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精密测量科技动态监测平台 编译者: marcus2017 编译时间: 2024-6-28 点击量: 9

原子钟守时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基础角色,从运输、电子通信到云计算。当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个分布式高性能的微波原子钟网络,提供纳秒级全球同步功能。可搬运光钟守时的出现开辟了皮秒级全球同步的途径。然而,虽然实验室光钟已经达到了小于10-18量级的精度,但是体积、环境敏感度和成本等因素仍然限制着可搬运光钟达到同等水平的性能参数。

2024年4月24日,美国Vector Atomic公司在《自然》期刊发表了题为“Atomic clocks at sea”的文章,报道了其开发的几台高性能、全集成的碘分子光钟。该光钟组在海上连续运行了20天,每天的计时误差小于300皮秒。碘钟样机集成体积为35 L 安装在3U 19英寸机架上。光钟信号通过三角帽(TCH)配置进行对比测量。安装完成后,光钟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和比对。数据显示PICKLES和EPIC光钟短期稳定度达到5E-14/√τ和6E-14/√τ,优于主动氢钟ST05的短期稳定度。这两台光钟的十万秒频率稳定度小于5E-15。研究结果证明了碘分子光钟能够用于实际的光学守时系统,其在海上环境中的优良表现也将推动光钟守时更快地实现广泛应用。未来,研究者将在下一代系统中进一步改进光钟的短期稳定度,降低系统体积、质量和功耗等。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