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附件: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

    (2024—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一些关键环节力争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坚持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基本原则,聚焦近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亟待突破的关键领域,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方向开展探索,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 2024—2027年重点开展 9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二、电力系统稳定保障行动

    (一)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适应电力发展新形势需要,组织开展电力系统设计工作,优化加强电网主网架,补齐结构短板,夯实电力系统稳定的物理基础,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新型主体涉网性能。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新型储能等快速发展的实际,制修订并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合理提高新型主体对频率、电压扰动的耐受能力和主动支撑调节能力,加强并网检测,确保涉网性能达标,源网荷储协同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

    (三)推进构网型技术应用。根据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需要,选择典型场景应用构网型控制技术,具备主动支撑电网电压、频率、功角稳定能力,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四)持续提升电能质量。严格落实《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指导地方电力管理部门做好电能质量管理工作,压实各方电能质量管理责任,加强常态化管理,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水平。

    三、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

    (五)提高在运输电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需要,通过有序安排各类电源投产,同步加强送受端网架,提升送端功率调节能力,有效提高在运输电通道新能源电量占比。

    (六)开展新增输电通道先进技术应用。优选一批电力规划明确的“沙戈荒”大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送出通道,在保障送出通道电力供应能力的前提下,依托先进的发电、调节、控制技术,开展新型交直流输电技术应用,有效降低配套煤电比例,实现高比例或纯新能源外送。

    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

    (七)组织编制建设改造实施方案。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指导各省份能源主管部门编制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举措、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内容,并做好与配电网规划的衔接。

    (八)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指导各地开展新能源接网影响分析,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定期发布和预警机制。在电动汽车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省份,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针对性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网能力。加快健全配电网工程定额与造价管理体系,完善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和安全质量。

    (九)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对现有配电网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推动修订、加快制定、深入研究”分类形成配电网标准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安全可靠的配电网标准体系。

    (十)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按照客观、系统、科学、可行的原则开展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等环节的具体指标设计,探索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各省(区、市)和有关重点城市的配电网发展成效。

    五、智慧化调度体系建设行动

    (十一)加强智慧化调度体系总体设计。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和新型主体对电力调度的新要求,全面推进调度方式、机制和管理的优化调整。研究新一代电力调度系统的基本定义、主要特征、分阶段实现路径、关键技术等内容,加快新型调度控制技术应用,做好调度与电力市场的衔接。

    (十二)创新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重点在分布式新能源、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新型主体发展较快的地区,探索应用主配微网协同的新型有源配电网调度模式,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同步开展探索。通过完善市、县级电力调度机制,强化分布式资源管控能力,提升配电网层面就地平衡能力和对主网的主动支撑能力。

    六、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

    (十三)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整合源储资源、优化调度机制、完善市场规则,提升典型场景下风电、光伏电站的系统友好性能。改造升级一批已配置新型储能但未有效利用的新能源电站,建设一批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提高可靠出力水平,新能源置信出力提升至 10%以上。

    (十四)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统筹数据中心发展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科学整合源荷储资源,开展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整合调节资源,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平,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降低电网保障容量需求。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联营的绿电稳定供应模式。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满足周边地区用热需求。

    (十五)建设一批智能微电网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微电网项目。在电网末端和大电网未覆盖地区,建设一批风光储互补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当地电力供应水平。在新能源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一批源网荷储协同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提高微电网自调峰、自平衡能力,提升新能源发电自发自用比例,缓解大电网调节和消纳压力,积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七、新一代煤电升级行动

    (十六)开展新一代煤电试验示范。探索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煤电发展路径。以清洁低碳、高效调节、快速变负荷、启停调峰为主线任务,推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快速爬坡等高效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好发挥煤电的电力供应保障作用,促进新能源消纳;应用零碳或低碳燃料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煤电技术路线,促进煤电碳排放水平大幅下降。以合理的政策、市场机制支持煤电机组优化运行方式。

    (十七)推动新一代煤电标准建设。针对新一代煤电技术路线,推动开展煤电降碳效果核算标准制定。组织开展《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修编工作,重点完善新一代煤电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标准体系,更好适应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灵活智能的发展要求。对行业亟需的先进性指标要求,先行研究制定文件予以规范,后续在标准修编中明确。

    八、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行动

    (十八)建设一批共享储能电站。在用好常规调节措施的基础上,聚焦新型储能优化系统调节能力。针对部分地区短期内新能源快速发展、系统调节需求快速提升的实际,科学开展调节能力需求分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布局一批共享储能电站,同步完善调用和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系统层面的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十九)探索应用一批新型储能技术。围绕不同应用场景对爬坡速率、容量、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安全性的需求,探索建设一批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二氧化碳储能、液态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站。通过合理的政策机制,引导新型储能电站的市场化投资运营。

    九、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

    (二十)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扩大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强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有效增加农村地区充电设施,逐步构建日益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二十一)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全面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支持开展车、桩、站、网融合互动探索,研究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政策,探索放电价格机制,推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互动。

    (二十二)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快以快充技术—6—为代表的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制修订,探索建立车网互动相关标准,健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国际化引领能力。

    十、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

    (二十三)开展典型地区高比例需求侧响应。在尖峰负荷问题突出或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地区实施高比例需求侧响应。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立需求侧灵活调节资源库,优化调度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和价格机制,充分激发需求侧响应活力,实现典型地区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5%或以上,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典型地区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 10%左右。

    (二十四)建设一批虚拟电厂。结合电力保供、新能源发展等需求,利用当地源荷储资源,建设一批虚拟电厂。建立健全虚拟电厂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虚拟电厂的市场准入、安全运行标准和交易规则,常态化参与系统调节,提升电力保供和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

    十一、加强组织实施

    (二十五)成立工作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指导和协调,明确推进路径和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任务落实落地。研究完善配套支持措施,做好政策衔接,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项目投资建设。

    (二十六)强化责任落实。承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体任务的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技术应用、标准制修订、机制调整、模式探索等任务,配套完善支持政策。及时总结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工作推进模式,具备条件的加快扩大实施范围。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2
  • 摘要:

    8月8日,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指出,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以下为原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4〕10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厅、委)、生态环境厅(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落实《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各项任务部署,充分发挥计量、标准作用,有效支撑我国碳排放双控和碳定价政策体系建设,制定本行动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系统推进、急用先行、开放协同的原则,围绕重点领域研制一批国家标准、采信一批团体标准、突破一批国际标准、启动一批标准化试点。2024年,发布70项碳核算、碳足迹、碳减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国家标准,基本实现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全覆盖。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三位一体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100家企业和园区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

    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2025年底前,研制20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开展25项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制定50项“双碳”领域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碳计量能力基本具备,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相关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稳步推进。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加快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纺织、交通运输、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及制修订,制定温室气体审定核查、低碳评价等相关配套技术规范,支撑企业碳排放核算工作,有效服务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制定面向园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标准。

    (二)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要求。加快研制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产品碳足迹国家标准,服务外贸出口新优势。开展电子电器、塑料、建材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

    (三)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开展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余能利用、甲烷减排与利用等典型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研制工作。条件成熟时,推动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纳入国家标准体系,支撑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和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等应用场景。

    (四)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加快氢冶金、原料替代、热泵、光伏利用等关键碳减排技术标准研制,在降碳技术领域采信一批先进的团体标准。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

    (五)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修订提高钢铁、炼油、燃煤发电机组、制浆造纸、工业烧碱、稀土冶炼等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全面提升能效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修订完善能源计量、监测、审计等节能配套标准。

    (六)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修订升级工业通用设备、制冷和供暖设备、办公设备、厨房电器、照明器具产品能效标准,扩大能效产品覆盖范围,加快研制电动汽车充电桩、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标准,将高压电机、服务器等产品纳入能效标识管理,研究出台数据中心能效标识实施细则。

    (七)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制定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回收拆解标准,研究制定农用机械零部件回收利用相关标准。开展退役光伏设备、风电设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研制,加大新能源产品设备的绿色设计标准供给,加快研制再生塑料、再生金属标准。按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通则》要求,研制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系列国家标准。

    (八)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修订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增加低碳指标,建立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制定绿证和绿色电力消费相关标准。在消费品基础上,制定钢管、建材、染料等工业品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修订卫生陶瓷、建筑陶瓷、纸和纸制品等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将技术领先、市场成熟度高的团体标准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

    (九)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面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的需要,布局建设一批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建设,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名录,持续做好碳相关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

    (十)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快高精度多组分气体快速分析探测仪、光谱仪等碳核算、碳监测相关计量仪器的研制。组织对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CEMS)开展计量性能测试评价。

    (十一)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制定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推动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优化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强化碳核算数据优先来源于计量器具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家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作用,鼓励企业利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能源和碳排放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按照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需求,探索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量实测验证平台。

    (十二)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在线监测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持续开展基于激光雷达、区域和城市尺度反演等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烟气捕集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为碳排放统计核算、碳排放在线监测、低碳技术研究等提供计量支撑。

    (十三)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推动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碳排放直测方法与核算法的比对研究、天然气排放因子实测研究等,在火电领域研制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气体浓度校准装置,不断提升碳排放和碳监测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十四)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国家碳计量中心顶层制度设计和建设任务推进。研究制定碳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指导计量技术机构和重点排放单位加强碳计量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碳计量能力水平。

    (十五)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双碳”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编制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煤化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置与管理等计量技术规范。

    (十六)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组织各地区对建筑建材、石化化工、能源、钢铁等传统行业以及数据中心、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帮助用能单位解决节能减排降碳计量难题,不断提升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双碳”有关协调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文件制定中强化相关计量、标准要求,推动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及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各有关部门结合分管领域加强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宣贯培训。开展碳核算、碳减排相关计量、标准知识的宣贯培训,增强企业计量意识和能力水平,在企业形成学标准、用标准的氛围。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设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岗位以及专门的计量、标准化人员。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标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班。

    (三)开展先行先试。面向企业和园区开展碳排放管理标准化试点,鼓励企业建立碳排放标准管理体系,助力碳排放“算得出、算得准”,引导企业应用先进减排技术,推动碳排放“减得掉、减得下”,到2025年建设100家试点企业和园区。推动企业加强碳计量体系建设,强化碳计量要求,在山东、浙江等地组织200家以上企业开展碳计量审查试点。组织开展零碳园区计量试点和能源资源计量经验交流。

    (四)加大经费支持。各级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大对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基础通用和急用先行标准的支持力度。统筹利用资金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碳排放统计核算和碳监测关键计量技术研究、仪器设备研发和应用、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等。

    (五)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计量、标准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国专家在国际计量和标准化组织中关键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持续开展国际标准适用性分析,在电动汽车、新型电力系统、生态碳汇等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加强新领域新技术国际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生 态 环 境 部

    2024年7月14日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2
  • 摘要:

    近日,天合储能正式推出北美市场首个从自研电芯到AC侧全栈集成10MWh Elementa 2 Elevate储能解决方案。本次推出的电网级储能解决方案,兼具安全、可靠、低成本优势,是专门为提升电网稳定性和促进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而设计。作为北美唯一的从电芯到AC侧全栈集成储能解决方案,Elementa 2 Elevate充分展示了天合储能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推动北美储能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作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储能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掌控,确保从电芯生产到系统集成的全过程透明可控。同时,凭借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在美国市场上强大的本地化基础设施,天合储能积极推动北美市场电网级储能布局,为客户实现更长远的能源投资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Elementa 2 Elevate解决方案预计本月将开始正式交付。Elementa 2 Elevate采用AI仿生液冷系统、P67 Pack Pro设计及C5级防腐蚀涂层,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能量密度、安全特性和系统能效,持续推动储能度电成本的降低。天合储能凭借其在美国市场的出色本地化能力,全面覆盖了从电芯研发、工程设计、制造到最终交付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降低项目风险,为客户提供具有100%可融资性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集高端硬件、先进软件与可靠服务于一体,灵活应对多元化市场需求。

    天合光能北美副总裁Terry Chen指出:“天合Elementa 2 Elevate实现了容量与成本之间的完美平衡。我们充分利用垂直一体化能力,通过电网级储能解决方案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天合储能不仅深耕电芯技术研发,还依托其专业的北美储能团队,在销售、服务与售后支持方面持续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充分助力其实现储能目标。”

    天合储能以客户为中心,精准对接客户目标,全栈集成解决方案能够灵活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并将风险降至最低。

    天合光能北美总裁Steven Zhu表示,“Elementa 2 Elevate作为一款全栈集成的储能解决方案,在储能市场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天合储能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还树立了储能解决方案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新标杆。天合基于27年深厚的底蕴,凭借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高价值和高可靠性产品。”

    天合储能持续深耕储能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客户和行业带来更具价值的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底,天合的电池舱及系统销售覆盖全球六大区域市场,累计出货近5GWh。在英国,天合储能累计出货也超1GWh。此外,天合储能已连续三个季度蝉联BNEF Tier1一级储能厂商榜单,品牌价值备受全球客户信赖。

    本次,天合储能发布北美市场首个从电芯到AC侧全栈集成储能解决方案Elementa 2 Elevate,再次证明了天合从自研芯到电池舱到AC侧系统集成的综合能力。天合凭借着全面领先的实力,将为中国储能市场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储能市场产业化发展更进一步,也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贡献力量。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2
  • 摘要:

    光伏产业步入新一轮技术创新活跃期。

    日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回顾今年上半年光伏产业技术发展情况时指出,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端技术方面实现了较快迭代和发展。“光伏技术创新十分活跃,不管是太阳能电池端,还是组件端,新技术层出不穷,都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分析机构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机构EnergyTrend认为,技术演进为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径。随着N型产品量产再加速,产业链各环节都纷纷围绕着N型产能的落地做出新布局,各家对技术路线的选择趋势也更为确定。长期来看,降本增效的终极目标会驱动技术发展,后续技术发展将在此目标上进一步实现多种先进技术叠加、设备降本、效率突破、成本进一步降低等,未来潜力巨大。

    新产品层出不穷

    “比如LECO/LIF技术(一种促进金属和硅之间电子传输的技术,可提升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现在已经逐步取代激光SE技术成为TOPCon产能标配;少银化/无银化方面,银包铜、铜电镀等技术也在进一步推广。此外,栅线(光伏组件上分布的横竖线条,负责电流传导)也是如今行业内关注的重点,SMBB(超多主栅)、0BB(无主栅)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端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品降本增效。”王勃华列举了一系列光伏技术进步方向,他认为,随着新产能快速释放,各项技术市场格局不断重塑。

    在行业咨询公司InfoLink Consulting太阳能分析师杜加恩看来,随着全球市场对太阳能电池效率愈发重视,P型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已达瓶颈,电池技术的迭代势在必行。截至2023年底,在高效电池三大主流技术中,TOPCon规划产能超过1700吉瓦,落地产能约600吉瓦以上;异质结总规划产能约391吉瓦,落地产能约50吉瓦;BC规划产能约159吉瓦,落地产能约44吉瓦。

    王勃华也特别提及BC技术:“在所有技术路线中,发展最快的是BC和钙钛矿技术。BC技术方面,除了龙头企业主推外,多家企业都将其视为一种技术储备,还推出了相关产品。钙钛矿和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也实现了提升。”

    今年国内外光伏展会上,P型产品已难见踪影,BC、TOPCon、异质结、钙钛矿产品成为标配。中银证券表示,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均推出了BC技术新品,TCL中环、晶科能源、钧达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多家光伏企业也已有BC技术相关储备。

    平台技术受关注

    新技术百花齐放,市场争奇斗艳。光伏产业从不缺乏创新,技术之间的竞争也从未停止。但随着新一轮技术迭代高潮的出现,各方对不同技术的评价毁誉不一,企业间技术路线之争愈演愈烈。

    有分析机构指出,由于P型产能可转换为TOPCon产能,相关技术和设备发展较为成熟。另有券商分析,龙头企业纷纷押宝BC技术,将带动上下游供应链快速导入。

    实际上,上述两种技术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指出,BC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是一种平台技术,可以“嫁接”其他任何技术,促进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不管是TOPCon,还是异质结,都可以与BC技术相结合发展。

    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介绍:“BC技术即背接触技术。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光激活硅原子中的电子,电子产生位移,电流通过横竖分布在组件中的栅线引导出来。栅线虽然肉眼看着很细,但仍然会对阳光形成遮挡,而BC技术将正面的栅线移至背面,增加了2.27%的光线吸收。”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给出了一组数据: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银川户外实证基地对隆基绿能Hi-MO X6极智家(防积灰设计)组件进行了7个月的发电测试,相比常规组件,该组件月度相对增益达2.84%,最高月相对增益达5.4%,最高日增益达10%以上。“该组件的独特设计可以让积灰随雨、雪自然滑落,有效防止积灰积雪,提升特殊极端天气下的单瓦发电量。”

    朱晓岗说:“我们还基于IEC TS 63556标准对隆基绿能BC组件进行了验证测试,其衰减值保持在2%左右,远低于其他TOPCon产品。”

    应用场景需区分

    王勃华提出,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成熟,组件端方面的创新则体现在应用场景更加细分且多元化。“企业针对不同环境推出了不同的产品,比如,滩涂场景下的抗盐雾技术、防腐蚀技术,沙戈荒场景下的防积灰技术、防风技术等。”

    朱晓岗认为,针对不同组件产品,除了电池技术路线外,其表现与封装技术、所处环境、应用场景、安装方式及电站类型等均有关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摒弃片面看待一个产品表现的逻辑,而是从全局角度出发,选择适合的产品。

    霍焱表示:“BC技术产品特别适合分布式场景。由于建筑特点和安装环境,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组件倾角不会很高,背面发电微乎其微。技术创新对应的是市场需求。”

    沈文忠也强调,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看具体应用场景,BC技术产品在分布式场景下拥有更大优势。

    “自去年9月宣布BC技术战略至今,公司BC组件全球已出货超过10吉瓦。”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指出,“2025年将迎来BC技术爆发期。到2025年底,我们一代BC技术产品的产能将达到20吉瓦,二代BC技术产品产能达50吉瓦。光伏产业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技术迭代的快速发展期。新产品一定要从客户需求出发,最根本的逻辑是在有限的面积之上安装更多的高功率组件,提升发电量。”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2
  • 摘要:

    科技日报北京8月7日电 (记者华凌)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首创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研制出“太极-Ⅱ”光芯片,实现了大规模神经网络的原位光训练,为人工智能(AI)大模型探索了光训练的新路径。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AI大模型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算力成为关键的战略资源。智能光计算凭借高算力、低能耗的优势,在后摩尔时代展现出巨大潜力。训练和推理,是AI大模型核心能力的两大基石。此前,智能光芯片“太极”的问世,为大规模复杂任务的“推理”带来了曙光,但未能释放光计算的“训练之能”。现有光神经网络的训练严重依赖GPU离线建模,并要求高度匹配的前向-反向传播模型。这对光计算系统的精准对齐提出苛刻要求,致使梯度计算难、训练规模小,禁锢了光计算的优势。

    “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即可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方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据介绍,“太极-Ⅱ”的面世,填补了智能光计算在大规模神经网络训练这一核心领域的空白。除了加速AI模型训练外,其还在高性能智能成像、高效解析拓扑光子系统等方面表现出卓越性能,为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复杂智能系统的高效精准训练开辟了新路径。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1
  • 摘要:

    作为组成芯片的基本元件,晶体管的尺寸随着芯片缩小不断接近物理极限,其中发挥着绝缘作用的栅介质材料十分关键。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狄增峰团队开发出面向二维集成电路的单晶氧化铝栅介质材料——人造蓝宝石,这种材料具有卓越的绝缘性能,即使在厚度仅为1纳米时,也能有效阻止电流泄漏。相关成果8月7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二维集成电路是一种新型芯片,用厚度仅为1个或几个原子层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构建,有望突破传统芯片的物理极限。但由于缺少与之匹配的高质量栅介质材料,其实际性能与理论相比尚存较大差异。”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狄增峰说。

    狄增峰表示,传统的栅介质材料在厚度减小到纳米级别时,绝缘性能会下降,进而导致电流泄漏,增加芯片的能耗和发热量。为应对该难题,团队创新开发出原位插层氧化技术。

    “原位插层氧化技术的核心在于精准控制氧原子一层一层有序嵌入金属元素的晶格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田子傲说,“传统氧化铝材料通常呈无序结构,这会导致其在极薄层面上的绝缘性能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团队首先以锗基石墨烯晶圆作为预沉积衬底生长单晶金属铝,利用石墨烯与单晶金属铝之间较弱的范德华作用力,实现4英寸单晶金属铝晶圆无损剥离,剥离后单晶金属铝表面呈现无缺陷的原子级平整。随后,在极低的氧气氛围下,氧原子逐层嵌入单晶金属铝表面的晶格中,最终得到稳定、化学计量比准确、原子级厚度均匀的氧化铝薄膜晶圆。

    狄增峰介绍,团队成功以单晶氧化铝为栅介质材料制备出低功耗的晶体管阵列,晶体管阵列具有良好的性能一致性。晶体管的击穿场强、栅漏电流、界面态密度等指标均满足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未来低功耗芯片的要求,有望启发业界发展新一代栅介质材料。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0
  • 摘要: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10.6%。按美元计价,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万亿美元,增长3.5%。其中,出口2.01万亿美元,增长4%;进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8%;贸易顺差5180亿美元,扩大7.9%。

    2024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6.08万亿元,增长4.9%,占我外贸总值的64.7%。其中,出口9.4万亿元,增长8%;进口6.68万亿元,增长0.9%。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33万亿元,增长3.2%,占17.4%。其中,出口2.73万亿元,下降0.2%;进口1.6万亿元,增长9.7%。

    此外,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5万亿元,增长16.9%。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2.16万亿元,增长19.3%。

    二、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92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2.36万亿元,增长13.7%;自东盟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9%;对东盟贸易顺差7935.5亿元,扩大33.2%。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2万亿元,增长0.4%,占13%。其中,对欧盟出口2.1万亿元,增长1.5%;自欧盟进口1.12万亿元,下降1.5%;对欧盟贸易顺差9850.8亿元,扩大5.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增长4.1%,占11%。其中,对美国出口2.04万亿元,增长5.1%;自美国进口6839.1亿元,增长1.2%;对美国贸易顺差1.35万亿元,扩大7.2%。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1.32万亿元,增长8%,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6004.7亿元,下降0.6%;自韩国进口7201.1亿元,增长16.4%;对韩国贸易逆差1196.4亿元,扩大7倍。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1.72万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6.56万亿元,增长7.7%;进口5.16万亿元,增长6.3%。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两位数增长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67万亿元,增长10.9%,占我外贸总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22万亿元,增长10%,占我出口总值的64.7%;进口4.45万亿元,增长12.8%,占我进口总值的42.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28万亿元,增长1%,占我外贸总值的29.3%。其中,出口3.92万亿元,增长1%;进口3.36万亿元,增长1.1%。国有企业进出口3.82万亿元,增长0.7%,占我外贸总值的15.4%。其中,出口1.1万亿元,增长1.8%;进口2.72万亿元,增长0.3%。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8158.8亿元,增长11.6%;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43万亿元,增长5.1%,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22.9亿元,增长1.6%;纺织品5745.3亿元,增长6%;塑料制品4372.1亿元,增长10%。出口农产品4031.2亿元,增长4.6%。

    五、铁矿砂、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7.14亿吨,增加6.7%,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26.1元,上涨5.4%;原油 3.18亿吨,减少2.4%,每吨4322.3元,上涨8.1%;煤2.96亿吨,增加13.3%,每吨713.9元,下跌14.9%;天然气7544.2万吨,增加12.9%,每吨3477.7元,下跌9%;大豆5833.3万吨,减少1.3%,每吨3658.2元,下跌15.4%;成品油 2832万吨,增加4.6%,每吨4387.3元,上涨10.3%。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677万吨,增加1.6%,每吨1.08万元,下跌1.1%;未锻轧铜及铜材320.1万吨,增加5.4%,每吨6.68万元,上涨9.9%。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88万亿元,增长10.7%。其中,集成电路3081.8亿个,增加14.5%,价值1.51万亿元,增长14.4%;汽车40.2万辆,减少2.5%,价值1631.9亿元,下降7.4%。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1
  • 摘要: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了解到,今年1月—6月,广东全社会用电量413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9.1%,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4.9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之和。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新动能快速成长,经济增长积极因素不断聚集,持续支撑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制造业的腹地,集聚着数十万家制造业企业,是拉动用电增长的重要力量。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省增幅。其中,大湾区内地9市上半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近25%,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同比增速为10.4%,与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增长同步。

    新动能加速蓄势聚力,为广东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2%,增速连续18个月保持在20%以上,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同时,绿色转型步伐加快,风能原动设备制造、港口岸电、充换电服务业上半年用电量增速为分别为29.5%、39.7%、47.8%。

    广东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上半年用电量80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增速高于全省制造业水平3.2个百分点,用电占制造业的比重维持在40%以上,对制造业用电增长贡献率超50%。同时,大工业新增容量2028.1万千伏安,同比增长31%。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彰显区域经济强大韧性与充沛活力。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科技日报北京8月7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7日获悉,应急管理部近日正式发布应急管理领域“久安”AI大模型。

    “久安”AI大模型吸收危险化学品、煤矿、森林火灾和安全生产执法等业务领域海量专业知识,依托国产大模型和应急云基础算力进行增强训练,能够从大量视频监控中自动筛选危化企业厂区人员聚集、工贸企业作业场所粉尘积聚、强降雨地区城市内涝等安全风险。该大模型能帮助基层执法人员轻松实现拍照识别隐患和制作检查清单,智能辅助危化品和森林火灾应急处置,满足应急管理人员问知识、问数据、问图像、问视频等多种需求,有效提升了监测预警、监管执法、应急救援和辅助决策方面的科技支撑能力。

    据悉,应急管理部将以“久安”AI大模型为基础,聚焦应急管理领域实战需求,不断拓展创新应用场景,全力打造智慧应急大脑,为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保驾护航。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1
  • 摘要:

    8月8日6时许,在“海巡06916”艇和3艘大马力拖轮的保障下,新建造的9100车汽车滚装船“礼诺极光”轮顺利驶离江苏南通海门长江码头,开启了首航之旅。这标志着目前全球最大、最环保的汽车运输船顺利交付。

    据悉,该轮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新造的首艘双燃料和零碳就绪“极光级”汽车滚装船,由Deltamarin设计,全长199.9米,型长196.4米,型宽37.6米,型深14.53米,设计吃水9.35米,运载能力达9100车,并且拥有增强甲板和内部坡道系统,可在14个甲板上装载汽车。船舶顶层甲板还设有15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可节省30%—35%的电机生产电力。除此之外,该轮还配备1台低速双燃料主机和3台双燃料发电机,可使用LNG和常规燃料,是目前汽车运输船领域中首型可使用碳中和燃料的船舶,也成为目前全球最大、最环保的汽车运输船。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