项设计,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等应符合智能化标准规范,在联合试运转和竣工验收时要对智能化生产系统进行评估、验收,保证系统运转正常。在建煤矿特别是大型在建煤矿要结合建设进度优化设计,及时增补智能化建设方案,具备条件的力争在竣工投产前完成智能化建设。

    三、加快推进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生产煤矿在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进生产、经营、管理环节智能化改造,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改造。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鼓励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灾害严重煤矿以及海拔高于2400米或采深大于600米的生产煤矿,要根据地质条件与灾害特点一矿一策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加快推进重点危险环节智能化改造,全面增强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煤矿,复产前要制定智能化建设方案,明确完成时限,按要求限期建成。

    四、创新智能化建设模式。加快推广《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汇编(2023年)》推荐的成熟方案,因地制宜探索应用适合本地区、本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模式。鼓励煤矿企业持续优化完善主要生产系统智能化建设技术方案,强化多系统联动耦合,努力实现单个系统智能化向煤矿整体智能化升级。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生产集中优势,开展群矿联合升级建设,推动形成矿区整体规划、梯次推进的建设模式,加快智能化煤矿高水平集群化发展。深入挖掘智能化系统运行中的节能降碳潜力,推广应用智能充填开采、边采边复等绿色开采技术,推动矿区智能绿色协同发展。

    五、持续推进智能化系统优化升级。顺应新一代数智技术快速发展趋势,发挥《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指导作用,持续提升成套装备智能控制水平和生产系统自主运行能力。井工煤矿评价结果达到Ⅰ类建设条件的鼓励按照中级及以上标准开展建设,达到Ⅱ、Ⅲ类建设条件的鼓励按照初级及以上标准开展建设,重点推进开采系统智能决策自主运行、掘进系统工艺设备高效协同,采掘工作面实现超视距远程控制与现场少人无人,推广应用辅助运输智能调度、固定场所无人值守、通风系统全面感知与实时解算、危险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露天煤矿重点推进自主采装、矿用卡车无人驾驶、装运卸机器人化协同作业,提升多工序智能协同水平。选煤厂重点推进高精度煤质在线检测、智能分选控制,实现全流程智能监测、决策与控制。

    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支撑。持续推进高精度矿用传感器、控制器、工业基础软件等研发应用,推动终端装备加载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强化数据融合共享。加强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实现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等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统一管理。推广AI视频智能监控、井下高精度定位、露天矿边坡监测预警等系统,强化关键区域、重点岗位的实时监控。

    七、提升系统常态化运行实效。鼓励引导煤矿企业会同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联合组建技术创新团队,研发便捷可靠的智能运维设备,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已建系统的功能潜力,提升场景化应用和现场适应性,推动采煤自动截割与跟机移架、掘进远控截割、露天煤矿卡车无人驾驶编组化运行、选煤厂自动加介与装车等重点生产环节智能系统的精细化、常态化稳定可靠运行。鼓励煤矿企业设立智能化专业运维机构,制定常态化运行管理制度,强化常态化运行成效评价,持续提升运维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智能系统建设运行的调度分析和监督检查,对于建而不用、用而不实的,将视情降低或取消智能化评定等级。

    八、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发挥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要素集聚优势,围绕制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引导煤矿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突破高精度地质探测、煤岩识别、工作面设备群协同控制、(半)连续开采智能成套装备、智能单兵装备、辅助作业机器人等技术难题。加大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将煤矿智能化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列为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范围,推动提升国产化、成套化水平。

    九、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进落实《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能发科技〔2024〕18号),指导有关方面加快制修订智能化设计与建设规范、接口协议与信息交互、新型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质量评价等急需标准,建立健全煤矿智能化基础通用、生产系统、技术装备、信息基础、运维保障与管理等标准体系。加大煤矿智能化标准制修订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煤炭装备全国标准化、煤矿智能化行业标准化等技术组织,在国家标准和能源、煤炭行业标准立项和经费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

    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建煤矿采掘系统按智能化设计、生产煤矿实现采掘智能化的,按照煤炭先进产能标准管理,在产能置换、核准核增、产能储备、复工复产等方面享受差别化政策。国家在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碳减排支持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专项中予以重点支持,智能化建设工作进展及成效作为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要参考。各产煤省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研究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加强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强化智能化煤矿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为智能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十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智能化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方式,鼓励煤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装备制造企业共建智能化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培育煤矿智能化复合型人才,提高一线职工智能化操作水平。推动智能化煤矿劳动力转型,完善煤炭行业职业分类,制定智能巡检、运维、集控、监测、通讯、网络、数据工程师等岗位配置及专业技能等级标准,鼓励煤矿企业设立智能装备工程师、运维技师等专业岗位,优化薪酬分配制度,畅通智能化人才发展通道。

    十二、强化任务实施和指导协调。各产煤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智能化建设牵头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煤矿智能化整体谋划和协同推进,根据本通知精神研究制定落实意见,科学合理确定建设目标,指导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明确智能化建设任务和完成时限,引导其他具备条件的煤矿全面推进智能化建设,建立项目实施清单台账,落实意见及项目清单于2024年7月底前报送国家能源局。有关中央企业按以上要求做好本通知落实工作。各产煤省区要建立健全监测调度和定期会商机制,按照我局煤矿智能化建设定期调度工作的通知要求,按时报送建设进展和运行成效。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发挥煤矿智能化发展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指导协调,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国家能源局

    2024年5月21日

    来源机构: 国际煤炭网 | 点击量:0
  • 摘要: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记者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一方面,发电利用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4414万千瓦,较2013年增长4倍以上;另一方面,生物质能非电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清洁供暖和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已初具规模。

    不过,多位专家指出,作为推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目前生物质能资源潜力待挖,应进一步提高其战略地位,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多方参与共同持续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潜力巨大

    当前,生态环保和绿色能源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主线,生物质能的零碳属性,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质能已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电气化难以脱碳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指出:“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备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有利条件,对城乡各类有机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将对我国环境、能源和粮食安全发挥巨大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推进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是我国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此前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显示,我国主要生物质资源年产生量约为34.94亿吨,生物质资源作为能源利用的开发潜力为4.6亿吨标准煤。截至2020年,我国秸秆可收集资源量6.94亿吨,畜禽粪便总量达到18.68亿吨,林业剩余物3.5亿吨,生活垃圾3.1亿吨。但这些资源实际转化为能源的不足0.6亿吨标准煤,还有巨大潜力待挖。

    “生物质能不仅来源广泛,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而且具有多种利用形态,如固体成型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等。这些特性使得生物质能在未来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中,成为一种稳定、连续、易操作的基荷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

    诸多制约

    据介绍,生物质发电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最主要方式。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4414万千瓦,约占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的29.43%。生物质发电之外,生物质能利用也正朝着非电利用的方向发展。截至2023年,我国生物天然气产量约5亿立方米,占全球生物天然气产量5.6%;生物燃料乙醇产量340万吨,约占全球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的3.82%;生物柴油产量220万吨,约占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的3.93%。此外,生物质制可再生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相关项目也处在规划建设中。

    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多位专家指出,相较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能发展较慢,产业规模仍较小。

    “现在生物质的多元化开发利用技术不少,而且很多技术非常先进。但是由于对属性认识不清,导致了对原料价格的无法控制,使得我们的生物质资源利用率比较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指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认为,生物质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资源分散且分布不均匀。与传统的煤矿、气田这种易于集中开发的资源相比,生物质能能源密度较低,要把它开发利用起来,就面临收、储、运等问题,其中涉及到很多非技术因素,容易造成成本增加和管理上的困难。

    “生物质能产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在电价补贴政策退坡后,如何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关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指出,“目前,生物质能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绿色价值往往被市场忽视,这需要行业内外的进一步认识和重视。此外,产业规模较小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社会资本投入有限,产业体系和政策支持尚不健全,这些都是制约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双轮驱动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未来的生物质能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绿色价值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生物质能产业的战略地位,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快生物质能的多元化技术开发,如生物质天然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可再生甲醇等,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性。同时,加强产业链建设和协同发展,健全行业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物质能技术的转化率和降低成本。

    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政策咨询项目官员冯金磊看来:“第一,政策驱动和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长远的目标;第二,在工业利用、航空领域比较超前的生物质能利用方面,技术是主要的障碍,通过技术的突破来降低成本还需要走一段路;第三,投资方面需要政策的引导以确保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为持续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健康、高效发展,我们应进一步明确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政策导向,多措并举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性,扎实推动生物质能利用创新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副理事长郭智表示,“一方面要着重发展灵活可控的生物质能技术,提高其在电力市场和辅助服务中的参与度,满足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需求;另一方面要持续拓展生物质能非电利用规模,深入研究和稳妥推进生物天然气、生物液体燃料等领域的试点项目,创新投融资和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来源机构: 国际新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近日,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塞尔维亚在建装机容量最大光伏项目——萨拉奥尔奇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该光伏电站项目距离塞尔维亚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市约80公里,是目前塞尔维亚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资企业在塞尔维亚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采用中国品牌的组件、逆变器、箱变等主要设备,对促进中国设备的出口以及在当地光伏市场的应用与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动意义。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全属地化用工,为周围社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高峰期日均近200余名当地居民参与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后,每年将提供约1600万度电绿色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万吨,生产的能源足以供应约2500户家庭使用,将进一步帮助塞尔维亚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塞尔维亚,中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深度参与了多个重要电力项目建设,与各相关方、社区、民众的合作交流中拉近了彼此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建立了深厚友谊,为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电建智慧”。


    来源机构: 国际新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5月27日,国网浙江电力成功研发的数字孪生中心在杭州正式投入应用。该中心充分利用海量电力数据资源,有效支撑数字孪生应用场景的自主构建工作,实现了电网运行全链条的智能可视化呈现,有力提升了电网运行保供能力,为推动浙江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三维建模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产物,在描述、诊断、预测、决策物理空间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提升现场管理水平的重要数字新技术。在当前传统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消纳大体量、大波动的新能源,降低电网安全稳定风险,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课题。而数字孪生技术的引入,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国网浙江电力数字孪生中心通过深度集成场景构建、数据连接、云端渲染等共性服务,成功沉淀出公共三维模型、机理模型及场景模版等资源,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全面数字化描述。该中心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同步反映电网运行状态,通过模拟不同电力设备运行方案,生成最优保供电策略,有效减少新能源电源接入带来的波动性等问题。

    浙江省王红凯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国网浙江信通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红凯表示,数字孪生中心通过深入模型共享、数据连接、场景组装等方式,实现了跨场景协同和应用场景敏捷开发,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机构: 国际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由瑞典于默奥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发现,沿海生态系统在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方面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250篇科研文献,发现除了已受关注的海草床和红树林外,潮间带、峡湾、潟湖等也是重要的碳库。研究指出,虽然沿海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经常遭受过度开发,这可能削弱其固碳能力。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信息网 | 点击量:0
  • 摘要:

    近日,山东青岛造船厂建造的“深蓝2号”大型智能深海养殖网箱实现陆地完工。据介绍,该网箱总高度71.5米,直径70米,全潜状态设计养殖水体达9万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应用海域最远、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功能性能最先进的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该养殖网箱通过搭载自动投喂系统、水文水质气象测量系统、水下成像系统、水下补光系统及生物量监测系统等智慧化养殖设备,可实现陆海联动,搭建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深远海无人养殖功能。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点击量:0
  • 摘要:

    5月24日,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二十六号”在海南省正式列装,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使用,将有力补充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装备力量,为海洋与海岛(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据介绍,“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于2020年10月启动立项,2024年4月完成综合试航,是我国首艘定位于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型多功能科学调查船,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该船排水量1713吨,船身总长63.5米,配员34人,自持力35天,续航力3500海里;采用双机全回转舵桨推进,配有艏侧推装置、DP1动力定位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适航性;配备海洋工程钻探系统、静力触探系统、多套地球物理调查系统及海洋作业支撑系统等32套先进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可用于海洋工程勘察、海洋能源与矿产调查、海岛(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多门类调查研究。
      下一步,“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将锚定南海,开展以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为主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查清海岛(礁)位置、面积、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为构建自然资源日常管理所需的“一张底板、一套数据、一个平台”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探索加强海域海岛(礁)管理和开发,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来源机构: 中国自然资源报 | 点击量:0
  • 摘要:

    海岸带环境监测中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这些技术也会面临海岸带特殊环境样品中的光学背景干扰影响(如色素等)。为了降低环境样品中背景光学干扰的问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张志阳/陈令新团队提出了基于拉曼静默区分子指纹峰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传感新方法,用于色素等溶解性有机质(DOM)环境中的亚硝酸盐检测,并取得显著进展。

    自然水体中腐殖质的光降解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而且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存在会促进微生物对亚硝酸盐积累作用。研究团队以亚硝酸盐的检测为模型对象,提出了用于DOM环境下的亚硝酸根离子检测的SERS静默区传感方法。通过系统研究典型天然色素,人工色素,环境有机质,溶解性有机质标准品等潜在干扰物质影响,证明了提出的SERS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成功应用于含色素样品和高浓度天然有机质的环境样品。除此之外,还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当地河流(烟台市逛荡河)的亚硝酸盐调查,证明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潜力。

    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的知名环境领域期刊《ACS ES&T Engineering》上。论文发表后,被该杂志主编推荐到ACS Publications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报道。这个研究成果对复杂环境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望为海岸带特殊场景下污染物的高灵敏、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6162,21976099,21976105,21804010,22376216)、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COMQ2020Q11)、泰山学者青年专家(ts20190962 and ts202103134)等多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

    Liu M,Zhang Z,Wu Y,et al. Reducing Interferences from Organic Matter during Optical Environmental Detection using SERS-silent Region Nanosensor:A Case of Nitrite Detection[J]. ACS ES&T Engineering,2024,XXXX,XXX,XXX-XXX

    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engg.4c00037

    来源机构: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