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 郭楷模 编译时间: 2024-6-21 点击量: 20

20日,由国网河北电科院研制的国内首台旋转移相潮流调控装置,在河北省涿州市正式投用。该装置能够在客户零感知的情况下,一键实现线路间负荷平衡和合环转供,为优化调控配电网电压和潮流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截至2023年底,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接近1800万千瓦。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使得配电网从传统单向潮流辐射网络逐渐向双向潮流有源网络转变。这不仅增加了电网潮流的复杂性,也提高了线路电压调控的难度。此外,汽车充电站、数据中心等多元化、定制化负荷的接入,也对配电网的合环运行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国网河北电科院科研团队创新提出了基于旋转移相变压器的矢量控制技术。研究人员利用两台旋转移相变压器生成幅值恒定、相角可变的电压相量,并通过矢量叠加的方式在线路中注入可调节的串联电压,从而实现了解耦控制电网功率、灵活调节长馈线电压以及不停电合环转供。

基于该技术,研究人员研制了国内首台10千伏/1兆伏安的潮流调控装置,并首次在河北省涿州市35千伏东城坊变电站进行了应用。由于上一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存在差异,涿州东城坊站514线路与512线路存在30度的相角差,如果采用传统的合环操作将会引起较大的冲击电流。涿州供电公司将该潮流调控装置接入后,不仅实现了不停电柔性合环转供电,还通过电压与潮流的精细调控,有效解决了线路电压越限、负荷过载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区域电网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研发负责人李铁成介绍,除了柔性合环专供功能,这套装置还能有效治理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的线路末端电压越限和高渗透率电缆线路首端线路电压越限等问题,应用场景较为广泛。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