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 郭楷模 编译时间: 2024-5-21 点击量: 8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5月20日,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新闻发布会举行,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发布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最新统计数据,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其中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增强,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罗宏介绍,在顶层设计方面,安徽先后制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编制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路线图,特别是制定了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突出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两大抓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落地项目数、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34.4%、28.4%,仅滁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就超过2000亿元。

在科技引领方面,安徽坚定不移走“科创+产业”的路子,持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积极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平台13家、省级平台364家,涌现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自主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举办产学研用对接会,24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签约,13项科研成果获得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场景要素对接,发布首批产业应用场景28个、场景解决方案68个。

与此同时,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坚持产融一体,金融赋能日益增强。坚持深化政银战略合作,与9家省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2023年,银行授信7472亿元、同比增长118%;发放贷款1959.7亿元、同比增长68.4%。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举办产业银企对接会,合作银行与285家链上企业成功签约,总金额1450亿元。构建产业基金体系,打造总规模400亿元母子基金矩阵,组建完成120亿元规模的主题母基金,已立项子基金13支,总规模210亿元,储备项目168个、拟投资130.95亿元。

如何继续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罗宏表示,安徽将继续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着力优化产业生态,以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振兴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以兵团式、阵地战模式统筹谋划推动产业发展,引育国内外龙头企业聚集群、提品质、补链条、拓市场,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谋划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奋力开创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