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德国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科学家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采用一种创新方法,成功将质子能量从约80兆电子伏特提高到150兆电子伏特。这一成果大幅超越了此前的质子加速纪录,让小型激光设备首次获得迄今仅在更大型设施中才能获得的能量水平。最新研究有望促进医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相关论文发表于5月13日出版的《自然-物理学》杂志。

    与传统加速器相比,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并不依赖强大的无线电波推动粒子运动,而是利用激光加速粒子。但这项技术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全球仅有几个超大型激光系统能够实现将质子加速到100兆电子伏特的能量水平。

    研究负责人蒂姆·齐格勒表示,为了使用更小激光设备以及更短脉冲实现类似高加速器能量,他们利用了激光闪光这一特性,即一小部分激光就像“抢跑”一样,在特制的塑料箔内触发一系列复杂的加速机制。这极大地提升了名为DRACO的激光器的质子加速能量。

    研究结果显示,DRACO激光器此前的质子加速能量纪录约为80兆电子伏特,现在能达到150兆电子伏特,几乎是原来的两倍。而且,加速的粒子束展现出高能且匀速运动的卓越特性。

    研究团队认为,这一突破有望使小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在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精准肿瘤治疗方案方面。目前医生们主要依赖大型治疗加速器开展此类研究。现有的大型加速器耗电量巨大,而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可能更经济。激光闪光也可用来产生短而强的中子脉冲,这对科技发展以及材料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齐格勒表示,他们希望与其他实验室合作,更精确地控制加速,未来能够实现超过200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加速能量。

    点击量:1
  • 摘要: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15日发布消息,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为113.21,同比上涨5.04点,CEPI处于较景气区间。

    具体来看,2024年中国第一季度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30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90.81%,同比增长31.46%,继续推动CEPI在较景气区间震荡攀升。

    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在建规模51205万千瓦,同比增长30.97%;清洁能源投资完成额117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64%;电网投资完成额766亿元,同比增长14.67%,电网投资完成额近五年来首次在一季度突破700亿元。

    上述三项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反映了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建设开局良好,CEPI有望在今年稳步攀升。

    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发电量为6344亿千瓦时,约占中国发电量的28.35%,同比增长10.12%,随着绿色电力消费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转型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从电源类型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风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太阳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574万千瓦,水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1万千瓦。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持续保持高比例跃升。

    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数据来源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社团组织、权威机构和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CEPI的取值范围是0-200,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CEPI小于100时,为不景气状态;当CEPI大于100时,为景气状态。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本报告期(2024年5月8日至2024年5月1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13元/吨,环比上行2元/吨。

    从环渤海六个港口交易价格的采集情况看,本期共采集样本单位76家,样本数量为298条。5500K热值(硫分:0.6%-1%)的现货综合价格为855元/吨,长协综合价格为697元/吨,现货与长协的计算比例为1:9。从计算结果看,本报告期24个规格品中,价格上行的有7个,涨幅均为5元/吨,其余规格品价格持平。

    分析认为,本周期沿海煤炭市场继续运行淡季逻辑,需求端采购表现依然低迷,而港口市场主要在产区供应扰动增加、货源结构性问题等利多因素提振下,呈现情绪性挺价行情,支撑本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价格有所上行。

    一、煤矿生产扰动增加,货源成本端支撑偏强。近段时间以来,主产区煤矿安监、环保检查力度增大,部分地区煤矿有停产减产现象,市场货源供应出现收紧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预期。同时随着大型煤企外购价格以及港口市场煤价上行,主产区终端及市场需求拉运表现积极,矿方多维持产销平衡状态,支撑煤价偏强运行,托底坑口货源成本价。

    二、港口货源存在结构性短缺,支撑市场挺价情绪。受货源集港成本倒挂、需求预期不明朗等因素制约,市场货源到港发运参与度持续偏低,使得大秦线检修结束以来运量增量持续不及预期,港口可售优质货源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市场挺价意愿增强。而同时在电煤库存高位、非电行业利润率偏低等情况下,需求端采购依旧相对疲弱,且对价格接受程度不高,港口货源周转呈现进出盈余状态,整体库存水平持续积累,周期末市场开始呈现滞涨僵持行情。

    三、后市政策继续体现保供稳价主思路,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随着传统迎峰度夏备煤采购期临近,政策端延续保供稳价主基调。据市场消息,近日山西省能源会议指出,将逐步恢复夜班生产,煤矿可以按照核定产能的110%组织生产,同时要加快发放因种种原因暂扣的部分煤矿生产许可证。同时随着铁路运价优惠政策实施落地,部分市场贸易户也有旺季前备货建仓计划,整体货源供应形势有望持续改善。

    整体来看,随着沿海电煤日耗逐步进入季节性抬升期,市场煤价有向上趋势。但政策端保供稳价的主思路不变,同时煤炭进口量维持高位,水电等清洁能源也进入高发替代阶段,价格的上行空间或相对有限。

    沿海航运市场方面,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显示,本报告期(2024年5月8日至2024年5月14日),沿海煤炭运价弱势下行。截至2024年5月14日,运价指数报收685.56点,与5月7日相比下行7.22点,跌幅为1.04%。

    具体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线,2024年5月14日与2024年5月7日相比,秦皇岛至广州航线5-6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35.9元/吨,环比持平;秦皇岛至上海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1.7元/吨,环比上行0.1元/吨;秦皇岛至江阴航线4-5万吨船舶的煤炭平均运价报23.4元/吨,环比下行0.9元/吨。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近日,一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的水稻田备受关注。2022年7月,高淳区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向和睦涧村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的500亩有机水稻田投放了60吨生物质炭。观测数据显示,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1月30日,这片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共产生碳汇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

    不仅如此,这些碳汇随后被一家公司以每吨75元、总价9800.25元的成交价拍下,成为全国生物质炭有机水稻产生碳汇的“第一拍”。种田人变“卖碳翁”,种水稻的同时收获好空气,还能将“碳票”换成钞票。成就这片水稻田的生物质炭到底为何物?生物质炭的应用是否能为碳减排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碳减排的同时吸附有机污染物

    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约500万—800万吨。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将稻田甲烷减排行动置于十大行动之首。

    生物质炭是否能为有机稻田固碳减排分忧,成为专家学者的关注点。事实证明,生物质炭的潜力不可小觑。

    生物质炭是指将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所产生的富碳固态物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程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生物质废弃物在250℃—750℃发生热解。其碳水化合物结构崩解后,将产生生物质炭、木醋液和生物质可燃气。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700℃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

    “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农产品品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郑聚锋说,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促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同时,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我们和国内其他学术团队大量的田间试验显示,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我国南方镉污染稻田水稻籽粒对镉的吸收。”郑聚锋介绍,生物质炭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孔隙多,能够吸附并固定有机污染物在其表面,还能通过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因此,生物质炭施用于含有机污染物的土壤,可以有效阻控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

    生物质炭除被直接施用进行土壤改良外,还可与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生物质炭基肥,作为新型肥料在农田中广泛应用。郑聚锋曾统计过国内247个观测点的炭基肥田间试验数据,发现施加了炭基肥后,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作物增产率达7.8%—16.8%,所有作物平均增产10.9%。

    “我们团队在2017年也做过研究,发现在农田施加生物质炭基肥后,可以提升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氮素利用效率提升了43%,而碳排放降低了20%。”郑聚锋说。

    在炭化装备研制等方面已有创新成果

    在国际社会,生物质炭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国际生物质炭协会和美国生物质炭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球生物质炭报告》显示,生物质炭生产商、经销商、增值生产商和设备制造商的营收在2023年超过了6亿美元,2021—2023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7%。预计到2025年,生物质炭相关产业营收将进一步增长至33亿美元。

    郑聚锋介绍,相关文献显示,生物质炭每年在全球具备的碳移除潜力可达3亿吨—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若得到广泛应用,生物质炭在中国的固碳减排潜力可接近9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炭研究在炭化装备研制、生物质炭工程技术创新、气炭肥多联产技术创制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创新成果。”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卞荣军说,当前,在水体、土壤、大气中的污染物吸附、钝化、降解方面,国内已经研发出多种生物质炭基材料。

    此外,具有缓释高效功能的炭基复合肥等绿色肥料,也可以服务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卞荣军举例,有团队将生物质炭表面改性后,让其能针对性地吸附多环芳烃等污染物,抑制氧化亚氮、氨气、甲烷的排放,从而实现农业减污降碳。也有研究团队在秸秆等原材料热解过程中,通过添加铁、锰等氧化物,让生物质炭的表面能吸附更多污染物。

    畜禽粪便的科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消减污染物、减少养分流失、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卞荣军介绍,有研究显示,将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共堆肥,可以增强发酵效果,并降低氨气的排放,减少堆肥中氮素损耗。

    生物质炭与农业化肥的“联姻”也展现出应用前景。“在化肥中添加生物质炭,可以利用生物质炭的孔隙和官能团,将化肥中的养分保持在土壤中,减少养分损失,从而提升养分利用效率。”卞荣军说。

    不过,在卞荣军看来,生物质炭产业化还处于技术攻坚和商业化应用开拓的关键阶段,相关生产标准尚待建立。例如提升热解装备的连续化生产能力,以及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尾气的净化,都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程琨则认为,当前生物质炭推广仍存在使用成本过高等短板。特别是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每吨生物质炭的使用成本大约在1500元以上。

    针对不同原料生物质炭特性开发专用产品

    使用生物质炭是提升土壤碳汇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生物质炭也可以把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起来,符合低碳、绿色、高效、循环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理念。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将生物质炭土壤固碳量的计算纳入《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这为生物质炭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契机。

    在程琨看来,未来,针对不同原料生物质炭特性开发专用产品,是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林木类生物质炭碱性高、孔隙发达,可直接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林木类、果壳类生物质炭还可以与畜禽粪污混合堆肥,通过接种有益微生物,制备土壤调理剂,用于盐碱土、连作障碍土壤治理和中低产田土壤快速改良。而秸秆类生物质炭由于养分含量高,可以和化学肥料结合制备成生物质炭基肥,部分替代化学肥料用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程琨说。

    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过程中的产物,也将产生经济价值。程琨介绍,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可以和生物质炭浸提液用于生产商品液体肥,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可作为植物促生剂提高植物抗逆性。此外,木醋液还可用于制备醋酸、醋酸盐等化学品,在农业、养殖业、护肤美容、医疗保健等领域发挥作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可燃气则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可通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用于发电或供热,服务于能源安全。

    “针对生物质炭化技术进行多元化产品开发,通过专业化的农业绿色低碳技术服务、碳资产管理服务,可以构建‘炭基农业’新模式,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生物质炭的未来,程琨信心满满。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中国先进研究堆全面开放应用取得重要进展。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nix Wagemaker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Nature》(《自然》)上发表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将大幅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

    近日,中核集团重大科研设施中国先进研究堆全面开放应用取得重要进展!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Marnix Wagemaker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自然》)上发表了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目为“Chemical short-range disorder in lithium oxide cathodes”(“锂离子氧化物正极中的化学短程无序”)。这是两个团队在《Nature Sustainability》(《自然可持续性》)和《Nature 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期刊合作发表论文后的又一创新成果,或将大幅提升锂电池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

    此次研究围绕有序层状氧化物开展,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在进行深度充电时,该结构框架容易受到晶格应力、结构或机械化学降解的影响,导致电池容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电池寿命缩短。Wagemaker教授团队联合原子能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清华深研院等单位,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成功将化学短程无序(Chemical short-range disorder,CSRD)引入到氧化物正极中,精确调节了锂和钴元素在晶格中的局域分布,使其跨越几个最近邻格点的间距,从而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快充性能。研究利用中子粉末衍射技术获得锂和钴元素的分布特征,发现大约2.6%的钴离子位于锂层中,为证明CSRD结构提供了关键证据。

    中国先进研究堆共拥有25根垂直孔道,9根水平孔道,建成15台中子散射谱仪,性能指标达到整体国际先进、部分领先水平,可开展中子散射、中子成像、中子活化分析、燃料材料考验、放射性核素生产等工作。2023年以来,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积极面向国内外研究机构用户开放,支撑了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用户单位百余家实验课题研究,在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初夏时节,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坛立工业园内,国家级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中国华能西乡塘储能电站已顺利并网投产,标志着该项目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中国华能西乡塘储能电站作为广西首批集中共享储能示范项目,不仅是广西首个大规模采用组串式储能技术路线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更是我国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该项目总投资达3.6亿元人民币,自2023年8月中旬开工建设以来,经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成功建成了一座220kV升压站,并配套安装了48套电池储能系统和24套升压系统。

    电站投产后,将积极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服务,对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按储能站每年300次充放电计算,该项目年均可提升当地电网对清洁电能的消纳能力约5000万度,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电站内部,铁塔银线交织成网,电力能源汇聚于整齐排列的电池舱和变流器舱组成的方阵之中。主控楼内,技术人员通过电子大屏实时监控储能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实时参数,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智能化参与电力调峰,储能电站实现了灵活存储和释放新能源电量,为千家万户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华能西乡塘项目经理王策表示:“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全面进入并网投运阶段。储能电站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能够有效减小南宁网区电网电力缺口,缓解负荷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机构: 国际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记者5月15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首个海上多层稠油热采油田——渤海油田锦州23-2稠油开发项目正式开钻。

    该项目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地下含油储层呈现区域集中、多层分布的特点,是典型的“千层饼”式的多层砂体稠油油藏。作为埋藏在地下的“黑金宝藏”,稠油如“固体胶”一样牢牢吸附在地层孔道中,开采难度极大。

    据了解,为破解含油层系多、工程环境差、依托距离远等技术难题,该项目开发中创新采用了“热采糖葫芦”定向开发模式,单井连通多层,通过“蒸汽吞吐+化学辅助蒸汽驱”的方式降低地下原油粘度,提高稠油流动性,为稠油油藏开发动用提供了个性化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海上首个稠油定向井分层热采开发项目,该项目动用4艘钻井船,采用擂台赛对打竞技模式实施钻完井作业,预计投产后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稳定使用3.5年。

    近年来,“低、边、稠”油田产能建设已成为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攻关方向。随着旅大21-1油田、旅大5-2北油田等多个稠油热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渤海油田稠油开发技术体系日渐完善,全球海上最大稠油热采基地建设已现雏形,将为渤海油气区建设、京津冀地区能源保供和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提供的保障。



    来源机构: 国际石油网 | 点击量:0
  • 摘要:

    记者5月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质量安全水平,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我国是电动自行车产销大国,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电动自行车主要使用铅蓄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两种蓄电池。国内主要电动自行车品牌发布的电动自行车新车型中,配备锂离子蓄电池的比例已经超过20%。

    据介绍,常见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主要有锰酸锂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等。其中,三元锂电池又可以分为高镍体系的镍钴锰电池、镍钴铝电池以及无镍的磷酸锰铁锂电池等。《技术规范》针对单体电池规定了严格的过充电、针刺等测试。高镍体系三元锂电池很难通过上述测试,今后将难以应用在电动自行车领域。

    《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安全要求,还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互认协同充电、数据采集、标志等7个方面设置了电池组的产品安全准入门槛,提升锂离子蓄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标准实施后,国内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可以通过查看电池的铭牌、规格书、使用说明等资料,或者向销售者询问,要求提供该产品对应的检测报告或者认证证书,来确认电池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另外,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锂离子蓄电池容量逐渐降低,安全风险也逐步提升。《技术规范》要求制造商在电池组上标注“安全使用年限”,提醒用户到期淘汰老旧电池,减少老旧电池带来的潜在安全风险。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市场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包括10章42条,明确规定了电力市场监管的对象和内容,电力市场运行规则、注册管理、干预与中止、争议处理、信息公开与披露,以及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电力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成员不断增加、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运行更加复杂,原《办法》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电力市场监管新形势、新要求,《办法》修订必要性日益凸显。

    此次《办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一是进一步明确实施主体为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

    ●二是明确电力市场监管对象为电力交易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等电力市场成员,电力交易主体增加售电企业、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同时,根据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相关要求,将“电力调度交易机构”调整为“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

    ●三是优化调整监管内容,增加对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的监管内容,明确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储能企业等与其他电力交易主体签订有关合同情况开展监管;增补对电网企业所属或者关联售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代理购电情况的监管内容;依据《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提出对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市场监控和风险防范要求。

    ●四是细化电力市场规则管理表述。基于近年来实践情况,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和类型进一步多样化,着眼未来全国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要求,电力市场规则应为一整套互相衔接、完整有序的规则体系,由1个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和N个配套规则组成。《办法》进一步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依法组织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包括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及配套的市场准入注册、交易组织、计量结算、信用管理、信息披露等相关规则、细则。

    ●五是增补监管措施。结合近年来电力市场监管实际和电力市场发展需求,新增监管措施章节,并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等有关法规要求,在《办法》中进一步明确电力监管机构可采取的监管措施。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来源机构: 国际电力网 | 点击量:0
  • 摘要:

    “气候投融资是应对气候变化、完善气候治理的重要手段。”5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易军说,当前,我国气候投融资的制度框架已经建立、运作模式已经打通,将迎来气候投融资蓬勃兴起的关键时期。

    气候投融资是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投融资的目标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推动下,北京市密云区和通州区、河北省保定市、浙江省丽水市等地开展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高说,做好气候投融资工作离不开创新。一年多来,试点地区在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创新性投融资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广州市南沙新区出台《广州南沙新区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若干措施》,上海浦东新区探索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地区的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四川与重庆签署合作备忘录,依托气候投融资试点,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合作等。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综合处处长丁辉表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逐步建设完善、规模持续扩大,气候投融资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发展,为气候投融资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截至2023年底,试点地方的项目库入库项目3086个,总金额4500多亿元;气候投融资相关基金设计的规模600多亿元,实际投入规模达100多亿元。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渠道正在不断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逐步完善,金融机构对气候友好型行动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为气候投融资提供了强大支撑。例如,北京市密云区与清华大学共建密云水库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中心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经济、水机制”五水共治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构建“密碳云眼”空地一体全方位碳排碳汇感知体系,推动在密云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丽水市建立了浙江省首个企业碳效分类等级融资情况可视化驾驶舱,动态监测气候投融资相关项目进展、融资对接、风险状况等情况,对该市1090家规上工业企业融资情况实现全覆盖动态监测,打造气候投融资“数智监管工具”,强化气候投融资金融服务质效分析、企业“碳资产”识别、惠企政策直达等场景应用。

    “实践证明,气候投融资在助力经济动能转化,推动减污降碳深度融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成为推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围绕“双碳”目标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同,不断完善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等。

    李高建议,应加强气候投融资人才知识储备培养和持续创新能力,开展气候投融资能力建设,推动建立气候投融资的专业智库和研究机构,鼓励高校建立气候投融资教学科研体系,完善气候投融资相关标准等。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