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西藏自治区萨迦县,“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正在进入风电叶片运输和安装的高峰时期。一枚枚长90.5米、重23.6吨的东方电气风电叶片,连日来持续装车运往项目海拔最高处5193米的安装现场。

    “项目风电场平均海拔约4600米,共选用40台由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0兆瓦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项目经理蔡文韬说,该机组满功率发电时,转动一小时可满足4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高海拔风能资源,具有发展风力发电的先天优势。近年来多家央企致力于开拓西藏风电市场,推动了西藏新能源从设计到建设再到并网发电的“高原速度”。

    从萨迦县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约560公里,海拔5050米的山南市措美哲古风电场已建成投用。作为西藏首个并网的风电项目,措美哲古风电项目截至今年5月底已发电超2.35亿千瓦时,可满足周边十几万家庭一年用电量,有效缓解了西藏的电力缺口。

    风电上高原,并不是把机组搬上高原就行,面对海拔、气候等全新挑战,需要大量创新研究,甚至连风电叶片,都必须定制特殊宽度。

    东方电气风电研究设计院副主任工程师杨奎滨说,这是因为机组在高海拔环境也有“高原反应”:空气密度过低会引起机组失速,效率下降;低气压会引起电气绝缘性能降低;高紫外线会导致一些部件加速老化;高湍流、风速风向变化大导致评估难……进入到超高原风电技术的“无人区”,处处都是拦路虎,需要从设计上、技术上去解决。

    研制人员先仿真计算,再模拟实验,最后持续数周实地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经过反复推演和实践,以叶片加宽、电机选型等解决了失速难题,以特殊涂层等解决老化问题……目前我国不但掌握了超高原风电的自主全套技术,还有了国内主要风资源开发的大数据平台,让风电开发进入智能时代。

    “祖祖辈辈常年经历寒风刺骨,没想到如今能通过风力发电保障人们每天的生产生活需要,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红利。”三峡集团西藏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职工格桑旺拉仰望风机,意气风发。

    得益于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工程建造水平的提升,近年来,西藏能源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记者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西藏水电、光伏发电、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突破500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90%。

    来源机构: 国际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7月23日,中国海油宣布在南海北部湾盆地探获千方井。 据了解,乌石16-5构造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乌石凹陷,平均水深约25米。评价井WS16-5-4完钻深度4185米,钻遇油层厚度超65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油当量超1000立方米,获得乌石凹陷首口测试千方井突破,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目前乌石油田群探明原油地质储量已超1亿立方米。 中国海油总地质师徐长贵表示,中国海油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有力推动乌石油田周边滚动勘探。首口测试千方井展示了北部湾乌石凹陷成熟区滚动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对中国海上油区的滚动扩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煤电是中国能源电力供应系统的主体支撑,如何推进煤电机组清洁低碳化发展,是业内关注的热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画出了“路线图”。

     “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中,综合考虑新能源电力的不稳定性和新型储能技术的较高成本,煤电在电力安全保障中仍发挥着‘压舱石’作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姜士宏说。

     2023年,煤电以不足40%的装机占比,承担了全国70%的顶峰保供任务,有力保障了全国民生用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也要认识到,我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比重的40%,实施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推动降低煤电碳排放水平,是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姜士宏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中国积极实施煤电节能改造,“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前三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分别下降37.0克/千瓦时、17.6克/千瓦时、9.9克/千瓦时和1.6克/千瓦时,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逐步降低。“但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煤电调峰的深度和频度持续增加,煤电运行条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亟须通过源端减碳、末端固碳等技术方式进一步推动煤电低碳转型。”张琳说。 

    《行动方案》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现状、技术研发水平,科学设置分阶段降碳目标:到2025年和2027年,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度电碳排放分别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和50%左右,在实践中拓宽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降低建造和运行成本,为规模化推进煤电低碳转型积累经验。 

    姜士宏说:“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现役煤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已普遍达到气电排放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相当于提高了我国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针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有关要求,《行动方案》提出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3种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方式。 

    生物质掺烧方面,综合考虑生物质资源供应、收集半径、锅炉适应性等因素,提出以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为重点,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并将掺烧比例定在10%以上。

     绿氨掺烧方面,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绿氢,再合成绿氨后入炉掺烧的流程相对较长、环节相对较多,为保障项目稳定运行,《行动方案》提出所在地应具备可靠的绿氨来源,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满足绿氨制备需要。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方面,鼓励采用化学法、吸附法、膜法等多种捕集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质利用和化学利用,重点在于进行多技术路线比选,探索差异化的低碳改造和建设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认为,在煤电低碳化技术推广过程中,应紧抓工程示范这一关键环节,掌握不同机组条件、不同工况下各类低碳化技术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推动煤电低碳化技术从“实验室”踏入“应用场”,走出一条技术成熟、成本可控、安全可靠的煤电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近日宣布,德国联邦与州政府已向23个氢能项目拨款46亿欧元资金,旨在全面推动绿色氢能的生产、储存与运输能力的发展。

    此次资助覆盖了氢能产业的整条价值链,包含生产端建设总电解槽容量高达1.4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制氢设施,储存端部署总储存容量达370千兆瓦时的创新储氢方案,运输端建设长达2000公里的氢气运输管道,并使用液态有机氢运输船(LOHC)技术,预计每年可运输约1800吨氢气。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公开表示,通过为氢项目提供资金,德国正在向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气候中和和可持续经济迈出重要一步。哈贝克强调,强大的氢基础设施对于德国工业和能源部门的脱碳至关重要。他补充说,氢气管道将成为工业中心的生命线,为加速实现气候中和奠定基础。

    据该部门称,这46亿欧元的部分资金支持来自德国复苏和复原计划(DARP),并吸引了参与企业额外投资33亿欧元,预计至2030年总投资额将达到约79亿欧元。

    此外,德国政府还计划推出氢气和氢气衍生物的进口战略,旨在明确德国对氢及其衍生物的进口需求,并推动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进口走廊,为氢能产业的全球布局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7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京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系统总结了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力消费需求和生产供应等情况,预测了下半年的电力供需形势。

    以下为《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新闻发布稿)全文:

    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今年以来,电力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经受住了冬季大范围极端严寒、雨雪冰冻天气,以及夏季多轮高温等考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一、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5%。分月份看,1-2月、3月、4月、5月、6月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0%、7.4%、7.0%、7.2%、5.8%。1-2月受低温、闰年、上年同期低基数叠加影响,电力消费为两位数增长;3、4、5月电力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6月受部分地区气温低于上年同期等因素影响,电力消费增速有所回落。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畜牧业用电增速领先。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62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3%,同比增长8.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8.0%。上半年,畜牧业、渔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1%、9.5%、7.9%。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较快增长,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领先。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3.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5.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9%。二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上半年,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6.5%。分大类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13.1%,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6.2个百分点,制造业延续转型升级趋势。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中的9个子行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7%,其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54.9%。消费品制造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7.6%,消费品制造业中的12个子行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其中,家具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同比增速超过10%。四大高载能行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4.0%;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7%、5.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零增长,季度增速从一季度的-1.6%上升至二季度的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1.5%,其中水泥制造用电量同比下降13.6%。

    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互联网数据服务、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85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8.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5.6%。二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2%。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1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3%)、住宿和餐饮业(12.3%)用电量增速超过第三产业整体增长水平。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互联网数据服务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33.0%。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充换电服务业上半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3.7%。

    四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较快增长。上半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4.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6.0%。二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5.5%。

    五是全国所有省份用电量均为正增长,西部用电增速领先。上半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7%、8.0%、9.6%和3.4%。上半年,全国所有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其中,西藏(15.7%)、新疆(15.2%)、云南(14.2%)、安徽(13.3%)、海南(12.0%)、内蒙古(11.5%)6个省份用电量增速超过10%。

    (二)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5.7%。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5981亿元,同比增长10.6%。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85%。电网完成投资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

    二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3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878万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6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89%。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火电14.1亿千瓦,其中煤电11.7亿千瓦,同比增长2.5%,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8.1%,同比降低4.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7.1亿千瓦,同比增长24.2%,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5.7%,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电力装机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分类型看,水电4.3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439万千瓦;核电5808万千瓦;并网风电4.7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3亿千瓦、海上风电381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7.1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6月底达到11.8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37.2%,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8.4%,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

    三是水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5.2%,其中,规模以上电厂太阳能发电、水电、风电、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7.1%、21.4%、6.9%、1.7%和0.1%。二季度,受降水同比增加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因素拉动,4、5、6月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0%、38.6%、44.5%。上半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2935亿千瓦时,占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量的84.2%。

    四是水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下降。上半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1666小时,同比降低71小时。分类型看,水电1477小时,同比提高238小时。火电2099小时,同比降低43小时;其中,煤电2203小时,同比降低41小时;气电1084小时,同比降低53小时。核电3715小时,同比降低55小时。并网风电1134小时,同比降低103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626小时,同比降低32小时。

    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二季度增速明显上升。上半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39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3.7%、16.4%。二季度来水明显好转,西南地区水电发电量大幅增加,西南外送电量增速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16.1%上升至二季度同比增长72.8%。上半年,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88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其中一、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4.8%、7.2%;内蒙古、山西、云南、四川、新疆上半年输出电量规模超过500亿千瓦时。

    (三)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上半年,电力行业企业全力以赴抓好保电保暖保供工作,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1月部分时段全国出现大范围寒潮天气,多地出现大幅降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华北、华东、南方等地区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偏紧,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蒙西电网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供需形势持续偏紧,通过加强省间互济、采取需求侧管理等措施,大幅缓解了全网供电紧张局面。

    二、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一)电力消费预测

    预计2024年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6.5%左右,最高用电负荷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气象部门最新预判今年夏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结果,综合判断,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左右。受2023年下半年基数较高(2023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2%,比2023年上半年增速提高3.2个百分点)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预计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4.5亿千瓦左右,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

    (二)电力供应预测

    预计2024年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3亿千瓦左右,累计装机占比将首次超过40%。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大力投资发展新能源。预计2024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与2023年基本相当,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3亿千瓦左右。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3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9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5%;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达到13.5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将首次超过40%,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利用率将明显下降。火电14.6亿千瓦,其中煤电1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降至37%以下。

    (三)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预计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以及一次能源情况,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蒙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四川、重庆、广东、云南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偏紧。

    注释:

    1.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两年平均增速是以2021年同期值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

    3.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电厂发电量,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4.四大高载能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

    5.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9个行业。

    6.消费品制造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2个行业。

    7.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650亿!涪陵气田新突破

    ——探访我国首个商业开发页岩气田

    涪陵,因榨菜而闻名,却又不止榨菜。

    12年前,中国石化在涪陵焦石坝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拉开了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序幕。我国也由此成为北美以外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

    近日,涪陵气田累计产量突破650亿立方米,洁净、高效的页岩气从几千米深的页岩层中被“榨”出,“搭乘”川气东送管道,进入沿线千家万户。

    650亿立方米是什么概念?按照一个家庭每天消耗0.5立方米的天然气计算,可满足约1.3亿个家庭使用一年。

    从零起步,带动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加速驶入快车道,涪陵页岩气田是如何实现持续稳产上产,成为页岩气开发“中国样本”的?近日,记者走进涪陵,寻找答案。

    初探,靠自主研发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重庆市涪陵区焦石镇的焦页1HF井。井站掩映在绿意葱茏中,站前立着一块黑色页岩,上面刻印着醒目的红色字体——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开发功勋井。现场工作人员说,“功勋”二字意义重大——

    2012年11月28日,焦页1HF井放喷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实现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次年,焦页1HF井投产外销,正式拉开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序幕,并生产至今。

    “截至去年底,该井累产超过1.6亿立方米,目前仍然保持每天产气1万立方米。”焦页1HF井管理人员告诉记者。

    涪陵页岩气田稳产上产气井远不止焦页1HF井。截至目前,气田已累计部署立体开发调整井超500口,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

    “如果把开采常规天然气比作在静脉中采血,那么开发页岩气就如同直接从毛细血管中采血。”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形象比喻。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以游离态或吸附态赋存于泥页岩之中,开采时需要将页岩压碎,气体才能通过空隙或裂缝逸出,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其中水平井钻井和压裂技术尤为关键。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就是一场由水平井钻井和压裂技术创新驱动的能源产业变革。

    据中国石化所供资料显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31.57万亿立方米,高于美国的24万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但由于地质、技术到环保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难度远高于美国。

    “勘探开发初期,我们可以说是‘四无’——无经验、无技术、无设备、无人才,很多员工都是第一次听说‘页岩气’。”涪陵页岩气技术人员回忆道。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为解决“缺经验”的难题,曾借鉴北美经验,实施页岩气探井百余口,却均未获得实质性发现。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创新提出“二元富集理论”,部署实施了焦页1HF井,通过精确的目标识别和优化的钻井压裂技术,成功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开采。

    为攻破“无技术”“无设备”的关卡,曾受制于国外设备只租不卖,不但成本高昂,还要面临供货周期长、维保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打破这一局面,中国石化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施国内首个“瘦身井”钻井、页岩气井井筒重建重复压裂等,促进了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和配套工具的国产化。

    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立方米进口压裂液约200余元,国产化后只要20余元;1个进口桥塞约20万元,国产化后仅2万元,反过来销往国外。

    “在工具、装备、材料等各方面实现国产化,我们不但掌握了钻探的主动权,开发成本也得到大幅降低。”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公司钻井工程管理部副经理任立伟骄傲地说。

    进击,靠立体开发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渗透率低,开采难度大,产量递减速度快。如何实现页岩气长期稳产高效开发,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2017年,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在稳产3年后,产量开始下降。

    “这是油气资源最富集的老区,还有没有进一步挖潜的空间?”科研人员在开发新区的同时,把目光再次投向焦石坝区块——

    “过去,我们把焦石坝区块89米厚的页岩当作一套气层来对待,认为对下部气层进行压裂改造,就能一次性‘撕’开岩层,把资源全部‘吃’到。”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葛兰说,随着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部署分层开发评价井后,科研人员改变了原有认识——89米厚的页岩不同部位应力存在差异,以往压裂没有改造到的地方仍有剩余资源。

    “假设油气资源在一栋楼房里,过去只把一楼房间的开采了,但一楼的过道和二楼、三楼还有很多资源尚未开采。”葛兰形象地比喻道。在新认识指导下,江汉油田把过去开发“一层楼”,变成立体开发“三层楼”。

    得益于立体开发模式,截至目前,涪陵气田焦石坝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到23.3%,相比2013年开发初期翻了一番。

    除了焦石坝区块,白马等新区也实现了立体开发模式初步应用。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累计部署立体开发调整井超500口,日贡献气量占气田总产量的60%以上,焦石坝区块储量动用率达到100%,三层立体开发区采收率提高至44.6%。

    示范,为稳产上产

    在涪陵区白涛街道油坊村,有一座涪陵页岩气公司的页岩气产出水处理站。它是我国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每天能处理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产出水2400立方米。为此,配套建有15座收集泵站和50千米长的产出水收集管网。

    记者在现场看到,井底积液通过分离过滤,处理为合格的产出水,排入乌江;产出水中的氯化物等物质被蒸汽蒸发,浓缩加工成工业盐,作为副产品外销。

    “四周都是农田、鱼塘,不能让一滴未处理过的产出水溢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气田产出水回收利用率可达100%······

    产量从0到100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用了4年;从100亿立方米到650亿立方米,用了近6年,这意味着气田发展驶入快车道,走出了一条体制先进、技术自主、装备国产、环境友好的特色之路。

    创新集成页岩气高效开发六大核心技术体系,首创我国页岩气立体开发技术,制定158项页岩气勘探开发标准和规范,取得200件国家专利授权······

    先行者必然先遭遇挑战,也正是这些挑战造就了经验。

    今年4月11日,经国家能源局批准,由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牵头制定的《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已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首个针对页岩气立体开发的行业标准,主要参考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经验编撰而成,将有效助力我国实现页岩气的持续高效开发。

    面对持续突破的成绩,勘探开发人员仍然能够想起——12年前,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第一串火苗蹿出焦石地面,腾空而起,以一只展翅高飞的“火凤凰”舞动在巴渝上空,百年榨菜之乡的“榨”字与页岩气相勾连。此后,我国页岩气开发在探索中突围,在砥砺中奋起,正向着更加广阔的未来大步流星。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记者23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3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4%。

    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煤电11.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8.1%;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7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1亿千瓦,合计达11.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8.4%,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电力生产供应绿色化不断深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新增投产电源的主力。西藏八宿县,全球在建最高海拔风电项目的首台风机吊装完成,场址平均海拔5050米;辽宁营口市,全球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启动发电,每年可输出74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江苏连云港市,全国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开工,预计今年9月首次并网……今年以来,“风光”项目多点开花,投资和建设力度加大。

    上半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598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电源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85%。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10
  • 摘要:

    7月18日笔者获悉,西南油气田通过持续开展二氧化碳封存基础研究,明确了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类咸水层封存二氧化碳的适应性和局限性,极大丰富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理论,对明晰四川盆地二氧化碳封存选址、储层形成机理及开发过程中储层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川盆地开展CCS/CCUS产业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作为CCS/CCUS技术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减排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最直接的方式。“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指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某种方式固定或隔离在地球的地质结构中,以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西南油气田安全环保与技术监督研究院三级工程师肖静雯介绍,“由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碳封存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二氧化碳在地下的‘安分’程度也就不同。”

    二氧化碳矿化封存属于化学封存,二氧化碳溶于水与储层岩石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矿物沉淀,可以达到永久封存的目的,是最安全的封存方式。此次针对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的基础研究,目的是探明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二氧化碳矿化封存的反应机理过程。

    西南油气田在充分调研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四川盆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岩芯尺度到气藏尺度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明确了不同浓度二氧化碳注入特定地层后,储集岩和地层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及二氧化碳在储层中长期迁移的反应特征,明晰了二氧化碳封存机理和主控因素,以及砂岩与碳酸盐岩两类咸水层封存二氧化碳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11
  • 摘要:

    在追求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冷聚变技术一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争议的领域。尽管它尚未成为主流技术,但最近来自印度的一则消息再次点燃了人们对这一前沿科技的兴趣。印度初创公司HYLENR宣布,他们已经获得了世界上首个用于清洁能源发电的冷聚变技术的专利。这一声明,如果得到验证,无疑将为冷聚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新的生机。接下来,我们将简单了解冷核聚变以及HYLENR公司的技术突破及其潜在影响。

    冷聚变-低能量核反应(LENR)

    冷聚变,也被称为低能量核反应(LENR),是一种在接近常温常压和相对简单的设备条件下发生的核聚变反应 。与传统的热核聚变不同,后者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来促使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而使原子核能够互相吸引并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冷聚变的概念是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核聚变反应,这使得使用更普通且简单的设备成为可能,并且使聚变过程更加安全 。

    冷聚变技术的研究始于1989年,当时科学家马丁·弗莱许曼和史坦利·庞斯宣布他们实现了冷核聚变反应,但后来这一发现由于无法被其他科学家复现而备受争议 。尽管存在争议,冷聚变技术如果能够实现,它将提供一种安全、清洁且几乎无限的能源来源,这使得它成为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的对象。

    冷聚变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在不消耗比冷聚变反应产生的更多能量的情况下,如何在相对低温环境中使两个或多个原子足够接近以促成反应的发生 。如果这一技术能够被证实并商业化,它将对能源产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可能会改变我们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传统认识 。

    印度HYLENR公司

    HYLENR,一家印度的初创公司,位于海得拉巴。该公司从印度政府获得了其低能核反应堆技术的专利。

    HYLENR 的 LENR 技术是各种发电应用的有前途的替代方案。通过放大输入电能来产生热量,它适用于太空应用 (MMRTG)、蒸汽生成、寒冷地区的房间供暖以及家用和工业用途的感应加热。该技术还为降低太空任务的风险状况提供了显著的优势。

    在海得拉巴的现场演示中,HYLENR 展示了其产品实现 1.5 倍持续热量放大的能力,将 100W 的电输入转换为 150W 的热量。这一显著特点是该产品开发的关键。T-HUB 首席执行官 Mahankali Srinivas Rao 先生出席了此次活动,他与 HYLENR 领导团队一起正式发布了该产品。

    HYLENR 的反应堆通过应用几毫克的氢和少量的电来刺激聚变,产生过剩的热量。该技术可以产生比输入能量多得多的热量,使其成为发电领域的潜在变革者。首席执行官 Siddhartha Durairajan 强调了该专利在验证该技术的创造性和与现有电力系统整合的可行性方面的作用,以提高效率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Durairajan 表示:“我们的使命是通过创新能源解决方案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碳足迹。我们的 LENR 设备不使用或排放任何核废料或放射性物质。”

    HYLENR 首席创新官 Padma Shri Dr. Prahlada Ramarao 强调了该技术提供可持续清洁能源供应的潜力。该团队已投入十年时间开发该专利技术,并计划筹集 1000 万美元以加速商业化。

    HYLENR 的先进研发设施位于海得拉巴的 T-HUB,另一个中心位于班加罗尔的电子城。该公司旨在扩大其全球市场覆盖范围,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实施印度以外的市场战略。

    这家初创公司的早期应用目标是直接热能消费者、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和灾难能源解决方案。市场分析师预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将出现大幅增长,其中可能包括 LENR,根据 Precedence Research 的数据,其市场规模估计为 80.6 亿美元。

    Durairajan表示:“LENR技术的目标是利用其低能核反应堆来增强来自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输出,特别是在太空应用领域。公司致力于将电力产量提升至原始输入的2.5倍,以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和更大的应用潜力。”

    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在技术演示中,Durairajan解释了氢冷聚变的过程:两个氢原子融合产生不稳定的氦3,然后与另一个氢原子融合,形成稳定的氦4,这一过程中释放的过量氢能产生热量。近年来,聚变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今年4月,美国聚变初创公司Zap Energy建造的小型紧凑型设备已实现1-3 keV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相当于2000万至6600万华氏度(1100万至3700万摄氏度)。在人类研究聚变反应的近一个世纪中,只有少数技术达到了超过2700万华氏度(1500万摄氏度)的等离子体聚变温度,这是我们太阳核心的温度。

    随着全球寻求更清洁的方式来满足能源需求,核聚变被认为是一种负责任的、能够产生大量能源的方式。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16
  • 摘要:

    中国石油录井技术研发中心发布了国内首台“GW-HOA烃氦联测录井仪”,该设备在氦气资源探测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可控,对我国氦气资源发现率有重要意义。

    技术突破

    科研团队耗时2年,攻克了多混合气体随钻氦气在线快速定量检测等难题,创新了4项关键技术:定量高效脱气、自动连续进样、快速在线检测、智能解释评价。

    创新成果

    研发了定量高效脱气装置,脱气效率提升15%以上;首创自动连续进样装置,实现智能化检查及校准;基于创新设计,实现了油气烃类、氦气、氢气的实时在线分析;自研氦气智能解释应用平台,开创全井段氦气资源发现和随钻评价新模式。

    技术融合

    该录井仪与现场综合录井技术融合,形成“氦气检测+色谱检测”、“氦气检测+红外光谱检测”和“氦气检测+连续轻烃检测”3个技术系列,为国家氦气资源勘查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机构: 国际能源网 | 点击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