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超稠油四井同注及多级堵调热采新工艺在渤海旅大5-2北油田成功应用,日增产原油约200吨,标志着我国海上特超稠油规模化开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动用海上稠油储量提供了新路径。

    旅大5-2北油田是我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热采开发的特超稠油油田,原油粘度达50000毫帕·秒,常温下接近固体沥青,在地层中像凝固的“巧克力”一样,流动性极差,开采难度大。为高效开发利用稠油储量,有限天津分公司科研人员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围绕特超稠油堵控水、规模化注热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攻关。

    “特超稠油开发属于世界级难题,在海上平台有限空间内进行特超稠油热采开发更是难上加难,对注热装备和注采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实现油井有效控水和提高水平段均衡动用程度,进一步提升油田开采效果,是我们一直深入攻关研究的方向。”有限天津分公司采油工艺副总师刘义刚介绍。

    不同于陆地稠油热采,海上平台热采作业空间有限,采用陆地油田常用的大排量注热锅炉,平台空间无法满足要求,而采用小排量注热锅炉,平台注热时率又无法得到保障。科研人员根据海上稠油规模化注热需求,经过反复探索实践,对注热锅炉的结构和材质进行优化设计,研制了大排量过热注汽锅炉,增设汽水分离器等装置,实现了大排量、多井、过热注汽。在井间压力协同效应作用下,通过实施四井同注有效抑制井间汽窜,提高了整体热采开发效果。

    针对不同出水类型的油井,从抑制汽窜、高含水堵调等方面实行“一井一策”。通过优化氮气泡沫的发泡方式、注入时机和注入参数形成的多级堵调热采新工艺,进一步改善氮气泡沫的起泡性能,提高了泡沫的堵调效果,扩大蒸汽波及体积。实施应用后,汽窜及高含水问题均得到有效改善,取得良好的增油效果。

    未来,有限天津分公司将锚定海上稠油油田提质增效目标,进一步加大海上稠油热采规模化经济有效开发技术的攻关力度,加速关键成果转化,探索试验高强度耐温凝胶堵调、均匀注汽等工艺技术,不断丰富完善海上特超稠油规模化经济有效开发技术体系。

    来源机构: 国际石油网 | 点击量:3
  • 摘要:

    近日,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功接获全球首制液氨动力散货船的液氨船用燃料罐订单。这是真正能够实现零碳排放的清洁燃料推进船舶所配备的燃料罐。

    湘钢获悉后,组织销研产团队多次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全面了解船用液氨燃料罐的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要求。由于客户所需钢板采用低温轧制工艺,生产工艺复杂,限制条件多。☆屈服强度要求在 355 - 440MPa 之间☆冲击温度最低要求检验 -70℃,平均值≥80J湘钢销研产团队多轮研讨,优化工艺设计,确定了最优方案。最终,客户对湘钢的方案高度认可,将 6 船套中的 5 套订单约 2800 吨钢板交由湘钢生产。目前,第一批次 520 吨钢板已按时交付,这也是湘钢首次热处理状态交货的低温钢。

    此次船用液氨燃料罐订单的成功交付,不仅提升了湘钢在船舶高端市场的认可度,更是公司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湘钢还将持续发力,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机构: 国际新能源网 | 点击量:3
  • 摘要:

    中新网8月9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4年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环比均下降0.1%。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7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7%,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52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3.5%,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8%,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1%。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0%,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下降0.5%,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5.2%,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6%,农副产品类价格下降1.9%,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5%;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1.3%,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0.6%,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0.5%。

    7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7%,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0.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衣着、一般日用品价格均上涨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0.6%,燃料动力类、化工原料类价格均下降0.2%,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纺织原料类价格均下降0.1%;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0.4%,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3%。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3
  • 摘要:

    经济日报北京8月8日讯(记者熊丽)国内油价迎来“两连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8月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05元、290元。

    本轮调价是2024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第6次下调,也是今年以来最大一次降幅,年内成品油调价呈现“七涨六跌三搁浅”格局。此次调价折合成升价,92#汽油每升下调0.23元,0#柴油每升下调0.25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少花11.5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显示,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7月25日至8月7日),美国就业数据低迷加剧经济衰退、需求不振担忧,受此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下行。

    摩根大通统计显示,截至8月2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连续一周出现资金外流,主要集中在原油市场和贵金属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内油价以震荡运行为主。一方面对经济复苏乏力和需求低迷的担忧仍将对油价产生抑制,另一方面“欧佩克+”执行的减产政策将给油价托底支撑,而近期中东地缘局势再度紧张,也将增加原油的“风险溢价”。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团队利用风云3D极轨气象卫星火点监测数据,结合多源地基观测和卫星产品反演可燃生物量、燃烧因子和排放因子,量化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建立了日尺度高分辨率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数据集。这是首次使用国产卫星建立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数据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

    生物质燃烧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包括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灌木火灾、农作物秸秆燃烧等,呈现出周期性、随机性、多点源、范围广、监测难等特点。而精确量化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是厘清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础,也是阐明全球和区域尺度碳收支平衡的前提。同时,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是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准确可靠的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可提高大气传输模型模拟精度。因此,科学有效地核算生物质燃烧碳排放,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大气碳浓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高达25.9亿吨/年。生物质燃烧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数据显示,非洲南部的生物质燃烧碳排放量最高,达到8.5亿吨/年。其次是南美洲南部,为5.3亿吨/年,非洲北部为3.9亿吨/年,东南亚为2.0亿吨/年。这些差异表明,不同区域的生物质燃烧活动对全球碳排放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研究还发现,在全球碳排放贡献中,草原火灾居首位,年均贡献量为12.1亿吨碳,占总排放量的46.7%。其次是灌木火灾和热带森林火灾,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3.0%和12.1%。详细分类监测不仅揭示了不同火灾类型对碳排放的具体贡献,还显示出控制特定火灾类型的重要性。

    该研究首次使用国产卫星建立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数据集,体现了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在火点监测与识别方面的优势,数据的高精度和全球覆盖性为研究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突显了国产卫星在全球服务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5194/essd-16-3495-2024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科技日报南京8月7日电 (记者金凤)城市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热源,这导致城市区域比周边乡村温度更高。如何缓解这种城市热岛效应?

    7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建筑学院曹世杰教授研究团队与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团队、英国萨里大学团队合作研究发现,通过邻近城市的农村土地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相关成果近日刊登在国际学术刊物《自然·城市》上,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此前,也有研究尝试通过调控城市内绿色、蓝色或灰色基础设施来缓解热岛效应。但城市空间局促有限,效果并不显著。”论文第一作者、东南大学博士生杨淼告诉记者,此次研究提出,利用邻近城市的农村土地作为潜在的冷却源、通过热量吸收和循环过程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此次研究中的农村土地,指的是非城市区域的林地、耕地、水体、草地、不透气地面等土地类型。”杨淼解释说。为解析农村土地对城市热岛的缓解作用,团队收集了中国2000年至2020年30个城市的温度及土地覆盖数据。科研人员将城市按照发展强度指标划分为5个梯度,将农村区域按照与城市边界的距离划分为4个梯度,构建起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层级结构。

    团队利用多种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提取并量化农村土地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程度和作用范围,通过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出农村土地缓解城市热岛的关键作用因子,并揭示其对城市热岛的作用规律。

    论文通讯作者曹世杰介绍,研究结果显示,当农村土地从城市边界向外延伸的距离约为城市当量直径的一半时,其对城市热岛的缓解作用最为明显,对城市中心热岛变化的缓解程度可达30%。

    “我们建议,在农村土地规划过程中,在尽可能避免土地破碎化的同时,提高土地类型的复杂程度和分布均匀性。”杨淼介绍,这可以在农村地区实现对城市热量的有效吸收,进而降低城市中心的热量积累。

    曹世杰认为,此次研究为缓解城市高温提供了新途径,即通过优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使用,在不占用城市有限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杨涵易 】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2024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以下简称《方案》),系统部署了下阶段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各项主要任务,标志着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即将迎来一次重要转变,将从过去只控制碳排放强度转变为碳排放总量控制为主线。

    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几项核心任务

    一是《方案》要求围绕碳排放总量控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制度及标准体系,不断夯实制度基石。《方案》要求“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覆盖了从国家、地方,到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各个层面,涵盖了碳排放统计核算标准体系、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碳排放预警管控制度、碳排放评价制度、碳足迹管理体系等各项制度,为全社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

    二是《方案》要求“十五五”时期各地区要开展碳排放预算“预演”管理,为“十六五”时期碳排放总量刚性约束和碳预算全流程管理奠定基础。碳预算制度是指在特定时期内,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主体设定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一种总量控制方法。碳预算制度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并逐步下降的基础手段,是有力、有效、有序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手段。碳排放总量控制为标志的碳预算管理将于“十五五”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并在省、市两个层级推动建立碳预算管理制度,“十五五”时期各地区要编制碳预算并实行动态调整管理。

    三是《方案》要求建立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和预警管控机制。为了有效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科学合理的目标分解和清晰明确的考核办法必不可少。《方案》提出,各省份可将国家下达的碳排放总量目标进一步向下细化分解,压实地市及重点企业控排减排责任,可见未来省级、地市与企业是贯彻落实碳排放目标控制的主体,省级如何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地区减排潜力与产业结构特点科学合理分解碳排放指标至地市和重点企业,是碳排放目标完成的基本、前提和关键。另外,《方案》还提出要建立碳排放监测预警机制,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和预警,这将为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如期实现碳排放目标提供保障。为提高碳排放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可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设备等技术,实现数据分析、展示和管理,为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制定和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碳排放总量控制地方应对的总体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夯实碳排放控制的数据基础。地方碳排放控制工作的前提是要做好基础能力建设,即要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受技术和成本的影响,仍需要通过核算来进行碳排放的统计。目前我国各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考核采用统计部门提供能源统计、主管部门各自计算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和产品层面碳排放数据的统计也尚未做到完全规范化、数字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地方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夯实整体区域(市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多维度统计核算基础,完善基础数据质量,并逐步纳入不容忽视的工业过程排放,做到碳排放数据的可信与可比。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基于物联网的精准计量监测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基础数据的高频采集和碳排放的实时计量,与现有统计核算体系形成协同互补。

    二是要尽快探索地方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开展碳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目前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建立碳预算制度已经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地方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开展年度碳排放情况分析和目标预测,设定年度碳预算总量,结合碳预算做好各类产业的规划,在有限排放空间内优先支持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与发展模式。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将实施前的碳排放概算、建设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计量、项目退出前的碳排放结算纳入碳预算管理,强化过程管控。协同推进碳预算制度与碳绩效考核,为全国建设碳预算制度提供有益探索,积累经验。

    三是探索利用数智化工具,助力地方碳排放目标管理。将碳排放管理有效纳入各地数字化、智慧化省、城市、园区工作中,提高碳排放管理的能力。第一,依托数智化工具摸清碳排放底数。围绕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2个核心指标,构建区域、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各层级的碳排放双控数据采集、分析、展示体系,扎实开展排放源、碳排放、碳减排、关联信息等层面的基础数据采集核算工作,全面摸清能碳家底。第二,依托数智化工具做好碳排放双控目标动态管理。围绕碳排放双控目标分解、考核与评价、碳预算管理、碳排放预警等设置数智化处理功能,常态化支撑地方碳排放双控考核与评价工作。第三,依托数智化工具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碳管理。包括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潜力分析、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监测预警等,实现线上高效处理与动态跟踪。设置重点企业碳账户,为开展碳信用评级、碳效能评级等奠定基础。第四,依托数智化工具助力产品碳足迹管理。如建立地方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搭建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重点产品碳标识认证等。(作者为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9
  • 摘要:

    8月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会议中心组织召开2024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副会长孙守仁、高级顾问王广德等出席会议。来自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企业负责人、有关省区行业协会和煤炭企业的代表18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行业协调部主任铁旭初主持。

    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自2012年起已连续举办13届,累计共有400家(次)行业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本届发布会上,73家煤炭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电力)、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三队等7家发布企业做了交流发言。

    会上发布了《煤炭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分为总论和案例两大部分。总论篇从煤炭行业社会责任的时代背景、实践、管理、ESG发展、工作推进等不同篇章对煤炭行业整体的社会责任发展状况进行总结。

    蓝皮书介绍到:“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达47.1亿吨,年均增长4.5%;煤炭进口量达到4.74亿吨,比2020年增加1.7亿吨,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供应。”

    蓝皮书还提到:“2023年,原煤产量过亿的省区有7个,原煤产量达41.8亿吨,占全国的88.7%,疆煤外运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煤炭供应的新的增长极。煤炭企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持续优化煤炭生产结构,加快建设安全高效煤矿、智能化煤矿。7家煤炭企业上帮《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做优煤炭主业、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坚持绿色发展、落实安全生产等方面成为煤炭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亮点。”

    蓝皮书在第二部分的案例篇分享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煤集团、国能准能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晋能控股等中央和地方煤炭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成功案例。

    会议还公布了首批煤炭行业社会责任优秀实践案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申报的“以ESG治理的‘国能方案’助力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等11个案例成为首批煤炭行业社会责任优秀实践案例,这些案例聚焦做优主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安全生产、公益慈善、应急救援、责任治理等方面,是煤炭行业履责担当的生动实践和典型代表。

    在发布会临近尾声时,副会长孙守仁在讲话中指出,煤炭行业涌现了一批履责担当、奉献价值的优秀企业代表,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希望,发布企业要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勇于创造社会价值,紧跟ESG和可持续发展步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他同时就进一步做好煤炭行业社会责任工作,谈了三点建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全面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与ESG理念在煤炭行业落地生根;要加强“四个结合”,持续丰富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社会责任体系;要做好“五个注重”,不断打造煤炭行业社会责任开放生态圈。

    来源机构: 国际能源网 | 点击量:6
  • 摘要:

    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上半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陈学森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运行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积极向上态势。

    上半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显著增长。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532.2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利润总额1884.9亿元,同比增长56.9%,较一季度增幅扩大26.5个百分点。其中,独立矿山企业实现利润430.3亿元,同比增长11.7%;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实现利润1454.6亿元,同比增长78.2%。

    陈学森认为,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显著增长,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拉动有色金属需求增长,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助力有色金属消费持续提升;二是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能利用率提高,行业效益大幅改善;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有色金属企业在境内外的权益资源量及产量均明显增长,国内资源供应改善;四是企业生产成本管控有效,原辅材料价格稳定及融资成本下降;五是有色金属金融属性强,价格受利率变动以及地缘政治影响维持高位,为改善行业效益提供支撑。

    上半年,有色金属生产增长势头稳健。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8%,高出工业领域4.8个百分点。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投资结构优化。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10.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民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主任彭勃认为,政策持续发力支持,促进有色金属行业生产增长。有色金属行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

    上半年,重点有色金属产品进出口量均增长。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18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进口额15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出口额317亿美元,同比增长3.9%。

    彭勃分析,重点有色金属产品出口增长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加。我国有色金属多数品种产业链完备,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产业需要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尤其是加工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甚至有部分产品不可替代。同时,随着我国有色金属消费扩大,主要金属的矿产品进口也保持增长态势。

    陈学森认为,预计下半年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等绿色产业仍是拉动有色金属消费增长的强劲动力。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完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出口有望维持平稳增长。此外,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色金属是关键性材料的生产基础和重要保障,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展。

    总体而言,下半年,有色金属工业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仍然稳固。有色金属行业将增强发展动力,向深层次转型升级迈进。 (经济日报记者 崔国强)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2
  • 摘要:

    连日来,多地持续高温,迎峰度夏进入关键阶段。煤炭企业作为能源保供“压舱石”正开足马力保障供应。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进一步西移,如何在稳产保供的同时,增强转型活力、打造发展新动能?对此,记者深入多家煤炭企业展开采访。

      产业集中度提升

    在内蒙古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整套输煤系统满负荷运转,入夏以来每天约有4.5万吨煤炭装车发往电厂;在甘肃华电煤业,7个自动化综合机械采煤工作面开足马力,平均每7分钟便有一辆运煤车从这里发出;在新疆哈密淖毛湖矿区,列车行驶在能源大动脉运输通道上,“疆煤外运”迎来高峰期。

    近年来,煤炭产业开发布局开启深度调整,生产中心逐渐向资源禀赋好、竞争力强的地区和企业集中,产业布局不断向西部转移。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原煤产量超亿吨的省份共7个,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4省份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1.3%;新疆原煤产量约4.57亿吨,较2020年增长近2亿吨,“疆煤外运”突破1亿吨,已成为全国煤炭供应的新增长极。

    根据《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至4300处左右,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占全国的85%以上,比2020年提高5个百分点;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煤矿81处,核定产能每年13.3亿吨;在建千万吨级煤矿24处左右,设计产能每年3.1亿吨;年产30万吨及以下小型煤矿占全国比重下降至1%以下。

    大型煤炭企业引领能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取得新突破。17家企业原煤产量超5000万吨,原煤产量合计约为26.9亿吨,占全国的57.1%;8家企业原煤产量超1亿吨,原煤产量合计21.4亿吨,占全国比重达45.4%。

    “原来1万多处煤矿一年生产30多亿吨煤,现在4000多处煤矿能生产40多亿吨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宏告诉记者,作为传统能源行业,提升产业集中度、优化产能布局是煤炭行业转型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改变多、散、小的分布格局,煤炭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现代化大型矿井已成为产业主力军。

    聚力转型升级

    随着产业生产中心逐步西移,资源禀赋与体量规模并不占优势的煤炭企业如何应对转型之变?

    来到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首先要看的不是煤矿,而是机械装备厂。走进四川嘉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用于急倾斜、大倾角煤层开采的智能综合采煤装备整齐排列。这是一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设计并生产ZJ系列急倾斜液压支架的装备制造商。

    川渝地区煤层薄、开采难度大,煤层与地面倾角最大可达78度,与西部大型矿井相比,在产量与作业方面并不占优势。此前,为增强地区能源保供能力,攻克大倾角、急倾斜综合开采一度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首要难题。

    “曾经被逼出来的技术革新,如今已成为转型发展的全新赛道。”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昌润告诉记者,经过持续攻关,技术人员率先攻克了大倾角、急倾斜综合开采这一国际上的难题,并成功研制系列液压支架装备。

    王昌润坦言,尽管川煤集团在资源禀赋上先天不足,但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高端装备制造成为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的全新赛道。目前,在全球现有煤炭储量中,大倾角、急倾斜煤层占比近35%,拥有巨大开采前景,装备市场需求广阔,川煤集团系列开采装备的研制也为全球提供了相应技术方案。

    据介绍,2005年8月,为优化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四川省启动煤炭国企兼并重组,以攀枝花、广能、达竹、广旺、芙蓉5家矿务局和威远煤矿、川南煤业为基础,组建成立四川省煤炭产业集团。新组建的川煤集团以“传统能源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装备制造规模发展、医疗康养融合发展”为抓手,在煤炭生产经营之外,逐步构建起以非煤矿产、现代建筑、新能源、机械制造、医疗康养为支撑的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体系。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煤炭行业要高度重视产业布局优化、煤矿资源接续、老矿区转型发展等现实问题,突破煤矿开采条件制约,发挥产业链协同联动优势,推动实现产业结构变迁、发展动能转换和企业治理变革,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推进绿色化智能化

    一张5G融合通信网,让身处地下矿井的工人定位清晰可见,在井下顺槽集控舱就可远程控制采煤机——在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智能化装备已融入煤矿开采及监管全领域、全过程,实现了“采煤不见煤”。作为首批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张双楼煤矿目前已完成智能化采煤、智能化掘进、智能化辅助运输等项目建设,由“规模产量”向“质量效益”转变。

    小小一块煤,在水和少量添加剂的作用下,经纳米化工艺处理,化身最小粒径达50纳米、具有储氢赋能特性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在火力发电领域,该燃料可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在国能准能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煤炭清洁利用有了新路径。

    随着绿色化、智能化持续推进,煤炭行业逐渐告别过去“傻大黑粗”的形象,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产业新优势。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表示,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既是重要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行业统筹发展和安全,合理增加先进产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绿色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一方面,绿色开发技术广泛应用,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过去10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土地复垦率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智能化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9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232个,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重点煤矿企业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员减少6人以上,劳动工效提高20%以上,煤炭生产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截至去年年底,我国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同时,大力推进煤炭洗选能力建设,持续完善商品煤质量评价和管理标准,煤炭质量稳步提升。

    煤层气即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实现跃升发展。煤炭行业持续推进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煤层气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目前已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基地。2023年全国煤层气产量为117.7亿立方米,较10年前增长近3倍,成为天然气供应的有力补充,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

    “建设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关键在深化新一代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与传统煤炭产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化变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梁嘉琨表示,要立足打造煤炭经济增长新引擎,构建煤炭产业与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竞争力。(经济日报记者 王轶辰 纪文慧)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