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 郭楷模 编译时间: 2024-6-21 点击量: 53

2024年6月20-21日,2024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清华大学、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合作举办。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助推能源绿色转型,大会以“AI赋能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搭建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科研高校、创投机构等创新资源跨界交流平台,推动行业共建能源互联网开放共享、合作创新的产业生态,塑造未来能源互联网产业低碳智能发展新格局。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姜胜耀,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等行业专家与领导,与来自能源互联网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学会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近千人参加了线下会议,10万余观众通过清华大学等平台观看了直播。大会由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高文胜主持。

大会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首先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四位一体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同时全力打好新型能源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国家能源局将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精心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辞。他提到,作为北京市唯一定位发展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区域,昌平区近年来将能源互联网作为做强先进能源产业的关键赛道,出台了国内首个能源互联网区域专项支持政策,集成了智能电网、超高压输电、清洁能源等全部的技术方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向未来,昌平将围绕“能源+互联网”方向,加快电力、算力、动力“三力”融合,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示范应用,激发能源生产、运输、存储、消费的全价值链变革,全力打造能源互联网产业聚集区。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姜胜耀在致辞中表示,能源互联网将创新性技术赋能传统能源行业,牵引能源跨领域深度融合创新,是助力新能源转型的代表性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助推能源革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清华大学先后成立了多个研究院所,在能源领域助力国家突破多项技术壁垒,积极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向国际发出中国声音。未来,清华大学将与大家携手共进,进一步为社会持续输送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复合型人才,助力能源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王小云院士作了题为《密码与数据要素市场》的主旨报告,王小云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数据要素市场与能源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密码在数据要素及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与挑战。她指出,随着数据交易规模的迅速增长,数据已成为基础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安全挑战日益凸显,包括网络安全、物联网安全和工控安全等。她强调新型密码技术如抗量子攻击的密码对保障能源互联网安全至关重要,而密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为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工程院刘韵洁院士作了题为《能源与算力互联网协同发展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确定性网络技术能有效解决能源互联网与算力互联网的关键问题,对于推动两网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网络技术与算力技术对于实现双碳目标、解决能源系统挑战至关重要,并呼吁加强技术研发,以应对算力发展需求与网络带宽增长的不匹配问题,推动能源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联盟副秘书长高峰代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正式发布了《2024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本报告全面系统地报告梳理了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热点政策,聚焦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汇总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现状。报告提出,2023年,能源互联网企业数量突破30万家,能源体系网络化特征日趋明显,跨界成为能源互联网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该报告凝聚了社会各界对能源互联网的共识,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观点参考,启发创新思维。

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未来科学城能碳监测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按照方案,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将联合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打造集“监、管、控、调、统”等功能于一体的能碳监测管理平台,主要面向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区级各部门、未来科学城入驻企业等用户,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打造动态碳计量先行示范,支撑区域能耗双控向碳排双控转变,助力昌平区双碳目标实现。未来科学城能碳监测管理平台计划于明年6月正式发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碳表-终端-系统”应用模式的政府侧区域级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可以有效保障碳排放计量过程及结果“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通过碳排放高精度可靠计量,实现未来科学城“区域-企业”多层级能耗碳排动态监测、监管和应用分析,为未来科学城能碳决策研判提供有力的数据、管理支撑。

随后,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支现伟,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 ,北京市经信局材料产业处处长李蛟,未来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昌平区副区长柳强,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陈永申,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刘强,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副教授张宁,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全宇,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梓男,共同完成了未来科学城能碳监测管理平台启动仪式。

此外,大会对荣获“2024能源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的项目牵头企业及“卓越贡献奖”专家给予表彰。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李丹,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北京)研究院执行董事、院长李鹏,华为公司副总裁、电力数字化军团CEO孙福友,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教授、副主任陆超分别做了《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研究与展望》、《算三本账,加速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控制中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各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能源互联网产业和技术创新发展大计。

20日下午,大会围绕能源数字化、产业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能源物联网、智慧氢能、电力碳中和、储能应用、能源互联网标准化等议题组织了7场分论坛,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21日上午,来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华为ICT Marketing、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的的专家做客新华能源沙龙,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能源互联网发展。

21日下午,大会组织部分参会代表参观了未来科学城展厅、能源互联网大厦、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与会代表对于未来科学城能源谷产业发展规划、系列支持政策和最新建设成果等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次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聚焦能源数字化转型、氢能技术应用、电力碳中和实现路径、能源物联网发展现状、储能与新能源协同发展路径等议题,为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实现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我国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和转型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