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 郭楷模 编译时间: 2024-4-16 点击量: 6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国际能源网了解到我国核能发展的最新成果。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总数达到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同时,我国在建及已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为38台,总装机容量为4480万千瓦,使得在运、在建及已核准的总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

2023年,我国核电机组发电量达到4334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发电量的4.86%,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亿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表示,预计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我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届时将减排二氧化碳约9亿吨;到2060年,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达到18%左右,与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当。

根据当天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2023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新开工核电机组5台,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达到949亿元,创下近五年来的新高。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共计26台,总装机容量为3030万千瓦。

我国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以及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目前,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已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华龙一号”在国内外已有5台机组投入商运,在建机组共13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于2023年底投入商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小型反应堆方面,张廷克透露,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反应堆厂房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同时,泳池堆、低温供热堆、一体化供热堆等小型反应堆在研发设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蓝皮书显示,我国正全面布局并推动医用同位素自主化生产设施和能力的建设,力争在2024年至2025年实现碳-14、碘-131等主要医用同位素的自主化生产与供应,并在稳定同位素镱-176、公斤级钼-100生产方面实现自主化突破。同时,加速器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也取得了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多地正在积极拓展核能利用领域。据张廷克介绍,预计到2030年、2060年,核能供暖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5亿、15亿平方米。核能在实现绿色低碳供暖、供汽、海水淡化、制氢等综合利用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