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截至6月1日,华能新能源公司年累计完成发电量200.2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75%,较去年提前27天实现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完成集团下达年度发电任务的39.15%。

    上半年,华能新能源公司充分发挥新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紧盯增量项目并网投产、持续提升设备发电效率和利用率、科学开展各类电力交易增发电量,1月4日、2月17日、3月27日、4月13日、5月10日五次刷新日发电量记录,单日最高发电量达1.9134亿千瓦时。

    下一步,华能新能源公司将全力做好上半年工作收官,度电必争,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为集团公司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强劲动力。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1
  • 摘要: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陕西煤业披露2024年5月主要运营数据,公司5月煤炭产量1532.71万吨,同比增长5.05%;5月自产煤销量1520万吨,同比增长5.08%。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0
  • 摘要: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溶液加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钙钛矿活性层和相关电荷传输层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开展电荷传输材料的研究对于推动钙钛矿电池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质量薄膜及高性能器件制备方面取得系列进展。近期,该课题组在钙钛矿电池中电子传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常规的钙钛矿电池一般使用N-型无机氧化物半导体如二氧化钛、二氧化锡等作为电子传输层。这种溶液涂布的无机半导体一般需要高温热处理工艺,不利于柔性电池的制备。同时,这些无机半导体对紫外光敏感,影响钙钛矿电池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该研究采用原位环化聚丙烯腈作为电子传输层,取代传统的无机氧化物半导体制备高效和稳定的钙钛矿电池。科研人员将聚丙烯腈溶液涂布到导电玻璃基底上,通过热处理原位形成环化聚丙烯腈薄膜。这种原位环化聚丙烯腈覆盖度好,表现出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基于这种环化聚丙烯腈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电池呈现出良好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来源机构: 中国科学院 | 点击量:0
  • 摘要:

    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2日报道,着眼于有望成为下一代能源的氢能的普及,日本与欧盟将联手制定有关生产设备和运输技术的国际标准,为保证氢的纯度和安全性制定规则。此举意在通过主导氢使用规则的制定提高日欧的国际竞争力。

    报道称,日本经济产业相斋藤健与主管能源事务的欧盟委员西姆松将于近日举行会谈,届时将就2040年前实现氢能普及制定联合日程表,日欧各自负责研发支持、安全管理、补齐与现有燃料价格差等领域的对等部门也将分别签署备忘录。

    氢有望在制铁、化学等高排放产业中取代化石燃料,还将用作燃料电池车和航空器的合成燃料。尤其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电力后,利用水电解产生的“绿氢”更是有望在未来得到广泛利用。

    报道指出,日程表除涉及国际标准的制定外,还将覆盖包括培养氢能市场在内的诸多领域的官民合作,具体磋商工作将于今年夏天启动。关于氢能源开发的明确的国际标准尚未确立,日欧在规则制定方面先行一步将有利于双方开拓市场。

    具体说来,日欧将在以下四方面为制定规则收集必要数据:水电解制氢装置;氢能重卡等车辆的加注技术;液化氢的运输技术;氢发动机的燃烧技术。此外还计划讨论氢气纯度等品质标准,这对于燃料电池车来说至关重要。制定安全要素防止与水电解装置相关的毒气事故以及就氢的生产效率制定标准都将成为磋商选项。

    西姆松在回复《日本经济新闻》的书面采访时表示:“为了扩大全球低碳氢市场规模,离不开同日本的紧密合作。”此外她还强调,欧盟希望在高标准规则制定、确保公平竞争方面与日本展开合作。

    西姆松说:“我们希望建立一些工作组,以便在氢能、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政策领域加强协调。”

    据报道,制定一份以2040年为时间节点的联合日程表也是希望相关内容能够在日欧各自的中长期能源政策中有所体现。日本在2024财年内制定的下一个能源基本计划就将写入2040财年的电力来源构成目标。

    欧盟委员会建议到204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90%,是时候为实现目标制定计划了。

    此外,日欧对于未来可能出现氢气产能过剩一事抱有共同关切。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东芝能源系统与解决方案公司(川崎市)31日宣布,已开始在福岛县大隈町进行实验,目标是将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钙钛矿”商业化。

    该项目是“零碳”技术开发的一部分,旨在将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减少到几乎为零。共同的目标是到2026年将该技术商业化,这是福岛的首次测试。

    该示范项目是在大隈町市政厅的多功能厅安装四个高30厘米、宽100厘米的薄膜型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电力用于为平板电脑终端充电和操作照明。

    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具有与传统组件相似的发电效率,但它们具有重量轻、灵活且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

    东芝正在开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在塑料基板上使用印刷技术制造的。

    东芝解释说:“由于这些特性,它可以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或轻质屋顶上,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安装的。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世界核新闻网站2024年6月3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Rosatom)近日表示,在制造核电厂涡轮泵转子部件时,该公司首次使用了自主研发的钢材激光淬火强化技术。

    该技术由机械工程中央设计局与弗拉基米尔州立大学合作开发,可将钢表面硬度提高50%至100%,有助于防止零部件损坏并避免返工。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近日,由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保灌溉、抵洪水、供电力、促经济,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印尼佳蒂格德水电站是中国电建承建的佳蒂格德大坝项目的后续发电工程,总装机容量110兆瓦,年均可发4.5亿度电。电站将从佳蒂格德水库取水发电,充分利用其10亿立方米巨大库容,让长期困扰当地的缺电限电问题成为历史。

    佳蒂格德大坝是一座由中国技术、中国资金、中国设备、中国方案建成的工程。项目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历经法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公司设计论证未能落实。而在50多年后,这座印尼人民翘首以盼半个世纪的“民族工程”终于得以实现。

    电站和大坝兼具发电、灌溉、防洪、供水、旅游、等功能,可保证下游750平方公里地区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10.9万公顷灌区可获得稳定的灌溉水源,使480万印尼人受益。佳蒂格德大坝一日游一度成为旅游“爆款”,每到节假日,当地也挤满了前来旅游休闲的游客。

    工程建设修建的道路也为村子的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大多数村民有了固定且可观的收入,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6月4日,110千伏电网侧储能电站在杭州临安太湖源镇并网投运。该电站采用电池储能方式,最大充放电功率80兆瓦,总储容量达160兆瓦时,是目前杭州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储能电站,也是杭州首座110千伏电网侧储能电站。

    太湖源镇电网侧储能电站位于太湖源镇浪口村,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57亿元。场站由储能区、主变及SVG区域2个功能区组成,共配备32个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舱、16个变流升压一体舱和1套能量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电量,用电高峰时“反哺”电网,维持大电网频率稳定。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6月3日,广汇能源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相关批复,公司淖毛湖矿区马朗一号煤矿产能规模由原500万吨/年新增至1000万吨/年。

    据悉,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正式印发了《关于新疆淖毛湖矿区岔哈泉一号露天矿一期等7处煤矿项目产能置换承诺有关事项的复函》(国能综函煤炭〔2024〕34号)。

    此函复要点为:为推进实施“十四五”煤炭规划,加快建设新疆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有序释放煤炭优质先进产能,同意所属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淖毛湖矿区马朗一号煤矿在内的7处煤矿项目以承诺方式实施产能置换;要求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具备核准条件,按规定履行项目核准程序及严格履行产能置换承诺等。

    广汇能源表示,目前正基于新增产能规模积极推进必要的项目手续审批办理及项目前期开发准备,力争及早实现煤矿优质先进产能的释放。

    据悉,马朗煤矿煤炭资源储量超过18亿吨。马朗煤矿以长焰煤为主,特低灰、高挥发份、特低硫、特低磷、发热量高于白石湖露天煤炭,是优质的动力和化工用煤,也可做工业锅炉用煤。

    此外,广汇能源此前曾表示,马朗煤矿所在矿区的总体规划已经取得批复。广汇能源在全面加快推进马朗煤矿相关手续办理的同时,也积极做好项目开发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马朗煤矿配套的白石湖快装复线整体项目已正式开通装车运行,马朗至白石湖的矿用公路已建成并通车。

    关于广汇能源

    广汇能源创始于1994年,2000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转型为专业化的能源开发企业,是目前在国内外同时拥有“煤、油、气”三种资源的民营企业。公司依托丰富的天然气、煤炭和石油资源,建成了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煤炭、煤焦油、乙二醇为主要产品,以煤化工产业链为核心,以能源物流为支撑的综合能源产业体系,并形成了天然气、清洁能源(氢能)、碳捕集与利用、煤化工、煤炭协同发展的五大产业格局。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6月4号获悉,由海洋石油691船和海洋石油683船组成的中海油服“拖航编队”顺利完成“超级能源碗”—海葵一号从大屿山锚地至流花油田海域的拖航任务。

    “海葵一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它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空船总重量相当于近4个埃菲尔铁塔,总重约3.6万吨,最大直径约90米,由近50万个零部件组成。

    5月24日双船接拖作业现场大雨滂沱,中海油服海洋石油691船与海洋石油683船所有船员顶着大雨为接拖作业在做准备工作。上午11时许,双船顺利接拖“海葵一号”并正式起航。

    拖航途中,“海葵一号”项目组收到台风移动路径可能会影响到此次拖航预定路线预警,为确保万无一失,项目组决定向东南方向转向,朝流花油田海域航行。经过互相协调与配合,“拖航”编队在不利天气影响下成功大角度转向并顺利拖航至目标海域。

    据了解,接下来“海葵一号”将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于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海洋石油691船和海洋石油683船将继续协助“海葵一号”进行限位作业。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